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哄抬芯价被惩处囤货罚成“二百五”_芯片_价钱

哄抬芯价被惩处囤货罚成“二百五”_芯片_价钱

雨夜梧桐 2024-12-21 17:04:0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英飞凌TLE4941求购,一万片起。

……

哄抬芯价被惩处囤货罚成“二百五”_芯片_价钱 互联网

混圈子久了,创造有些行业属性较深的微信群、QQ群,便成了缺芯公司派人搜刮的渠道之一。

有传闻指出,华强北有人囤积了大量芯片“捂盘”;也有说法称,许多汽车芯片来自港台渠道,因此跟深圳倒没有关系,但是的确受限。

“缺芯之后,不少渠道是非常规进货,”Y君这样见告我,“包括走私,也有的是自己奇货可居或者问囤积的人买。
”我给他看了下广为求购的芯片编号,基本上都是ST/L9369-TR、TLE4941、L99LD21Q6TR、ST28565368之类,制程没有很高,但汽车等领域需求量极其可不雅观。

“现在囤这个迟早要爆雷,”Y君摇头,显然他一点不看好这种来路不正的钱,“没到收网的时候,会出大案。

很快,汽车芯片的奇货可居就吃了一棒子,只管目前还不是Y君所说的“大案”。

“被罚了二百五”

石破天惊,专朝黄牛锤。

9月10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公告《依法对三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哄抬价格行为作出行政惩罚》,上海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因哄抬汽车芯片价格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共处250万元公民币罚款。

这份公告供应了不少值得记住的数字。

首先是正常的芯片涨价幅度。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所言,自从进入2021年以来,汽车芯片生产商、授权代理商等发卖芯片价格上涨幅度为10%-15%,个别芯片上涨50%。
那么也便是说,低两位数涨幅区间比较正常,提升一半就已经是相称高的幅度。

其次是恶意哄抬芯片价格者的做法。
据悉,有个别经销企业趁机恶意抢购短缺芯片,大幅加价发卖,哄抬价格,牟取高额利润。
那么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被罚的经销企业,到底涨价到什么程度?市场监管总局给出一个例子:一款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价发卖,涨幅达40倍。

诚然,250万元罚款还远不到Y君说的“大案”。
然而这却已经成为一个兆头:国家铁了心要严格管控,缺芯状态下更不能容忍奇货可居和投契倒把,哄抬芯片价格来进一步加剧供需抵牾。

国家的决心,早就已经表示在官方发声中。

8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露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备案调查。

据悉,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还将持续关注芯片等主要商品的市场价格秩序,加大监管司法力度,严厉查处奇货可居、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一出,算是给持续发酵近一年的芯片价格飙升踩了一脚急刹车。

在监管部门的重击之下,汽车芯片股于昨日中午之后持续走低,且多只芯片股遭遇跌停。
个中,兆易创新新洁能、北京君正、中微公司以及长川科技等跌幅超过10%,扬杰科技与博通集成跌幅也逼近8%。

个中,华天科技、北京君正以及芯海科技等都属于A股上市且市值过百亿的大型芯片公司,此外,如科通芯城这样,代理德州仪器等国外芯片的经销商也遭遇了不同幅度的股价颠簸。

汽车行业面临的芯片压力,严厉程度已经到了“估量持续三年”的地步。
当此燃眉之急,国家脱手严打炒作芯片、哄抬价格的行为,自然会吹糠见米取得成效。

可以确定的是,倘若投契者还不罢手,国家一定会不留情面,再度掀开“大案”以震慑宵小。

然而“釜底抽薪”才是办理问题的长期方案,海内须要在苦苦支撑煎熬的这段平台期间,建立完备的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体系,为汽车乃至更宽泛的家当用芯需求供应“有源之水”。

从“买不到”,到“买不起”

“你算老几?”

就在一个月前,成本市场的一个“大瓜”,让吃瓜群众乐此不疲。
方正证券的一位剖析师与中芯国际光刻胶卖力人杨晓松在微信群里见地相左,在争执的过程中,杨晓松不屑说道,“别扯ArF(光刻胶),没一家能看的,各个都不敢来见我。
”,于是,有了对方的霸气回怼。

谈天内容被曝之后,瞬间引发了业界对芯片半导体板块的反思。
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朋友或许会知道,此事实在只是一壁镜子,折射出“芯片荒”背后的很多问题,与此同时,这也只是芯片股持续火爆的冰山一角。

而作为汽车行业的一线不雅观察者,芯片供不应求、持续涨价已不再是大新闻,而奇货可居、哄抬价格等征象也早已不再新鲜。
粗线条地梳理一下环绕“芯慌”的恶性循环,大致可以整理出以下几点:

先来说说车企端。

囿于芯片供给短缺,很多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为芯片供货而四处奔忙,无奈之下乃至高价囤货。
虽说他们是这一轮芯片危急的最大受害者,但为了知足生产的关键零部件供应,也不乏病急乱投医之举。

此外,则是经销商。

这一群体,在芯片市场的价格炒作里扮演着十分主要的角色,虽然芯片厂商今年以来已多次调价,但提价幅度依旧有限,但是在很多二级市场上,代理商和经销商们每每奇货可居,层层加价。
据理解,经销商群体可以通过层层叠加,把芯片交易价推高至正常价格的几十倍以上。

芯片厂商顺势涨价,也不再是新鲜事。

今年新年伊始,台媒就率先爆出台积电和其他台湾同行正考虑再次上调芯片价格,且新一轮涨价紧张针对车用芯片。
后来,包括台积电和联华电子等在内的芯片代工企业纷纭涨价,创下短短几个月内涌现两次大幅上调价格的罕见情形,环球半导体零件短缺,使得台积电们牢牢节制了定价权。

行至今年6月,“芯片荒”已经不止席卷了全体汽车行业,乃至还波及到了环球电子产品、智好手机等领域。
就连央视财经频道也宣布了德国某芯片能从3.5元涨到16.5元、作为客户的科技公司被迫接管飙涨5倍的困境,算是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缺芯”焦虑导致的一系列行业乱象。

根据多家汽车制造商向《汽车公社》的反馈,伴随着今年以来“一芯难求”的被动局势,工厂减产停产已是普遍征象,而各种芯片的价格更是上涨了5倍至20倍。
个中,当属微掌握单元(MCU)芯片的供给最为紧缺,且我国干系技能和制造也较为薄弱。

缺芯三年,熬过去就行了?

到了当下,芯片供给的难题依旧让车企伤透了脑筋。
到了今年第三季度,路透社等外洋媒体的汽车板块依旧充斥着停产减产的,且根据多家跨国汽车制造商高管、以及芯片一线代工生产商的反馈,这场持续发酵的芯片危急或将持续更长的韶光,乃至有可能一贯延续到2023年。

“缺芯”话题总是能给吃瓜群众带来“最新”。

大众集团旗下的多个品牌表态称,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加剧。
大众品牌财务高管Alexander Seitz剖析,从供应真个现实情形看,该品牌旗下车型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面临非常大的寻衅。
也是由于芯片的困境,斯柯达已决定在每年为期两周的休假到来之前,取消生产真个多个班次。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部分汽车制造商一样,大众在芯片危急压顶之时,首先选择将有限的芯片分配给利润较高的奥迪及保时捷品牌,以及大众品牌的部分中高端车型。

但是韶光到了下半年,就连一贯被集团优先对待的奥迪,也不得不表示很难在年内填补芯片带来的丢失,而保时捷首席财务官也预测第三季度芯片危急或将更严厉。

宝马也在季度古迹的发布会上直言芯片焦虑,虽然该公司上调了2021年的盈利预期,但依旧对外警告称,环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影响其下半年的古迹。
日产方面也透露,与最初操持的生产节奏比较,由于缺芯而减产的新车在4-9月将达到50万辆。

在慕尼黑车展的媒体日现场,戴姆勒和大众的发言人均表示芯片问题至少将持续到2023年,且届时的汽车行业依旧很难得到足够的半导体芯片。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今年8月登记的新车销量较去年同期直接下滑了23%,法国的销量降幅也高达15%。

在芯片面前,一向高调且无畏的马斯克,也开始慌了。
被芯片短缺和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掣肘,特斯拉无可避免的官宣了干系车型的涨价。

今年7月尾,刚报完第二季度产销捷报的特斯拉就在其美国官网公布了车价上调的,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价格均上涨1000美元。
价格调度后,Model 3长续航版起售价为4.999 万美元,此前为4.899万美元;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5.399万美元,此前为5.299万美元。

实际上,从今年3月开始,特斯拉每月都分别进行了两次涨价,马斯克也直言紧张缘故原由是全体行业的供应链压力和原材料本钱。
此外,马斯克也在上个月提出了对皮卡Cybertruck的担忧,由于芯片供应等一系列繁芜的问题,这款被特斯拉寄予厚望的新车型很难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把镜头再拉返国内。

芯片紧缺,当下已成为大多数车企头上的紧箍咒。
就在“金九银十”的前夕,由于疫情反复和芯片短缺加剧,8月海内车市连续下行。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8月海内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不仅跌幅扩大至14.7%,销量也降落至145.3万辆,不及7月的150.2万辆,这也是近年来8月零售销量首次涌现环比下跌。

包括大众、本田在内的强势合伙品牌,纷纭由于芯片供应不敷而只能含恨看着增幅成绩不及大盘。

在英特尔首席实行官盖尔辛格、意法半导体(ST)CEO Jean-Marc Chery 、咨询公司Forrester研究总监副总裁Glenn O 'Donnell相继宣告“环球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的背景下,汽车家当将不得不面临靠近三年的“缺芯”之困,那么中国车市也必须连扛三年滑坡重压么?

供应的短缺,须要完善制造体系来加以应对。
正如台积电回答索尼“图像传感器供应几时正常”,用的是“2023年在日本建芯片厂”这个操持作为答案。

中国市场汽车芯片如果要找到长期平衡,也必须在在苦苦支撑煎熬的这段平台期间建立完备的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体系,自光刻机/蚀刻机制造、晶圆生产线建立、芯片设计到整合集成,每个环节都应该夯实根基,形成“活水之源”,杜绝被卡脖子的风险——

海内芯片企业肩头担子沉坠,角色地位却也愈显抬升。

而比起那时半导体家当的举重若轻,本日的“芯用不炒”,也仅仅是应急之举、浅及皮毛罢了。

标签:

相关文章

新时代IT人员,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IT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IT人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技术...

互联网 2024-12-29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