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我10年前自学的时候,没那么多选择,有配套视频教程的已经谢天谢地了。
选择多未必是好事啊,我创造一个问题便是,教程越多,很多初学者反而学不会。
由于初学者本来对这个技能就不熟习,连要学啥都不知道,更别说去选开拓板和教程了。
不同开拓板配套的视频教程风格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对入门者友好,有些是针对有点根本的。
如果选不对,一套教程或者开拓板足以影响你的判断,让你以为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高,以为自己笨学不会,自傲心挫败,心态崩了,毁了自己的出路。
站在商家的角度,肯定是把自己的产品利润最大化。
以是会把开拓板有不同的配置,就像买车一样,有低配有高配,为得就能收割不同的消费群体(彷佛说得太直白了,哈哈)。
以前我买了一块RK3288的开拓板便是这样,看到他们压榨完全个芯片的功能往后的效果,看起来真的很牛逼,便是一台平板了。
人都是这样的,看到这个开拓板能实现这么牛逼的功能,一咬牙跺脚就买了。
买来往后你会创造,自己的毅力根本无法支撑不到实现那些功能就放弃了。
我当初便是这样,1000多块钱买的开拓板用了不到几天就丢到一边吃灰了,后面用也用不到,放着也占地方,干脆丢垃圾桶了。
最近也有小伙伴咨询我关于stm32开拓板如何选择的问题,是选F1还是F4系列?
这里给大家多遍及一个知识,芯片的价格这块还是挺故意思的,有时候你会创造有些性能好的芯片反而比性能差的便宜,为什么会这样?
实在这个跟芯片的市场需求量有关,量多大生产本钱就越低。
出于某些缘故原由,今年芯片价格暴涨还缺货,STM32F103系列将近涨了10倍,而STM32L151系列基本没涨多少,通过这个可以看得出来它们的用量。
以是,我的建议是先选择STM32F103系列,这个系列用的产品非常多。
还有便是这个系列的学习难度比较适宜新手,我们可以大概看下F1和F4的差异。
F4从资源和性能都比F1系列的更丰富。
F4系列的开拓板一样平常比较适宜已经从事开拓事情的工程师,产品恰好须要用到这个单片机,而自己又对这个单片机不熟的情形。
新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就好比很多人看了51单片机说很大略,直接就开始干STM32,这逼装得给谁看?末了只会坑了自己。
做技能写代码,看懂和会写完备是两码事,不信大家可以试试。
有没有完备节制,自己动手写一遍就知道了。
我学技能是用比较笨的办法,稳扎稳打,先看后抄,再自己写,我常常和我的学员说,慢便是快。
等你根本打好了,其他单片机根本不用刻意去学,直接复制例程过来用就好了。
当初我并没有系统地去学习STM32,之前一贯用STC的单片机开拓产品,改过一次nxp的产品程序。
后面有一个产品用到stm32,就买了个开拓板,也没看视频教程,直接拿例程一边改一边学。
产品做出来,stm32也就学会了。
很多人现在的情形是,之前没做过任何项目,就开始在stm32开拓板长进修。
熬了大半年,终于把外设都学会,但是一做项目就懵逼,没有思路,不知道代码如何去实现,然后又陷入迷茫焦虑状态。
这便是学习的重心错了,学习单片机最好的方法是先系统学51单片机,然后做51的项目巩固。
再通过项目去学习stm32,有项目驱动的情形下,你的学习更有目标性,效率也会更高,也更契合实际事情的开拓模式。
一个项眼前来,你不但能学会stm32,还能提升自己编程水平和思维,还有了项目履历,一举四得。
花同样的韶光,你得到的代价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无际单片机编程以项目驱动去做培训。
最好的传授教化办法,便是自己是怎么学会的,就怎么教,自己没做到没做过的就算了。
末了来说一下,STM32的开拓板要选哪家的。
我第一次是买的火牛的,大家可能都没听过,印象中也是在8年前了。
现在主流的便是野火和原子的,野火的视频我看过,更适宜入门者,但是越今后估计初学者也会看得越懵逼,而原子的开拓板质量听说比较好。
尴尬的是,这两家的我都没买过,由于开拓产品的时候很多都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可以当开拓板用就没买。
至于买哪家,可以先看下他们配套的教程,哪个更适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