我在很多地方曾经讲过,自己的入烧耳塞是 MDR-EX600,第一条高价耳塞/耳机分别是 MDR-EX1000 / DT880S,但说实话,早两年的发热经历中,是没有“自己的播放器”这种事物的。旧 iPod Nano、安卓2.2时期的手机、电脑板载声卡……乃至屏幕稍大的文曲星后期型号等等,成了那个期间我的紧张音源设备。
然而,从十年前正式入烧这个“蛮荒”且“杂食”的期间再往前追溯,我也有相称长一段韶光是着迷于 Discman 这种东西的。在入烧前,我颇有几年韶光是利用家里的 MDR-W501 搭配 D-NE20 来利用的。NE20 是索尼后期 Discman 里现在看来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在当时作为刚刚算作 teenager 的我的眼中是个俊秀得不敢带出门的精细物件,与 W501 那个黄色、塑料部分老化得有点粗糙的形态形成了光鲜比拟。
当然,起先的 Discman 和松下的一些型号我也在类似电器商城二手铺子之类的地方常见到。在入烧后曲库逐渐转向基于文件的数字音乐之后,我对付 Discman 的念想一贯却没有断掉,只是苦于早期型号多次蹭听却找不到好价格好成色,后期型号要么是表面华美内无力气,要么是过分朴素实无必要。因此这十几年来我听过的 Discman 类机器不少,但购入的 CD 还是更多地插到了台式 CD 转盘乃至外置光驱之类的地方。声音不差(至少得好于 NE20 吧)、外不雅观尚可、价格相对合理的小型带电池 CD 机,就成为了设备列表中一个想要但始终空缺的存在。
当然,最近两年你的确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些看上去很有点“设计元素”的新东西,但就像有些拆机视频作者所展示的那样,采取 DVD 秃顶的比比皆是。在很早的羊毛节目里也先容过来自 Amadana 的 CD 机(猜猜海内这些都是仿的谁呢),如果抛去外不雅观来实用地看待这类产品,或许真的只有 Amadana 那台是能听的……以是有“音频厂商”想了局做这类东西我是持欢迎态度的。于是,在近期你看到水月雨和山灵都推出了自己的小型(未必便携)的 CD 机产品。用场、功能不同以及对付 CD 转盘更永劫光的研发韶光使得 EC MINI 的定位实在也与本文先容的 DiscDream 并不相同,以是真论便携性,或许 DiscDream 更加符合“新时期 Discman”的样子,而 EC MINI 则更像是传统的小型台式转盘。
来谈产品吧。DiscDream 的包装上少有地没什么二次元元素,而是大略地给出了机器的线框图,打开盒盖能看到三大张牛皮纸,分别是中、英、日三语解释书……充电线位于底部开槽,包装内有厚实的硬海绵,对付机器的保护没什么问题。
机器本体由铝板制成,边缘进行了拼接包边处理,并采取螺丝固定,乍一看以为是从台式机里刚拆下来的一个光驱,但实际的精细程度是要赶过不少的。顶盖设计了一个面积与 CD 盒类似的透明开窗,三边等宽一边稍粗的设计也颇像一个放大版的 CD 盒。转盘部分设计了便于取下 CD 的下凹槽位。底部的脚垫非常厚实。
机器的开关和 USB-C 口位于背部。这个 USB-C 口既可以用于充电,也可以连接电脑或是手机等设备作为 USB-DAC 来利用,无法进行 USB 输出。在测试之后创造,我手上的大多数大功率双头 USB-C 线都没法给它充电,但是双头 USB-C 的音频线(给小尾巴准备的那些)和 USB-C to USB-A 线(包括机配线)却能够正常利用,这不禁让我想到了 BA20、BD20、RPT-01 这类设备,大抵是协议导致的吧……倒确实不必担心大功率充电给它带来的影响了(bushi)。续航方面,CD 模式下可播放十小时,足够了。
右侧是 Line Out、Phone Out 两个单端音频输出口以及 TF 卡插槽。没错,它还能插 Micro-SD 卡来当作一个 iPod Shuffle Max 来利用,不过播放顺序是可调的罢了。Line Out 是可调音量设计,这个设计一开始实在让我插上耳放之后有点懵。不过按照水月雨供应的定义,实在 Line Out 和 Phone Out 的差异便是过没过机内运放,好吧……以是,实在你可以理解为供应了两个风格的单端音频口,如果真的要按照往常的方法利用固定音量 Line Out 输出,那么也记得把硬件音量开到最大。
前面板集成了所有的掌握按钮和一个 LED 数显屏幕。屏幕用于显示曲目序号、实时进度、电量状态、播放顺序状态等信息。从左往右的按键分别是停滞(长按在 CD、存储卡、USB-DAC 模式之间切换)、停息/规复、上一曲(长按快退)、下一曲(长按快进)、选项(短按切换播放模式)、音量调度。按键键程较短。
快速过一下这机器的配置吧。
机芯的型号没有解释,但是至少是正经的、三星的 CD 秃顶。CD-R 和 CD-RW 的读取也没有问题。专门的电机驱动芯片、红宝石电容、三颗 NDK 晶振这些都是基本操作。作为可便携设计的机器,自然也有做避震,弹性阻尼物理缓冲+数据缓存电路的结合,在行动中利用的稳定性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这个体积,我是不太会乐意随身带着,而是作为桌面器材的一部分放着了。
解码部分用的是 CS43131,不知道水月到底屯了多少 43131……以是 USB-DAC 的规格也随着这颗芯片做到了 384kHz/32Bit 的 Wave PCM 解码和 DSD256。
前面提到 DiscDream 还有个 TF 插槽,以是内部也有一套“数字转盘”。在 SD 模式下,它对付 APE、FLAC、OGG 这类格式也能进行读取,自然 MP3、AAC 之类更不用担心。
放大部分,Line Out 口可以供应 2Vrms 的标准输出电平,而 Phone Out 的输出功率达到了 500mW。这个功率是到了啥程度呢……开箱之后我在 CD 模式随便插了条 EarPods 在 PO 口大略听听,音量只开到1(满格50)就够响了。4到6就能把绝大多数耳塞和便携耳机驱动得足够响了。现在想想如果引进小尾巴系列的非线性音量和增益调节就更好了。
USB-DAC 和 TF 卡的模式下和 CD 模式的声音风格总体上是趋同的,但是在细节上有所差异,我个人会更喜好 CD 模式的声音。基本上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个风格没有突出的声音,有点像晓的单端版本,但是线条会柔和一些,味道更“仿照”一些。
低频量感不算多,厚度有所紧缩。收放速率适中,残响收得比较干净。能量感不算突出。氛围陪衬也不是浓郁的类型。DiscDream 的中下盘听上去是干净、不拱起的状态,显得存在感不会很强,能量感能够化开。
人声相称好听,厚度适中,间隔把控得较为得当,精细程度不会很突出。对付线条刻画的优先级会比质感表现轻微高一点。音色渲染不算多,但是明确不是水解贰式、晓那样的严谨中性,而是会靠近于清晨的稍带一点暖的觉得。按照玄学一点的说法,是会在基本精确的根本上加了点“甜味”。男声和女声的适应性相称,气声有一定的突出,但是齿音并不算多,经由了打磨。耐听程度是老玩家们也能接管的样子,但是人声的能量会略偏一点中上盘,使得清晰度足够、不缺通透感。
乐器方面,大部分乐器有着还不错的质感表现,相对靠后。弦乐器普遍稍薄,拉拨弦细节充足,但是琴体的共鸣感会少一些。须要专门去说的是 Bell 类音色有轻微的突出感,这让我想到了第一次用 D50MK2 推 EX1000 时的音色——当然,它间隔 D50 / D100 的完成度还有一些路要走。铜管类的气势感有所紧缩,但是须要亮感的小号等表现不错。木管类表现较为自然,音色没有什么明显偏差,结像会觉得靠后、偏小一些。打击乐器存在感得当,刺激感微弱。
高频亮度适中,是个相对顺滑的状态,但也能听到一些中高频尖峰存在,除了增强了泛音的突出程度,也对付刚才提到的一些音色的突出感起到浸染。极高频滚降自然,没有明确的截断感。
声场大小不是某些老 Discman 那样大开大合的规模,但也比 NE20 之类后期产品要显得开阔、完全一些。声音的“高度感”不算突出。分离度表现符合价位,动态不算突出,瞬态良好。
那么抛去印象、抛去情怀,DiscDream 有哪些值得你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网红 CD 机的特点呢?
第一个要说的便是出色的避震,在近年来的可便携 CD 机与小型 CD 机里,它的避震能力该当是最好的之一,稳定性非常好。你确实可以在行动中利用——只是得费些心思找个包。
其次是不会吃灰的功能拓展,USB-DAC 和 TF 卡读取的功能使得它对付目前想找个 CD 机偶尔听听但是紧张音源文件还是在电脑或手机里的消费人群来说,是个能够提升利用率的设计。毕竟现在会买那些网红 CD 机的人群,有多少人熟习 Discman、有多少人打仗过真正的 CD 听音系统,乃至有多少人手里真的有很多 CD……这些都是问题。而在不作为 CD 机存在的时候,它依然能够很得当很稳当地放在那里不止作为摆件存在,这便是那些网红 CD 机做不到的。
末了便是最主要的声音,无论是作为一个三位数售价的 USB-DAC,还是作为正经的便携 CD 机,它的声音表现都足够靠谱,声音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它有风格但不会对付大多数受众不友好。推力足够大,以是真的拿来接个什么高阻耳机也能没出缺点地听一下子。
我当然期望它有 4.4mm 平衡,或者有双向蓝牙,或者哪怕基本的 USB 输出,这样我就可以让它融入我的台式系统,但这些彷佛在千元内的售价面前,都是小事情。或者这么说,它与 EC MINI 实质上是两种产品。EC MINI 要做的是台式 CD 播放器,只是顺带塞了块电池进去;DiscDream 要做的则是“新时期 Discman”,只是顺带塞了当代的 DAC 和播放器模式进去罢了。
那么接下来我对付这款产品之外的东西会期待啥呢?一个是收纳包,一个则是能够将其竖直摆放的支架,这样对付不用时把它当摆件或是 USB-DAC 的人来说是节省空间的好办法。或许水月雨不会做这类配件,毕竟在发售早期这机器本身产能由于工艺的问题都还很急急,但如果能见到这些配件,我会很愉快它在面对网红 CD 机们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武器。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Nov 2023
From the digital sound lovers, it's a TDS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