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落叶飘零 2024-12-13 10:02:2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一贯以来,外界对专网通信缺少必要的理解,网上干系的文章也很少。

以是,笔者写下这篇文章,只管即便全面公道地先容一下专网通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通讯

什么是专网通信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带你走近不为人知的专网通信_技巧_集群 通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很多人眼中,专网通信是一个低调、神秘、小众的领域,很多人乃至根本没有听说过。

实在,专网通信便是专用无线网络通信。

一提到无线通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手机,还有常常被拉出来年夜骂的三大运营商。
那么,什么是专用无线网络通信呢?

大略来说,专用无线网络通信,便是为专业用户供应无线网络通信做事。
在我们的圈子里,一样平常简称为专网。
这也是为了和运营商的网络(也便是公网)进行区分。

事实上,专网的含义很广,并不仅限于无线网络,有时候也包括有线网络。
不过,大部分情形下,都是指无线网络。

那专网面向的专业用户,指的是哪些人呢?

这些专业用户包括:军队、政府、警察、铁路、地铁、电力、石化、机场、港口、矿山、水利平分歧的行业用户。

也便是说,专网一样平常是不给普通老百姓用的。
专网承载的业务,一样平常都涉及安全,因此培植这些网络并不以盈利为紧张目的。

担保业务安全保密和网络稳定可靠,才是专网的紧张目标。

专网通信的业务特点

专网的业务,包括语音和数据。

撤除专用的数据网,其他专网都因此语音业务为主。
纵然能够在网络中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语音的优先级也是最高的。
而且在未来相称长的韶光里,这个局势也不会改变。

有朋友会说,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运营商都难逃管道的命运,凭什么专网还是以语音为主?实在,这也是专网的用户对呼叫(请把稳,这里的呼叫包括了语音呼叫和数据呼叫)快捷性的哀求决定的。

请各位试想一下,是你敲字快还是按下PTT(Push-To-Talk,即按即说)直接说话快?答案显而易见。

在语音业务中,又以一呼百应的组呼业务最为主要。
组呼建立韶光,也成为专网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当然,由于技能进步,系统吞吐量不断提高,专网的数据业务主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只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专网更多是被用来进行调度指挥,语音的主要性仍旧无法撼动。

由于对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哀求很高,专网技能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前辈。

在我们对4G技能已经司空见惯的时期,LTE在专网中仍旧是一个新兵。
数字窄带技能,仍在专网中大规模利用。
很多地方乃至还在用着仿照技能。

掉队并不虞味着不好用,很多用户出于本钱和利用习气,对新技能并不青睐。

当然,这也和我们国家对专网缺少足够重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对这个问题进行谈论。

军用专网通信的发展史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专网的出身韶光很早,乃至比公网还要早。
下面,我就大略讲讲专网的发展史。

先从军网开始提及吧。
(牵扯到保密的问题,我们这里只是大略说说。

在专网用户中,军队无疑是个大头头。
他们也是最早利用专用无线的用户。
无线技能的涌现,对军事通信技能起到了革命性的浸染。

最早的军用无线技能,无疑是滴滴答答的电报。
我们在战役剧谍战剧里常常会看到。

但是电报这玩意很麻烦,要通信还得预先约好韶光,找个条件较好的地方,然后架电源(当时的供电条件很差,野外更是困难),架天线(电报一样平常都是短波以上,假如长波,天线会很长,那得哭去世),人工编解码(是的,你没看错),滴滴答答的按……这还真是个大工程。

二战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搞出了便携式的无线电话,几十斤,一个人就能背走。
虽然通信间隔短了些,但是方便呀!
更何况,语音呼叫省却了麻烦的人工编解码过程,效率也大大提高。

于是乎,我们常常能在美军二战片里,见到一个大兵抱着个有两个大哥大体积的无线电话,狂叫火力增援的镜头。

后来国民政府也引进了些,只不过很多成理解放军的补给。

建国后,我们国家借鉴了苏联和美国的技能,也能够自行设计生产这样的无线电话。
这些无线电话机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步话机。

《英雄儿女》中王成背着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
”的镜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但是,老式的步话机利用的是仿照通信技能,保密性很差。

听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由于越南军队利用的电台很多都是中国增援的,我方的无线通话常常被窃听,导致严重的泄密。
后来特意找了一群温州通信兵,用温州话通话才达到了保密的效果。
虽然这个故事未必是真的,但仍旧显示出仿照步话机的巨大毛病。

在80年代,中国和欧美有一段蜜月期,得到了跳频技能(小枣君注:CDMA也是用的跳频技能)并消化接管,再加上数字化时期的到来,通信的保密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再到后来,随着国家对军队信息化能力培植的重视,我们的军事数据通信技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在,我国包括C4ISR系统(指挥、掌握、通信、打算机、情报、监视、侦察)在内的军事通信技能处于天下前辈水平。

(不过,小枣君悄悄地说一下,我们国家军队内部的通信网络实在并没有利用行业最前辈的技能,每每掉队公网至少一代。
缘故原由之前讲过,军网通信嘛,安全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民用专网通信的发展史

说完军用专网,我们再说说民用专网。

实在民用专网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本文后面如果再提到专网,均是指“民用专网”。

民用专网最早也是滴滴答答的电报。
但正如前文所说,那玩意实在太笨重了,非专业人士根本就玩不转。
于是,大略方便的语音通信,就成了普通民用用户的希望。

20世纪30年代,美国警察在汽车上装上了电台。
只不过这个电台是单工的,只能听,不能发。
要想向上级申报请示,还是要找电话亭。

二战之后,无线技能有了大发展,语音双工和半双工通话已经不是问题,于是专用无线技能开始得到广泛的利用。

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铁路通信。

我国从50年代开始,通过引进苏联技能和自行研发,在铁路设置无线调度系统,实现语腔调度指挥,这一系统被成为无线列调。

无线列调对铁路运输的主要性不言而喻,是列车安全行车“三大件”之一。
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铁路线依然在利用无线列调技能进行通信。
(小枣君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我小时候就见过铁路列调设备,现在仍有印象。

图片来自网络

20世纪60年代,当代意义上的对讲机在美国涌现,后来在日今年夜规模发展。
对讲机的涌现,使得无线专网的终端更为轻便,也使得更多的行业开始引入无线技能。

20世纪70年代末,仿照集群技能涌现。
集群技能参考了蜂窝技能,能够供应更加繁芜的业务种类,适宜更加专业的用户的须要。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了对讲机,一韶光风靡大江南北,男女老幼无不为这种随时随地想说就说的新鲜玩意所吸引。

在一段韶光内,对讲机是被拿来当手机用的。
但是随着韶光的推移,对讲机易受滋扰,通话间隔有限,通话保密性差的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
再加上手机网络和固定电话网络逐步铺开,对讲机逐渐退出了公网市场,重新回归到它原来的角色上去。

现在,仿照对讲机已经不是什么新奇事物。
泉州出产的对讲机,乃至可以做到百元以下。

仿照对讲机也是目前存量最大的专用无线技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种场合见到它们的身影。

但是,很多对讲机实际上是非法利用的。
由于我国规定,只有事情在409MHz上部分频点,发射功率不大于0.5W的对讲机才可以不用申请频率。

其余,由于仿照技能的掉队,我国也在努力推动模转数的事情。
目前,我国将不再为仿照设备发放新的型号核准证。

我国用来替代仿照对讲机的技能,紧张是源自欧洲的DPMR技能。
这是一种FDMA的低本钱数字对讲机技能,事情频宽为6.25KHz。
目前已经有很多厂家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是由于本钱问题,目前看来,要全面替代仿照对讲机,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仿照集群技能

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了仿照集群技能,最先引入的该当是诺基亚的系统。

集群这个术语是从英文“Trunking”翻译过来的。
这个词本意是中继,现在在港澳台地区,集群系统一样平常都被称为中继系统。

我海内地引入这项技能时,也曾开会谈论中文名称。
一位老专家说,这项技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继技能,以是建议考虑其他名字。
后来经由谈论,确定这项技能叫做集群技能。

集群系统能够供应更丰富的业务,能够供应更广阔的覆盖,这吸引了像政府、公安这样须要更广阔覆盖的用户。

我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培植了仿照集群网络,供政府或公安利用,这些网络现在仍在运行。

但是我国在引入仿照集群时涌现了严重的失落误——由于缺少方案意识和标准意识,我国先后引进了欧洲、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仿照集群系统,结果涌现了“七国八制”的尴尬局势,不同厂家之间的系统不能互通。

直到现在,我国除了公安部曾经发布过仿照集群的标准外,并没有一个通用的行标。

不过,随着韶光的沉淀,目前我国仿照集群的系统编制基本都是采取MPT1327信令。
而且,随着我国海能达等厂家陆续推出了国产MPT1327仿照集群系统,仿照集群的价格也终于降了下来。

仿照集群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仿照集群每个频点只能传输一起组呼,利用率很低。
在一个三四线城市,无线频率占用较低的场景下利用还可以接管。
在一二线城市这种无线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形下,这样的利用率逐渐让人无法接管。

其余,仿照集群的数据业务单调的可怜。
虽然可以传输一些大略的短信,但是无论是字数还是效率都远远掉队于当时已经遍及的公网2G技能,至于分组数据业务,更是想都不要想。

在IP化已经成为主流的本日,仿照集群已经严重掉队。
但是由于改造本钱的问题,很多仿照集群仍旧在连续服役。

不过同样由于前文提到的模转数的缘故原由,仿照集群也即将推出历史舞台。
公安部在其牵头制订的PDT数字集群标准中,明确提到要能够与MPT1327仿照集群互联互通并支持平滑升级。

数字集群技能

数字集群技能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向国际电联提交的技能系统编制有7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

当时,我国还没有能力提出我国自有的数字集群技能系统编制。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研究制订我国的数字集群技能标准。
当时入选的有摩托罗拉的iDEN、欧洲ETSI的TETRA、以色列的FHMA。
终极,TETRA和iDEN成功入选,成为我国行标SJ/T11228-2000中的系统编制A和系统编制B。

iDEN是摩托罗拉的自有技能,从系统到终端全部由摩托罗拉供应,技能封闭性非常高,而且摩托罗拉始终谢绝开放iDEN技能。
因此,iDEN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运用,仅在福建有一张iDEN网络,在其它地方也有几个小型的网络。

目前,我国运用最广泛的数字集群技能是来自欧洲的TETRA。

TETRA是ETSI制订的数字集群标准,是第一个在制订之初就以调度指挥作为目标的数字集群标准(其他基本都是想搞公网没搞成再改成专网技能)。

这个技能也是全天下运用最为广泛的数字集群技能,除了北美(紧张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日本有其自己的数字集群标准)市场霸占率较低外,在其它地区基本都霸占上风,在欧洲则是霸占统治地位。

天下上的主流TETRA厂商基本都在欧洲(还有美国的MOTOROLA Solutions)。
天下上覆盖最广的TETRA网络和规模最大的TETRA网络分别位于瑞典和德国,都是国家网,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覆盖全国的TETRA网络。

不过天下上最大的TETRA城市网是中国的北京正通网,这也是亚洲最大的TETRA网络。

其余,我国还有广州、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拥有TETRA城市网,山东则拥有一张省级TETRA网络。

在我国地铁专用无线系统领域,TETRA则霸占绝对统治地位。
其余,还有很多港口、机场、矿山、大型工厂等行业拥有自己的TETRA网络。

TETRA采取TDMA,事情频宽25KHz,能够在一个频点上供应4个时隙,也便是4个业务信道,能同时传输4路组呼,并且支持低速的分组数据业务。

目前的TETRA设备基本都实现了IP化,并且基本都开放了接口,支持第三方厂家做二次开拓。
在业务上,支持半双工的组呼和单呼,支持全双工单呼,支持紧急呼叫、优先级呼叫、短、状态、脱网直通(DMO)、单站集群、遥毙遥活、强插强拆、监听、环境监听等一系列繁芜全面的调度指挥功能。

直到现在,TETRA的业务模型仍旧是一个极为精良的范例被后来者模拟引用。

TETRA在我国最初被认为适宜做中小型的专网,而大规模的则看好iDEN。
但是随着韶光流逝,我国的大规模专用无线网络基本都采取TETRA技能,TETRA组大网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实际验证。

TETRA技能中对功放的哀求很高,哀求线性化非常好。
原来我国无法做出这样的芯片,统统都依赖入口。
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进行武器禁运,而TETRA在欧洲是有军用背景的,因此,我国大陆的入口TETRA系统从未具备过空口加密功能。
当时笔者是多么希望我国能有自己的集群技能,扬眉吐气一把。
当然,这个欲望现在已经实现了。

目前在我国,紧张的TETRA厂商是摩托罗拉和空客。

空客的TETRA业务最早是诺基亚的TETRA部门,后来卖给了欧宇航(EADS),再后来欧宇航卖力TETRA的子公司改名为Cassidian。
再后来,欧宇航更名为空客,于是现在又改名叫空客了。

空客的紧张市场是政务网,例如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的TETRA网络均为空客的设备。

摩托罗拉在地铁市场霸占上风地位,也有一部分政务网市场,在很多中小型网络也有很大的市场。

我国从2001年就开始研究TETRA技能。

最早是哈工大和科立讯互助研发TETRA系统,但是由于当时的技能限定,仅做了一个实验室产品。

后来这套系统被东方通信买了过去,再经由连续研发,终于推出了我国第一套国产TETRA系统——eTRA。

我国最开始做TETRA终真个是海信、天津712厂、海能达等单位。
我国第一台可批量供货的国产TETRA终端是天津712厂研发成功的。
紧接着,海能达也推出了自己的TETRA终端,并开始逐渐侵蚀被国外厂商把控的TETRA终端市场。

后来海能达收购了原来德国R&S的TETRA业务,能够供应TETRA系统。

前几年,54所也研发成功了国产TETRA系统。

原来被摩托罗拉和空客垄断的中国TETRA市场,终于被国产厂商冲破了。

TETRA技能最大的问题是互联互通的问题,这里指的不是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而是不同厂家之间的TETRA系统之间系统级的互联互通。

这个问题是由于在标准制订时,设备商们希望能够垄断某一网络,而且当时对TETRA组大网的能力认识不敷,在标准中留了能够让设备商添加私有协议的空子。

当初,比利时和荷兰希望将边疆地区的TETRA系统互联互通,但是,两边的系统不是一家,搞到末了也仅仅能够通5个组呼,其他的功能都没能实现连接。

TETRA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现在叫TCCA,原来叫TETRA MoU。

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这个组织不是一个技能标准组织,而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家当组织。
这个很随意马虎阐明,由于ETSI制订标准的时候,这个TCCA还不知道在哪里。
这个组织并失慎密,开会的紧张内容也因此家当发展为主,技能类的谈论基本没有。

我国有很多厂商都是TCCA的成员,但对与TCCA的影响力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现在我国有些设备商出于商业策略的考虑,将TCCA包装成一个十分高大上的组织,让别人以为这个组织在技能、家当发展上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实际上,这完备是缺点的。

笔者事情过的一家企业便是TCCA(当时还叫TETRA MoU)的会员,笔者当时从事的也是TETRA干系的事情。
但是很少会去关注组织开会会说些什么。

TETRA还有一个演进版本,叫TETRA 2。
这个版本可以将TETRA系统的数据吞吐量提升十几倍。
但是TETRA 2推广极为失落败,全天下彷佛也只有匈牙利培植了一套实验网。
目前,我们利用的TETRA技能仍旧是在江津20年前就冻结的版本。

GSM-R

末了还要大略先容一个比较分外的数字集群技能——GSM-R。

说它分外,是由于这种技能仅仅用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畅业(欧洲在一些地铁上有运用,我国没有),而并没有用在其他的行业中。

GSM-R是欧洲制订的标准(说实话,欧洲在这方面确实厉害,本文就有DPMR、TETRA、GSM-R,以及后面会提到的DMR),是在GSM根本上结合铁路行业特点开拓而成。

这些开拓紧张包括组呼、优先级呼叫,基于位置呼叫等业务。
因此,这套技能非常适宜运用于铁路等轨道交通畅业,而对付其他行业则并不具有技能上风。

GSM-R以语腔调度业务为主,并为铁路旗子暗记、列尾风压、列车状态、调度命令等数据业务供应窄带通道。

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对GSM-R进行测试验证事情,并首先培植了三条采取GSM-R的线路:大秦线、青藏线、胶济线,对应三个GSM-R厂家:诺西、北电、华为

光阴荏苒,诺西改回了诺基亚。
北电在破产之后,GSM-R业务被奥地利的凯普施收购。
同时,复兴也成为GSM-R的供货商。

目前,我国的客运专线(包括高铁)以及其它新建线路均采取GSM-R技能。
但从我国铁路整体来看,原有的仿照无线列调技能仍旧霸占着大部分线路。

以上便是对我国引进的专用无线技能的先容。

经由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供应国产化的设备,冲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
但是中国人仍旧须要自己的专用无线技能,下面我们就先容一下我国自主的专用无线技能的发展。

我国的自主集群技能(窄带集群)

接下来说说我国自主的窄带数字集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我国最早的自主数字集群技能是复兴的GoTa和华为的GT800。
这两个技能均基于公网技能,在本世纪初提出,并且形成了行业标准。

复兴的GoTa技能,基于CDMA进行开拓。
华为的GT800,基于GSM技能进行开拓。

(小枣君注:关于GoTa,我还是很熟习的,当初我在Z司一贯搞CDMA,身边很多同事便是搞GoTa的,后来划出去做子公司,好几位同事也随着划过去了,至今有的仍旧在高达。

GoTa和GT800可以供应组呼、单呼、优先级呼叫等语音业务以及数据业务。
但是由于技能的先天性毛病,这两种技能在呼叫建立韶光、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不敷,也不支持DMO,这大大影响了这两种技能的遍及。

相对来说,GoTa的发展要更好一些,在东南亚存在一些市场,并且复兴将GoTa做成了业务模块集成到了公网设备中。

目前中国电信的公网集群业务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GoTa技能开展的。

前几年,复兴成立了专门针对专用无线的子公司——复兴高达,这个高达便是GoTa的音译。

复兴高达2018年启用的新品牌

而华为的GT800则发展很不顺利,仅有几个试验网,很早就取消了这条产品线。
现在的很多华为员工乃至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中国自主数字集群的技能先驱。
不过这里也要解释,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位于重庆的一套GT800试验网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很大浸染。

中国接下来研发的自主窄带数字集群技能,是公安部组织的PDT技能。

这套技能从大概2007年旁边开始研发,搜集了海能达、维德、承联、海格、天津712厂、东方通信、优能等一系列精良的海内无线厂商。
经由多年的发展,PDT现在已经形成了完全的家当链。

PDT技能实际上是在欧洲DMR标准上进行的修正,增加了一些公安用户的分外需求。

PDT技能采取TDMA,事情频宽12.5KHz,可以在一个频点上供应2个时隙(业务信道),并且支持与MPT1327的互联互通,支持MPT1327的平滑升级,这也是考虑到了公安用户现存的大量MPT1327网络的问题。

PDT的覆盖范围很广,海能达的实测可以拉距到100多公里,这个关键性指标要比TETRA赶过近一倍(TETRA的极限理论覆盖半径是58km),可以大大降落组网培植本钱。

PDT家当仍旧在发展,公安部对推动PDT下了很大的决心,特意将原公安标准中有关TETRA的规范作废处理。
纵然在原PDT牵头人马晓东落马后,也没有改变对PDT的政策。

我国目前也已经培植了大量的PDT网络,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新疆的网络,这套网络在新疆反恐事情中起到了非常主要的浸染。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PDT是一种一经推出就已经掉队的技能。

PDT仍旧是一套窄带数字集群技能,在业务繁芜程度等方面较TETRA稍差。
PDT的最大数据吞吐量仅为9.6kbps,纵然乘2(乘2后与TETRA的事情频宽相同)也赶不上TETRA已经很可怜的28.8kbps。

其余,由于PDT技能刚刚开始大规模遍及运用,设备价格也比较高,对入口的TETRA设备没有形成明显的价格上风。
这些都对PDT的推广形成了不利成分。

但是,我们绝对不可否认PDT的浸染。
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自己努力开拓出的能够得到行业市场认可的窄带数字集群技能,是我国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无线技能并形成完百口当链的一次成功考试测验。

我国的自主集群技能(宽带集群)

我们前面先容的都是窄带专用无线技能,随着时期的发展和技能的进步,宽带技能的兴起不仅影响着公网技能,也成为专网技能的发展方向。

和很多常喷我国只会山寨的“愤青”们想的不同,我国在研发宽带数字集群技能方面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已经站在了天下的前面。
国外至今也没有已做生意用的宽带集群系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发展了近十年。

其实在GoTa和GT800的路线图中,就已经包含了平滑过渡到CDMA2000和TD-SCDMA的路标。
但是由于这两套技能实际上是失落败的,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商用,因此也就没有实现空想的宽带。

我们理解宽带集群的观点,便是宽带+集群。

实际上,宽带集群每每是从宽带接入开始,后期再增加集群功能。
但集群功能是一道技能上的天堑,宽带接入的技能很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没能发展出集群技能。

比如美国在几年前就在几个大型城市培植了大型LTE专网,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
但这张网络仅作为宽带接入利用。
因此,虽然这张网是专网,但却不是宽带集群。

我国最先提出宽带集群观点的是北京信威。

在经历了SCDMA退网以及TD-SCDMA研发被大唐划走的阵痛后,信威在2007年研发推出了我国,乃至是天下上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无线集群技能——McWiLL。

McWiLL采取TDD双工模式,可以供应标准意义上的集群功能业务,并且能够供应宽带数据传输能力,在5MHz频宽上能够供应最大15Mbps的吞吐量。
相对付之前的窄带集群技能,这个吞吐量指标发生了质的变革,能够为用户供应视频业务和高速数传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宽带集群。

我国根据McWiLL技能制订了全天下第一个宽带集群标准,并将1785~1805MHz频段划给了McWiLL。

McWiLL在我国的电力、机场、应急、铁路场站等市场霸占一定的市场,并在外洋培植公网。
直到现在,McWiLL技能也仍旧在不断的演进。

但是McWiLL技能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这个中有很多缘故原由。

除了信威公司自身的问题外,我认为最主要的缘故原由,便是McWiLL存在和iDEN、GoTa、GT800一样的问题,便是关键技能专利都在信威自己手中,再加上国家对付专网缺少足够的认识和方案,以及市场竞争等缘故原由,McWiLL的家当链始终没能做大。

直到现在,也只有信威能够生产McWiLL的产品,这终极导致McWiLL在与LTE竞争时由于家当链的问题完败与对手。

McWiLL是我国第一次在专用无线技能领域全面领先天下(至今欧洲、美国还没有宽带集群技能,仅有专用宽带无线接入技能,且运用韶光晚于McWiLL)。
作为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宽带集群技能,McWiLL的业务模型和运用模式成为后来的宽带集群技能最主要的参考之一。
McWiLL也有一些自己独占的技能,实在是值得后来者参考和学习的。

但遗憾的是,技能并不能决定市场。

由于信威公司的变动,一部分原信威的职员在陈卫的带领下创建了无线绿洲公司,并研发出了eWIN宽带集群系统。
说实话,关于eWIN的资料很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套系统的技能细节,我曾经预测过这种技能是否是基于WiMAX进行开拓的,但是无法找到任何佐证。
无线绿洲现在已经被重庆力帆收购,紧张的业务方向也变成了车联网、物联网。

随着LTE技能的不断遍及,宽带集群技能发展的根本已经转向了来自于公网的LTE技能。

我国最先基于LTE技能开拓集群技能的公司是鼎桥。
鼎桥大概是从2010年旁边开始研发基于LTE的宽带集群系统和终端。
由于鼎桥是华为和诺基亚的合伙公司,因此鼎桥采取的硬件平台是华为的,但是集群协议栈则完备是自己开拓的。

2014年,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牵头组织下,业内的各大设备厂商、芯片商、科研机构、高档院校、集成商、用户等共同组织发起了宽带集群(B-TrunC)家当同盟。

B-TrunC集群技能基于3GPP R9版本的LTE技能,在原有的技能架构上进行了增量开拓,同时兼容标准LTE技能,技能性能与LTE完备相同。

B-TrunC同盟搜集了鼎桥、复兴、华为、普天、信威等业内最顶尖的设备商,并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系列行业宽带集群标准,并被CCSA采纳为我国LTE宽带集群标准,是我国自主开拓的基于LTE的被业内广泛认可并建立了完百口当链的第一种宽带集群技能,在世界上也是开了先河。

目前,已经有信威、鼎桥、复兴、普天、华为通过了B-TrunC的功能测试。
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的多个行业中采取了基于B-TrunC标准的宽带集群系统。

2015年,国家无委相继发布了两个文件,将1447~1467MHz和1785~1805MHz两个频段划给了采取TDD的专用无线系统(不仅仅是集群),个中1.4GHz频段作为公共安全等共网利用频率,1.8GHz作为各行业专网利用频率。

B-TrunC技能在世界上的最紧张的竞争对手是3GPP的R14版本,也便是所谓的McPTT技能。

与B-TrunC不同,R14版本集群技能的根本是eMBMS,系统网元构造相较于B-TrunC更为繁芜。

R14版本操持是在2016年3月份发布,设备成熟韶光操持是2017年。

B-TrunC最大的问题实在并不是在技能上。
相反,B-TrunC与3GPP R14比较,技能、家当链更为成熟,能够供应现成设备。
更为主要的是,B-TrunC的技能标准已经成为了我国的行业规范,这些都是3GPP R14无法比较的。

但是B-TrunC同盟之前的思维仍旧是一种技能学术型的思维,也便是这套技能搞出来了就OK了,至于后面如何推广,推广成什么样子,同盟并不怎么关心,或者说,也不知道如何去推广。

而3GPP R14靠着国际通信巨子的影响力,从孕育的时候开始就得到了各方的瞩目,西方出于技能保护等方面的考虑,还是紧张考虑将3GPP R14作为其窄带数字集群发展的方向。

当前,B-TrunC与3GPP R14紧张的争夺领域是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能系统编制。

B-TrunC的上风是成熟,在海内得到了更多厂家的支持,也有较大规模的运用案例,弱点是家当推广不力,在国际上没有得到广泛的影响。

3GPP R14则和B-TrunC恰好相反,由于出身崇高,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但是其技能、设备、家当链等尚不成熟,还没有商用的案例。

这里要提一下很多人关注的华为。

华为的LTE专网系统叫做eLTE。
但是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的是,eLTE仅仅是一个名称,并不代表一套固定的系统。

前文曾经提到,鼎桥的宽带集群系统是基于华为的平台设备进行开拓的,以是如果须要采取集群系统的项目,华为就会直接采取鼎桥的设备,如果仅仅须要传输数据,则有可能采取华为自己的产品。

目前,华为基本放弃了对付B-TrunC的支持。
事实上,华为通过B-TrunC测试时采取的设备也是鼎桥的(这个在业内根本不是秘密,华为eLTE和鼎桥Witen设备除了LOGO之外,基本没什么差异)。

从华为公司本身来说,采取得到国际厂商认可的R14版本技能,可以简化产品线,有助于在国际上进行大规模推广,并且摆脱鼎桥在专网领域的管束,这从商业策略来讲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从我个人的想法来看,我更希望作为中国乃至天下通信领军企业的华为,作为具备供应从芯片到全体系统设备完全产品线的一流企业(只不过华为海思供应的芯片仅限于华为和鼎桥利用),能够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runC技能走出去,得到更大的市场,为我国民族通信技能的发展尽更多的力量。

以上便是我国最紧张的专网技能发展情形,这里紧张先容的因此语音为主的专网技能发展,我们国家从引进国外技能开始,经历了各类困苦,经由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宽带集群时期站在了天下的最前端。

但是,从广义上来讲,专网并不是仅仅包括以上我所先容的内容,后面我会先容其他一些类型的专网技能和运用处景。

其它的一些专网技能

前面先容的基本都因此语音通信为主的专用无线技能,因此超短波为主的无线系统。

那么,难道专用无线的领域仅仅包含了对讲机和集群吗?显然不是。

接下来,我就大略先容一下其他几种专用无线系统,包括电力专网、地铁车地无线系统、还有应急干系的一些技能。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这里先容切实其实定不足全面,也不能包含所有的其他类型的专用无线系统,也希望其他熟习的朋友批评示正。

首先先容一下电力的专网。

电力系统在输配电网上采取了多种数据采集技能,紧张用于设备监控、数据采集、远程抄表等数据业务。

这些数据通过专用有线、公用无线网、专用无线网等通道进行传输,以前还有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的,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空想,现在用的已经比较少。

从以上可以看到,电力专网的紧张业务是数据,和语音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国给电力专网划分了230MHz频段上的一部分窄带频点用于数据传输。
原来一样平常用的是数传电台,但是现在电力也开始考虑采取LTE技能实现电力专网的升级换代。

目前在230MHz电力LTE做得最好的是普天,普天创造性的采取了一种分外的载波聚合的技能,将230MHz上的那些窄带频点拼了起来,这一技能尚未有其他厂家实现。

其他厂家,例如鼎桥、华为、复兴、信威等基本都是根据工信部【2015】65号文,采取1.8GHz频段的LTE设备,虽然设备实现大略,但是也有覆盖范围小、培植本钱高、会有与其他行业抢频段的情形。

但是目前,电力还没有下定决心大规模更新自己的专网,这也是考虑到培植本钱的问题,毕竟,采取公网传输的一次性投入要低得多。

下面先容一下地铁里面的无线数据网络。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地铁线里面一样平常有五张无线网络:以语音集群调度业务为主的专用无线系统,一样平常采取TETRA系统,现在也开始考虑采取LTE宽带集群实现;为公安做事,紧张供应语音业务的公安无线系统,原来常常用MPT1327,现在基本上都是PDT;为广大公民群众供应公网手机覆盖的民用无线系统,这个一样平常都是引入运营商地面基站的旗子暗记;为车载PIS系统、车载CCTV系统、以及其他监控数据业务供应无线通道的车地无线网络;为旗子暗记系统(一样平常是CBTC)供应列控信息传输通道的DCS无线系统。

后面这两个别系都是传输数据业务的,原来一样平常用的是WLAN技能,现在随着LTE技能的成熟,各地都开始考虑或者已经开始用LTE替代WLAN。

与LTE技能比较,WLAN技能易受滋扰、单点覆盖范围小、互联互通性差、高速性能差、空口开销大、安全功能弱,以是在地铁业界已经形成了用LTE替代WLAN的广泛共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也在制订地铁LTE系统的规范,并已经发布了以CBTC为紧张承载业务的R1版本。

接下来说一下公安图传。

公安部门原来都因此语音为主,但是随着时期的发展,对视频的需求也逐渐急迫起来。

我们现在常常见到警察在胸前会别一个司法记录仪,这个便是一个摄像终端。
但是司法记录仪仅支持本地录像,并不具备实时上传的能力,实际上就相称于一个装着存储卡的摄像头。

于是公安部门开始培植公安图传系统,办理现场视频实时后传的问题。

当然,无线传输通道有很多,这里仅先容本地无线图传,至于动中通这样的通过卫星传输的系统不在本段先容。

公安图传系统一样平常事情在340MHz频段,原来一样平常采取的点对点微波传输,这种技能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已经广泛运用,公安系统也曾发文促进各地的图传系统培植。
但是传统的图传系统仅支持点对点,也便是一对系统仅支持一起传输,培植密度较大,频谱利用率低,移动性较差。

因此业内一些厂家也开始将宽带集群技能,比如McWiLL和LTE运用到图传领域。
这些技能是蜂窝构造,可以点对多点,支持更多的业务,但成本相对较高。

据笔者理解到得情形,目前尚未有支持340MHz的LTE系统,但是已经有了340MHz的McWiLL图传系统。

接下来大略说一下应急通信。

事实上,应急并不能算是一个行业,只能算是一个场景,毕竟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紧急情形下的场景需求。

这里只是大略说一下个中包含的一些技能。

首先是卫星通信,这并不是一个体致的技能,铱星、亚星、欧星、海事卫星等很多种卫星系统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卫星系统不仅仅能够供应语音通信,也可以供应数据通信,由于卫星系统的覆盖范围大,可靠性高,一样平常不受地面环境影响,因此在所有的应急系统中,卫星通信都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其余,卫星系统供应的定位功能也是非常主要的,现在常用的有GPS、GLONASS、北斗等。

个中,我国的北斗系统还支持短信功能,这在应急场景下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卫星系统的培植本钱和利用本钱都很高,以是平时很难用到,也只有应急这种无需考虑本钱的场景下才会大量利用。

其次是短波通信,这个也是一种古老而成熟的技能。

短波通信间隔远,本钱较低,支持语音和低数据量业务。

但是短波系统架设并未便利,紧张是天线尺寸较大,而且无法传输大数据量业务,更主要的是,短波通信受韶光、景象等成分影响很大,通信质量的稳定性较差。
不过现在的短波电台一样平常都支持自动调度的功能,只管即便减少这些自然成分的影响。

应急场景中也会大量用到对讲机和集群系统,这里不说大略的对讲机,只说集群系统。

由于运用处景中的根本举动步伐每每很不完善,以是一样平常情形下,这时用到的集群系统每每都是小型便携式系统。
这些系统有些是可以利用中小型汽车的箱子,有的乃至是职员背负的办法进走运输。

好了,就讲到这里吧,洋洋洒洒一大堆,写得不大好,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实际上,如果要拓展开,可能要几本书的篇幅才能先容清楚,而且笔者并不精通所有的方向,以是只能泛泛地讲讲。

如果有熟习这些行业和技能的朋友,还希望能够补充解释,如果我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示正。

感激大家!

(本文作者Cano,转载于“通信人家园”,小枣君重新排版和配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