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母机
是什么领域,居然比芯片更主要,能被国家第一个点名,上升到核心计策高度?
它的名字叫工业母机,可以大略理解为,是生产机器的机器。
它有多主要?美国曾经为了它,对日本一家企业大打脱手!
30多年前,冷战背景下,美苏的军事竞赛正风起云涌。
起初美国是不慌的,苏联建造的核潜艇噪声大、设计水平低,很随意马虎被远在百海里外的美军探测到。
为办理这个难题,苏联奥妙利用日本企业想赢利的生理,通过“狸猫换太子”的方法,成功地从日本入口了4台天下最前辈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也便是工业母机。
借助这个机床,苏联制造出高性能螺旋桨。
从此,美军在茫茫大海中很难再找到苏联核潜艇的踪影,以至于还发生了美苏核潜艇相撞事宜。
传出后,美国朝野高下大为震荡。
美国很快查到,罪魁罪魁这天本东芝公司,于是对日本政府和东芝公司进行严厉惩罚,乃至有国会议员在白宫面前,怒砸东芝生产的收音机。
这便是震荡天下的“东芝事宜”,一台机器,影响了大国博弈的格局,让美国战栗,让日本巨子差点崩盘,让日本政府修正了《出口牵制法》。
现在你明白,工业母机有多主要了吧?
2
国之重器
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超过,就无法绕开工业母机这一国之重器。
前阵子,在国资委果一次主要会议上,提了几个重点攻关的领域,工业母机比芯片还靠前,排在第一位。由于本日我们国家的高端机床,国产率还不到10%。
翻开我国机床的发展史,起步实在并不算晚。
1952年,天下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出身。
与此同时,在操持经济系统编制主导下,我们也布局了“十八罗汉”国有机床企业,并联合8家科研院所,进行技能研发。
短短6年后,清华大学与北京第一机床厂互助,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
到了1965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床已经有26种,每年可以生产将近500台。
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10多年里,我们机床的自主研发事情陷入了结束。但国外的技能却不断创新、赶超。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现了机床数控化。
一大批机床巨子企业在世界崭露锋芒。
比如,日本的山崎马扎克、三菱,德国的通快、埃马克,以及美国的哈斯自动化公司等等。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意识到机床生产技能上的力不从心。
一方面,国家组织了几个五年操持,进行数控技能攻关。
另一方面,大量引进德美日等国的技能。
作为“十八罗汉”之一的济南一机床,首先首创了与国际互助的先河,与日本山崎马扎克互助。
此外,海内大大小小的机床企业也相继找到国外企业合伙办厂,力求改变掉队于人的场合排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机床企业,尤其是国有“十八罗汉”,功力一度暴涨,产量大幅度攀升。
可惜蜜月期很短,国外企业不可能传授真正的核心技能,机床的研发,再一度结束不前。
而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关税大幅度降落,入口机床纷纭涌入。
国外机床企业精明得很。
在我们没有五轴机床时,他们向中国高价出售三轴机床,
而当中国研发出五轴机床时,这些外企又低价发卖五轴机床。
一边是技能打压,另一边是低价倾销。
中国机床家当被迫由自主研发,被动转向依赖国外入口。
没过几年,十八罗汉之中,有破产的、有重组的、有改制的,末了只剩几家能打了。
而之前互助的8家科研院所也纷纭转型,各谋生路了。
难道我们要坐以待毙,看着制造业的心脏被他人捏在手中吗?
3
快速发展
20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天下工厂,对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这个沉寂已久的行业,也终于迎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十八罗汉硕果仅存的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捉住了机遇,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这两家企业,在2008年时一度进入环球机床行业产值前十强,但值得解释的是,他们生产和发卖的依然紧张是中低端机床。
迁移转变点发生在2011年,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全国机床进入新一轮周期,中低端机床需求减少。
而大国竞争越来越集中在高精尖家当,比如高端芯片、智能制造和航空航天等等,这些领域发展都有赖于高端机床。
在这样的时期背景下,我们机床家昔时夜而不强的弊端加倍显现,技能短板暴露无遗。
曾经快速发展的几家领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迅速败下阵来,频年亏损。
2019年,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两大巨子被中国通用集团重组。
在环球机床十强中也已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纯挚靠从国外买买买,也已经走不通。
再不自主研发,没有高端机床可用的严厉局势,恐怕也近在面前。
要知道,机床的利用寿命一样平常为10年旁边。
上一次的机床行业需求高峰涌如今2011年。
这意味着,2021年开始,机床行业将再次进入换机高潮期。
一旦机床断供,航空航天、军工制造领域都可能遭遇重创。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旗子暗记,拯救中国机床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以是,国资委亲自了局支配,把工业母机放在排头兵的位置。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方案,也将“高档数控机床”作为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国家核心计策的引领下,中国数控机床家当迎来了新的曙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
大连科德、海天精工、扬森数控、汉江机床等等,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壮大。
向高端数控机床迈进,这是时下中国不得不欢迎的寻衅。
过去我们能在一穷二白的根本上造出两弹一星,如今我们该当更有勇气和自傲,打破国外的技能封锁,实现高端工业母机的自主化。
关注小遥,说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和不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