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家当链很长,从设计、设备、制造,到材料、封装测试、运用,有很多节点。每个节点都缺人,意味着应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问题已迫不及待。
【人才增速跟不上家当增速】
这一人才缺口到底有多大?

“我们在广东东莞和上海嘉定有4个测试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超过1200人。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中国芯的发达发展,与之配套的产能规模正不断提升,对精良人才的需求巨大且具有持续性。”利扬芯片测试株式会社董事兼首席实行官张亦锋先容。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家当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集成电路从业职员57.07万人。按照2014-2023年复合增长率20%打算,估量到2023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家当规模将达15484亿元。到2024年,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8.9万人旁边,人才缺口21.83万人。
57万从业职员中,设计从业职员21.72万,同比增长8.83%,制造从业职员增长5.79%,封测从业职员增长0.99%。“由此可见,人才增长速率跟不上家当增长速率,并已成为制约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主要成分。”摩尔精英集成电路家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赖琳晖说。
作为海内集成电路家当链最完全、综合技能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上海的家当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这里是否也缺人?“上海对集成电路人才的需求量占全国的32.8%,个上钩谋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严重缺少。”上海国盛成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道洪说。
【高校与企业的对接,还不足“接地气”】
人才缺口如此之大,如何补充?
高校是一支不可忽略的人才培养力量。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8所高校培植了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9所高校获批培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8所高校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领悟创新平台。
然而,同样不可忽略的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跟集成电路家当所需人才还有不小的差距。高校与企业的对接还不足深入,不足“接地气”。有的西席过于追求发论文,不看重办理实际问题。有的西席倒是乐意研讨工程技能,但这类论文很难揭橥,影响评职称,也就挫伤了积极性。集成电路的课程实践对付实训环境有较高哀求,很多高校都不具备实训条件,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为培养与企业真正适配的人才,一些高校正在“跨前一步”。就在今年9月,复旦科技园集成电路融创中央成立。“我们将立足复旦创新资源,搭建以集成电路人才为核心的泛半导体资源领悟共创平台,钻营高校和企业的互助能够更加‘接地气’。”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卢红亮说。根据IC Insights的报告,美国霸占去年环球半导体市场发卖总额的54%,其次是韩国22%,我国台湾地区首次达到9%,超过了分别占6%的欧洲和日本,中国自主芯片仅占到4%。“在台湾地区,大学和企业紧密互助,高校的许多课题就直接来自企业,学生们在校学习时就有明确导向,致力于办理实际的一线问题。可见,产学研的深度领悟能够给集成电路家当带来不竭的动力。”
卢红亮还提到,由于从事设计事情薪酬更高,高校集成电路专业的学生对设计青睐有加,而对付工艺与器件鲜有兴趣。“光设计出‘衣服’还不足,得把‘衣服’做出来,这就须要‘裁缝’和‘剪刀’。”他建议,对工艺与器件从业职员予以补贴,这样可以正向促进更多学生在本科时就开始研讨工艺与器件。
“本科阶段要夯实根本,我们的课程体系强调数理平衡、理工领悟、专业突出和前沿交叉。”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实行院长张建华说,学校特殊看重实践,推出了“一次芯片设计”“一次实践流片”“一次集成剖析”“一个创新/家当项目”,以期培养集成电路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学校一手抓产教领悟,与20余家上海商场成电路龙头企业建立了产学研互助基地;一手抓科教领悟,与中科院上海分院6个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为让更多“非科班”学生投入到集成电路领域,特殊是为了吸引与集成电路干系的材料、机器、工程、通信、打算机、掌握学科的学生,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承办了“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项目”,2022年此项目开展了5期,吸引了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的1000余逻辑学生参加了培训。“最有特色的是来自芯片制造、封装、半导体装备和系统运用的企业家亲自授课。”
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先容,学校正在推进集成电路课程的学分互认,即本校学生在其他高校的集成电路课程中取得合格成绩,都可计入学分。“我们也会推出精良的线上课程,实现共享。”她欢迎企业把实验室建在电力大学,共同开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利扬芯片首席实行官张亦锋认为,高校要费尽心机持续拓展集成电路专业的招生规模,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看重专业西席的产品化思维,从而缩短人才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他建议,高校与精良龙头企业设立定制班,共建联合实验室。
【播撒兴趣的“种子”】
除了高校的科班教诲,能否进行更早的造就?
10月12日,海内首套系统先容集成电路百口当链的科普书本“‘芯’路丛书”发布。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担当主编,18位从事一线传授教化、科研事情的专家组成了编撰团队,全方位且图文并茂地先容集成电路的科普知识,致力于成为适宜中学生阅读的经典科普读物。
“集成电路领军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兴趣的‘种子’,为高档教诲阶段的培养源源不断地运送可造之才。”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说。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王铁桦建议,对付根本教诲阶段的集成电路体验课程要做更精心的设计,一些集成电路企业的实验室可向中学开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职业技能培养最大问题是师资缺少】
集成电路是技能密集型行业,近年来,由于人才缺口大,集成电路企业招聘了大量非对口专业职员,产生了不少培训需求。
“集成电路职业技能培养最大的问题是师资缺少,高质量的、有流片履历的师资太少。”摩尔精英集成电路家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赖琳晖说。他建议,政府可以出台专项人才资金和培训补贴操持,鼓励精良的人才加入师资军队,或对有履历的企业职员进行双聘,乃至一些龙头企业可以主导培植集成电路家当学校。
针对集成电路实训环境缺少的问题,他建议培植一些公共平台。摩尔精英近年来自研了一个家当级的集成电路传授教化与实训平台,2021年培养运送了两千余位工程师。
“我们希望打通培训和家当,把这两件事变成一件事,由于培训正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摩尔精英集成电路家当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竞扬说。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上不雅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