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ZEN4架构处理器发布也快一年韶光了,从R9、R7到R5,从普通版到3D缓存版,ZEN4处理器的产品线不可谓不丰富,但唯独少了千元以下的低端产品线,这对入门级玩家来说,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好在这个遗憾立时就要被填补了,近期AMD推出了一款新U——锐龙5 7500F,该U相较锐龙5 7600,砍掉了核显,频率也略有低落,但性能基本坚持不变。当然,最让人惊喜的是,据传其价格杀到了千元以内,相较自家的锐龙5 7600、7600X及对手的i5 13400(F)、13490F,性价比更高,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千元级神U。下面,本人将搭建测试平台,来充分发掘这颗U的性能表现,当然,为了让大家有更直不雅观的印象,顺便加入了i5 13400作为比拟。
二、开箱先容

AMD 锐龙5 7500F的外不雅观和之前的ZEN4系列CPU千篇一律,规格方面,该U为6核心12线程设计,根本频率为3.7GHz,最大加速频率为5.0GHz,L3缓存为32M,TDP功耗为65W。
不过这次锐龙5 7500F对正面外露的电容做了覆胶处理,这样即便欠妥心沾上一些导电性的物质(如不绝缘的硅脂),也不用担心。
背面依然是对称式LGA触点式设计。
CPU随机附赠的散热器和之前锐龙5 7600等CPU上的一样,不过这次由于锐龙5 7500F的发热量大幅度低落,以是预算紧张的玩家用这个原装散热器该当是可以压住7500F的,当然,预算充足的玩家还是建议改换更好的散热器。
散热器采取了铝铣工艺制作,背面预涂了硅脂。
三、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如下,这里采取i5 13400仿照i5 13400F来进行比拟测试,对付i5 13400和i5 13400F来说,除了一个有核显、一个无核显,两者在性能方面是完备同等的。
为了便于调试,这次测试采取裸机平台。
测试平台的CPU、主板、内存等硬件信息一览。
比拟选手上场,R5 7500F VS i5 13400。
两颗U的规格一览,可以看出,i5 13400相较R5 7500F多了4个小核心,但最高加速频率方面,R5 7500F比i5 13400高了0.4GHz,至于性能方面孰优孰劣,自然要测过了才知道。
CPU、内存理论性能测试。
在CPU-Z基准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单核、多核性能均处于掉队场合排场。
在7-ZIP压缩、解压基准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压缩性能和解压性能均有一定幅度的领先。
在Cinebench R20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单核性能取得了领先,多核性能有所掉队。
在AIDA64内存基准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内存的写入和延迟方面取得了领先,但读取和复制方面有所掉队。
专业渲染测试。
在V-Ray CPU渲染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渲染速率取得了小幅度领先。
图形理论性能测试。
先看3Dmark Fire Strike测试。
在该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总分和物理分取得了领先,但图形分略有掉队。
接着看3Dmark Time Spy测试。
在该测试中,R5 7500F相较i5 13400,图形分有小幅度领先,总分和CPU分有所掉队。
游戏测试,这里选取了12款比较盛行的游戏进行比拟测试,个中既有3A大作,也有热度比较高的网游。
在1080P分辨率下,R5 7500F相较i5 13400取得了9胜3负的成绩,个中《彩虹六号:围攻》、《CS:GO》等游戏更是有超过50帧的领先幅度。
在1440P分辨率下,R5 7500F相较i5 13400取得了8胜3负1平的成绩,个中《CS:GO》依然有超过38帧的领先幅度。
功耗测试,R5 7500F相较i5 13400,待机功耗略高一点,但烤机功耗却大幅度降落。
CPU烤机温度测试(室温26.8℃),由于AIDA64无法准确反应出ZEN4 CPU的温度,以是这里采取AIDA64进行FPU单烤,采取HWIFO64记录和监测温度。
可以看出,CPU的核心当前温度为65.8℃,最高温度为74.7℃,相较ZEN4以往的U来说,这个温度可以算作史低了,基本上随便一颗玄冰400级别的散热器就能轻松弹压。
从以上测试可以看出,在理论性能方面,R5 7500F的单核性能略胜一筹,i5 13400得益于多了4个小核,多核性能更胜一筹;在游戏性能方面,得益于更前辈的架构和更高的加速频率,R5 7500F的领先项目更多,尤其在《CS:GO》、《绝地求生:大逃杀》等射击类游戏中,R5 7500F的上风更大;在功耗方面,两颗U的待机功耗差距不大,但R5 7500F的烤机功耗低了不少;在温度方面,R5 7500F也不存在以往ZEN4 CPU上的积激情亲切况,烤机温度非常低,利用百元入门级风冷散热器即可轻松弹压。
四、其他配件先容
这次测试,环绕R5 7500F组建了测试平台,下面顺便先容一下其他配件,有配机需求的网友可以参考一下。
主板方面,考虑到R5 7500F的定位,利用A620M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考虑到品牌、做工、性能及BIOS等成分,这里选用了华硕 TUF GAMING A620M-PLUS WIFI。
主板外包装以玄色为主,走的是低调沉稳路线。
背面是主板的规格及特色功能先容。
主板附件大略实用。
主板的外不雅观风格和其他TUF系列主板保持同等,采取6层玄色PCB打造而成,整体做工还是比较踏实的。
主板的VRM区域采取了大面积的散热片,不仅视觉效果不俗,而且能够保障散热效果。
主板采取8pin供电接口,采取8+2供电模组设计,辅以高品质TUF电感+TUF电容,整体的用料还是比较踏实的。
供电PWM为华硕自家的DIGI+ EPU ASP2208数字掌握芯片,MOSFET上桥为2颗福顶的4062C(58A),下桥为2颗福顶的4064C(78A)。
主板采取了AM5插槽。
主板供应了四条DDR5内存插槽,主板支持AMD EXPO技能,同时主板还解锁了DDR5内存PMIC的限定,支持内存超频,最高能够达到6400MHz(OC)的频率。
主板的各种扩展接口也比较丰富,如在内存插槽的左下侧供应了1个USB 3.2 Gen1 Type-C前置接口和1组USB 3.2前置接口;在内存插槽的右下侧还供应了2组5V RGB接口,知足了玩家的灯效需求。
主板供应了1条PCIe 4.0 ×16显卡插槽和2条PCIe 3.0 ×1插槽,个中PCIe 4.0 ×16插槽采取SafeSlot高强度设计,搪塞自重比较大的高端显卡也不在话下。
主板还供应了2条PCIe 4.0 M.2插槽,并且都采取了M.2便捷卡扣设计,可以免工具安装。
主板底部也设置了大量接口,如1个12V RGB接口和1个5V RGB接口,右侧还供应了4个SATA 6Gbps接口。
网络方面,有线部分采取了REALTEK RTL8125 2.5G芯片,无线部分采取了联发科MT7902 WiFi 6芯片,通过主板的电竞特工网络技能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音频方面,主板采取了REALTEK ALC897音频芯片,并配备了高品质音频电容和音频分割线,合营主板的电竞特工音频技能,可实现双向AI降噪效果,从而给玩家带来良好的音效体验。
I/O接口方面,常用的接口也都给到位了,尤其是BIOS FlashBack一键升级按钮非常好用,但受限于A620芯片组的PCIe通道数,没有配备USB Type C接口还是略显遗憾。
主板背面一览,玄色亚光设计带来了不错的质感。
大略先容下主板的BIOS,主板采取了UEFI BIOS界面,图形化的设计,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目前华硕主板大多数功能都能在EZ Mode里实现,而且支持鼠标操作,只需轻轻一点(拖),即可完成,小白玩家也能轻松搞定。
高阶玩家就须要到进阶模式去操作了,个中超频等操作可在Ai Tweaker大项里完成,只管A620锁定了CPU超频,但还是可以超内存的,喜好内存超频的玩家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折腾。
这里顺便说说华硕独家的PBO Enhancement功能,该功能通过选择温度档位(70-90℃),来实现更高的CPU频率,当然,条件是你的散热器足够好。
Tool项里集成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如ASUS EZ Flash 3 Utility功能,可用于升级BIOS,其余SSD擦写等功能也比较实用。
内存选用了光威 神策 DDR5 6800 16GB×2 RGB,该内存采取海力士A-DIE颗粒打造而成,性能出众,同时内存灯效酷炫,可玩性很高。
内存外包装采取黑灰相间的配色,辅以内存的一抹白色,看上去简约低调、清爽大气。
背面是内存的特色功能先容。
内存附件一览,除了供应内存本体外,还供应了神策军先容卡和一帮手套。
神策军先容卡特写,很有历史感有木有?
内存采取2.0mm厚的铝制散热片,内部加入了铜质均热板,导热性能进一步增强,增强了内存运行的稳定性,使其可以长期事情在高频状态。
内存马甲采取陶瓷白金属烤漆,细腻且具有质感,黄白配色尽显皇家崇高,冰晶设计导光条让RGB发光更加竹苞松茂。
背面除了多了个标签外,基本和正面没有差异。
标签特写,该内存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O技能,内存共预设了两组XMP 3.0频率,分别为6800MHz(CL 34-45-45-108)和6400MHz(CL 34-45-45-108);内存还预设了两组AMD EXPO频率,分别为6800MHz(CL 34-45-45-108)和6400MHz(CL 34-45-45-108)。
由于目前AMD ZEN4平台对高频内存的支持度还不足,以是这次我们选用了6400MHz(CL 34-45-45-108)档位来进行测试。
内存内置8个独立灯光区域,可实现1680万RGB色值,合营高透亚克力冰晶设计导光条,能够带来果冻般的发光视觉享受。
灯效展示,色彩还是挺酷炫的。
动图走起(由于原速下天生的GIF容量偏大,故而作了加速处理)。
白色也很好看。
内存采取10层PCB打造,并采取10μm加厚金手指设计,能够带来非常稳定的体验,加上不锁电压的设计,非常适宜进行超频操作。
显卡方面,为了避免其成为测试瓶颈,这里选用了比较高真个影驰 RTX 4070 星曜 OC显卡。
显卡外包装正面采取了星曜娘的造型图案,萌蠢可爱,二次元味儿十足。
背面是显卡的特色技能先容。
显卡的附件非常丰富,供应了质保卡、解释书、12VHPWR转接线、ARGB同步线 X2及星曜专属ARGB支架等。
星曜专属ARGB支架特写,该支架支持ARGB灯效,通电后bulingbuling的很闪耀。
显卡本体,其正面采取3风扇设计,散热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风扇也支持ARGB灯效,通电后的效果非常酷炫。
显卡采取星卓III散热系统,厚度相较4070Ti略有降落,但规模依然很大,能够保障散热效果。
显卡肩部中心的透明上盖也是支持ARGB灯效的,而且效果非常不俗。其余,如果采取ARGB转接线连接主板的话,还可以实现和主板的灯效同步。
供电接口为12VHPWR,也便是传说中的PCIe5.0供电接口。
显卡的做工也非常不错,热管和鳍片均采取镀镍处理,质感不俗。
从挡板可以看出,显卡采取2.5槽位、2螺丝孔设计;接口方面,依然是3x DP 1.4a + 1x HDMI 2.1的标配。
铝合金背板也是标配,白色喷涂的外不雅观颜值很高。背板尾端采取大面积开窗设计,可使部分风骚向上方吹出,间接提高了散热效能。
SSD采取了金士顿 KC3000 1TB,该盘采取主流的群联PS5018-E18+176层 3D TLC方案,持续读速可达7000MB/s,同时近期价格坚持在400出头,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该SSD共有两个版本,一个为盒装版,一个为硬卡纸包装版,这里选用的是硬卡纸包装板,两者除了包装形式不同,性能方面是千篇一律的。
拆开后,里面还有一个小盒子。
这下终于露出SSD的本体了,可以看出,其正面是一层玄色的东东,经查得知其为石墨烯铝质散热片,该散热片能够进一步优化散热,提升散热效能。
接口一览。
背面,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张贴纸,这一壁除了贴纸实在是没有其他元器件的。
电源采取了Tt 钢影 Toughpower GF3 850W,该电源支持ATX3.0规范,采取原生PCIe5.0接口,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完美支持RTX40系显卡,综合本色非常不错。
电源外包装采取黑灰相间的配色,给人一种简约高效的觉得。
背面是电源的规格参数及技能特性。
附件供应相识释书、质保卡、全模组线材和AC电源线。
全模组线材给的也比较足。
作为ATX3.0电源的标志,附件中标配了12VHPWR 16pin原生线材,该线材可供应额定300W的功率,能够知足RTX4070等中高端显卡的供电需求。
电源采取LLC谐振+DC-DC构造设计,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其内部配备了135mm液压轴承风扇,能够有效兼顾效能和噪音。
侧面是电源的型号LOGO,下部还有一些开孔,能够起到赞助散热的浸染。
电源采取全模组接口设计,除了供应常规的接口外,还供应了一组12VHPWR 16pin原生接口。
铭牌表,电源通过了80PLUS认证,12V输出达到了849.6W,占比也非常高。
电源支持温控设计,并配有Smart Zero Fan智能开关,开启Smart Zero Fan功能后,风扇在负载达到30%以上才开始迁徙改变,能够大大降落风扇运作时的噪音。
散热方面,选用了九州风神最新推出的AK500 数显版,该散热器在保留了AK500精良性能表现的根本上,又加入了智能数显设计,创新感和实用性拉满。
散热器的外包装依然是牛皮纸盒+白色套纸的设计,颇有极致简约的工业气息。
背面是散热器的规格参数先容。
附件一览,散热器采取全金属扣具,且支持I、A全平台(包括1700和AM5)。
散热器本体采取全黑化设计,质感非常不错。
和AK500不同的是,该散热器加入了一块支持智能数显的顶盖,可实时化显示CPU的状态(温度、利用率等),其余,顶盖两侧也加入了ARGB元素,通电后效果非常不错。
顶盖智能数显效果一览(需合营官方软件利用)。
顶盖ARGB灯效一览。
顶盖采取磁吸式设计,轻轻一扒拉就能取下。
散热器侧面鳍片采取扣fin+折fin工艺处理,大大保障了抗拉和抗压强度,使得鳍片更加不随意马虎变形。
其余,可以看出散热器采取了避让内存的设计,其重心整体后移,这样可以完美兼容一些高马甲内存。
来个上机效果,可以看出,内存避让式设计完备不挡内存,即便是4条插满都没有问题。
散热器的热管和鳍片间采取穿fin工艺连接,散热器采取了矩阵式鳍片组设计,兼顾了颜值和效能。
散热器采取了5热管设计,底座为纯铜材质,表面采取镀镍处理,略带点镜面效果。
散热器标配了1把120 PWM风扇,该风扇采取FDB轴承,边角采取包胶处理,能够大大降落共振和噪音。
硅脂方面,选用了九州风神DM9大师级导热硅脂,该硅脂具有易涂抹、绝缘无腐、低热阻等特点,完美适配各种台式机及条记本场景,而且无论新手老手,都能轻松操作。
硅脂采取白色外包装,正面印着厥后果图,简约直不雅观。
背面是其参数规格先容,如导热率,净含量等。
附件一览,共含一管硅脂,一个清洁包和一片硅脂刮。
硅脂为针筒式包装,利用起来非常方便,其净含量为1.5g,对付非折腾玩家,基本上一管可以用好久了。
五、总结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AMD R5 7500F只管是一颗6核心12线程的入门级CPU,但其性能表现完备不输对手的i5 13400(F),尤其在游戏方面,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加之其功耗和温度非常低,对电源和散热器的需求也大大降落,再加上近期DDR5内存也大幅度贬价,其整体购机本钱也随之降落,个人以为它会成为新的千元级游戏神U。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配机有所帮助,感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