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板宣扬中最常见的便是所谓n+n相供电,它说白了便是处理器供电+核显供电,可以避免相互关扰。这对AMD主板比较主要,利用不含内置显示单元的锐龙,那么前一个相数越多越好,后面的数字基本没有用;而利用锐龙APU的,后一个有2~3相也足够了。至于Intel主板,内置的HD6xx核显对供电需求很低,有个2相就足够了。
想忍不住想确认一下n+n相,但散热片露出的电容一毛一样分辨不出来?实在很多所谓的n+n相供电利用的是配置没有差异的供电单元,只是供电线路的“走向”不同,肉眼是很难直接分辨的。也要有一些在MOS元件选择、支配等细节上有差别,不过常常须要拆下散热片才能看到,比较麻烦。
既然提到了MOS元件和支配办法,就顺便说一下DrMOS吧,它实在便是MOS的支配方案。由于随着CPU耗电越来越高,一个供电单元用一个MOS元件已经撑不住了,那么利用几个元件?集成在一个更繁芜的芯片上还是分开支配成几上几下等模式,便是不同的DrMOS方案了。至于利害,
既然多相供电这么繁芜,怎么让它们很好地协同事情呢?这便是PWM掌握器(一样平常是供电电路附近的一块芯片)的任务了。它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有些最高支持8相供电,适宜中端主板和CPU;有些则可以支持十多相供电、n+n相供电,而且掌握精度更高,让供电电流更平滑,当然就更适于高端主板和高端CPU了。

末了大略说下所谓的“直出”,实在一样平常的“真”n相供电说成是直出都没问题,不像某些厂商流传宣传的那么“高效”、“高能”。至于不敢这样说的,则有很大可能是倍相供电,通过芯片(一样平常在供电电路背面)让供电相数更加,一相关两相的活儿,有些类似我们用倍频增加内存、CPU频率一样。比如把5相供电仿照成了10相供电,这样的电流掌握精密度不如真正的10相供电,但实际效果还是比5相供电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