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雨夜梧桐 2024-12-24 06:30:3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听说市场上英飞凌汽车MCU又开始火热了,SAK-TC2及TC3系列都有部分型号上了热搜,紧张集中在SAK-TC2系列,如SAK-TC222S-16F133N AC从2500元高点降至1800元后,近期价格又重回2500元。

汽车MCU难道又翻红了?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通讯

这也未必,比如NXP的汽车MCU芯片FS32K144HAT0MLHT曾经一度涨到550元,但现在价格已经跌至40元旁边,与常态价相差无几了。
在经历两三年的缺芯后,现在汽车芯片的环境也已经从“什么都很缺”到了却构性缺货,MCU作为国度栋梁,经历“涨涨涨”之后,也逐渐回归理性。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英飞凌汽车芯片又火了!凭什么?_英飞凌_汽车 通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回看英飞凌汽车MCU的行情,很多料号虽然跌了但也徘徊在几百块的价格区间,有些乃至再度回到一两千的价位,别人红极一时,它却能红极几时,为什么?

01

英飞凌汽车MCU翻红

芯世相理解到,近期市场上对SAK-TC2xx系列和SAK-TC3xx系列的询价明显变多起来,紧张集中在TC2xx系列,但并不是所有型号的价格都闻风而涨,毕竟现在英飞凌汽车MCU的价格间隔常态价还是有点间隔,一些型号的价格有重回高点的趋势,但一些型号只是雷声大,价格并没有变动。

打开某平台的热度榜,我们创造SAK-TC2系列的型号回温,如SAK-TC277TP-64F200N、SAK-TC222S-16F133F AC等热度飙升。
其他如SAK-TC233LP-32F200N AC、SAK-TC297TP-128 F300N BC等型号也是现货市场上询价的热门产品。

价格走势方面,并非所有SAK-TC系列型号都上涨,作为比拟,我们选择了SAK-TC222S-16F133N AC和SAK-TC233LP-32F200F AC这两个料号。

如上图所示,SAK-TC222S-16F133N AC从去年年初开始价格一贯在高位稳定,到去年11月突涨1000元到2500元,而后逐步低落,到2月又重新回涨至2500元。

SAK-TC233LP-32F200F AC在去年年初的价格一样在高位稳定,到5月涨至2600元往后开始下跌,经由下半年一全体暴跌后已经来到350元,最近价格在500元旁边,略有上涨,但较去年的价格已经相去甚远。

类似的,像SAK-TC222L-16F133N,去年年末价格低落到800元附近,近日成交价格又涨到1800元旁边。
SAK-TC297TP-128 F300N BC去年年底低落到500元附近后一贯坚持到现在,没有什么颠簸。

总结一下英飞凌汽车MCU的涨价史,从2021年底开始涨价,2022年年初涨价幅度明显增强,到二季度部分型号已经上涨到三千,乃至一度靠近六千元,6月开始一些大涨的型号价格涌现松动,此后部分型号价格跳水,但大都坚持在几百元的水平,较常态价还是有着一定的间隔。
直到最近,英飞凌的热度又再度回升。

2021年年底英飞凌的这类物料开始涨价,为之后暴涨做了铺垫。
到2022年年初,缺货加上需求增加涌现了猛涨,也便是缺涨征象。
到了4月,英飞凌汽车料及MCU缺涨更明显,MCU依然是很紧缺,交期长。

2022年4月英飞凌正式上调了价格,相应地,代理也更新了新的订货价格,Quiksol市场报告显示,英飞凌集中在MOS和汽车级物料及MCU需求增多,而个中汽车干系物料交期在45-52 周,供不应求,价格和交期都不理想。

当时如常态价几十块的SAK-TC277TP-64F200N DC和SAK-TC265D-40F200W BB/BC 的价格都炒到了三千以上,乃至近六千块。

到了6,7月,一些大涨的型号开始走下坡路,如SAK-TC233LP-32F200N AC、SAK-TC275T-64F200N DC等从原来2000多块的高点,低落到1000元附近,乃至跌破一千元。
此后,英飞凌汽车MCU的价格没有再暴涨过,直到最近。

汽车业务的强劲需求在英飞凌的财报上表示得淋漓尽致,全体2022财年,英飞凌汽车业务(ATV)收入占比达45%,将近半壁江山,个中MCU为汽车业务第二大收入来源。

哪怕现货市场的价格起起伏伏,英飞凌汽车MCU离常态价格还是有比较大的间隔,它的热度贯穿2022年到现在,这背后是为什么?

02

英飞凌火到现在为什么?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 供需失落衡

2. 英飞凌汽车MCU的运用处景

3. 英飞凌技能的独特性

百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芯片的基本诉求即是高可靠性和稳定供货的能力。
但电动汽车的发展和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稳定供货的杠杆被撬动,供需两端涌现了不平衡。

据德邦证券,一辆车均匀有50-100个MCU,当代的新车由于功能增加,均匀包含50-100个ECU/MCU。
分布式下,单个ECU掌握汽车的某一功能,增加汽车功能就要增加ECU,ECU增加,MCU增加。
如电车动力系统带来MCU数量增加,一个发动机主动力系统带来的MCU增量估量将超过5颗。

大量的需求涌入,但英飞凌这边的产能却没跟上需求,直到今年也是。

英飞凌在财报会上称,随着电动汽车和ADAS的不断发展,客户现在更乐意签署产能预留协议或下达更永劫光的承诺订单以确保半导体供应。
原始设备制造商现在“有强烈的方向”直接采购计策部件并争取更高的库存水平。

为知足此类需求,英飞凌正在将生产速率提高到每天近100万件。
2023财年,汽车产品的产能已全部预订完毕。

原厂产能无法知足,只能寻求现货市场,而现货市场价格颠簸成分浩瀚,为涨价埋下伏笔。

英飞凌汽车MCU能一贯红,最大的缘故原由还是其不可替代性,大部分汽车的掌握器里都有它的身影。

从1999年,英飞凌推出了其第一代32位汽车级处理器AUDO (AUtomotive unifieD processOr) 产品系列,这款微掌握器基于统一的RISC/MCU/DSP处理器内核架构,打算能力强大,被称为TriCore™(“三核”)。
目前,该产品系列已经迭代到第六代,从TC2系列开始,英飞凌基于TriCore内核开拓了AURIX架构,包含多达三颗TriCore。

TriCore MCU在传统燃油车时期就广泛运用在内燃机和变速箱中心掌握单元中,掌握燃油喷射、点火或废气再循环。
除了引擎管理和变速箱掌握系统,英飞凌芯片还用在安全气囊、驾驶赞助系统、电动助力转向、ABS、电子稳定性系统(ESP)、行人保护、胎压掌握、电动车窗、灯光掌握、空调系统、座椅调节和无钥匙进入系统等运用中。

早在2012年,英飞凌就宣告交付了第1亿颗TriCore MCU,总计被五十多个汽车品牌选用。
从统计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险些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采取TriCore MCU。
2022年,TriCore MCU出货量已超过10亿。

IHS曾对奥迪豪华型SUV的动力域及底盘域所利用的MCU做了分解,动力域采取了2颗英飞凌MCU;底盘和安全域采取了4颗瑞萨MCU、4颗NXP MCU、2颗Microchip MCU、1颗TI MCU、1颗英飞凌MCU。

英飞凌官方流传宣传,在TC系列MCU里面,英飞凌底盘运用上的制动和EPS运用在市场霸占率排第二,在乘员安全运用方面占第一。

芯智库专家也指出,三年之内,英飞凌汽车MCU会在汽车动力和底盘域霸占较大的市场份额。

也正好是英飞凌在动力和底盘的成绩及深厚的工程履历,才让它有着不可轻易的替代性。

根据ISO26262中的ASIL功能安全等级划分,动力和底盘域是汽车功能安全哀求最高的部分(ASIL-C到ASIL-D),而英飞凌第二代AURIX (TC3xx)微掌握器是首款通过新版ISO 26262标准最高级别汽车安全完全性(ASIL D)认证的嵌入式安全掌握器。

安全性是英飞凌汽车MCU的代名词,但技能上的积累也造诣了英飞凌的独特性。

在芯智库专家的眼中,TriCore本身的架构设计是很独特的,并且海内很少有人懂英飞凌系的上层驱动以及一些安全库的代码设计,如果环绕英飞凌去找pin-to-pin的方案实在挺难的,拥抱ARM是可行的路径。

事实上,从全体汽车MCU领域来看,大部分供应商正在转向ARM,基于M核或者 R 核的架构来做系统开拓,国产芯片厂商也在进行中,比如芯驰的E3。

ARM具有很好的生态系统,但地缘政治等变换的国际环境,让IP的产地也成为一项主要的考量标准。
英飞凌AURIX系列是少数至今仍旧坚持自有内核IP的产品,直到最新的TC4系列,英飞凌都没有操持选择ARM。

这会带来什么?

半导体厂商要考虑MCU覆盖的各种运用,要从全体工程方案上进行思考,英飞凌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的工程化履历。
例如,英飞凌 40 nm TC3系列平台,险些所有衍生的内核和外设的IP都是相同的,绝大多数底层软件可以复用,可以让同一系列处理器在不同的运用实现通用,让主机厂和 Tier 1 大幅节省开拓本钱。

这套系统设计能力,在几十年的上车运用中,已经被大大小小的TIER 1和OEM所肯定。

它们也不会轻易做出替代,要知道一款汽车级芯片,从开拓到上车,最少经由2-3年的韶光,而且要在立项初期就做好选型,由于涉及到底层软件的变动,是个耗费大量韶光和人力本钱的事情。
以是国产替代从pin-to-pin办法切入也在这个点上。

技能独特性与最难的运用处景造就了英飞凌本日的地位。

03

结语

芯世相理解到,这次现货市场热度回升是受到外洋需求的影响,紧张以终端为主,也有贸易商问询。
海内终端去年年底已大量到货,并且现在MCU价格还是处于高位,近期不会有大量的需求。

如上文所言,并非所有英飞凌汽车MCU型号都涌现“回暖”,随着英飞凌今年产能逐渐开出,并且英飞凌明确表示过,今年下半年汽车MCU短缺将得到缓解。
因此,虽然现在行情时时时反复一下,但若再涌现去年那样暴涨的场景恐怕也不太随意马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