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倪光南主导的中国芯进程 方舟芯片获史无前例的支持最终失落败离场_方舟_芯片

倪光南主导的中国芯进程 方舟芯片获史无前例的支持最终失落败离场_方舟_芯片

萌界大人物 2024-12-20 23:22:5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自媒体的吹捧下,倪光南成了钱学森袁隆平一样的人物。

刚才看到一个视频,这位声情并茂的用八十年代节目电视主持人煽情的语气。
颂扬倪光南。

倪光南主导的中国芯进程 方舟芯片获史无前例的支持最终失落败离场_方舟_芯片 互联网

用他的话说,如果再让倪光南回到二十年前,一定会拿下我们中国的芯片

但事实上二十年前,倪光南离开遐想后,曾经有过非常好的条件开拓芯片。
但是由于他的失落误,终极失落败而告终。

当然,一些进城比较晚的农人兄弟是不理解的,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电脑长啥样都不知道,别提芯片了。

[呲牙]

方舟项目的失落败,倪光南院士是有任务。
结果是他向科技部负荆请罪!
863操持芯片项目终止。

在他本人看来,方舟芯片的失落败,是他看错人了。
他自己说用了二十年才看清李德磊!

但我们用察看犹豫者的角度去看去剖析。
或许会比较清晰。

一、倪光南利用自身影响力,调动了这么多社会资源,他本人可以不计报酬,但是实际项目运营他不能置身事外。
在方舟芯片项目中,倪光南可以说没有任何话语权,由于他既不是股东,乃至职位都不明确。
但外界并不理解这统统。
都是冲着倪光南院士的名气和荣誉来支持的。

曾经要个市场部副总裁的位置,合资人说他有官瘾!
后来当他拿到的市场订单,竟然被直接谢绝发货。

二、或许是遐想的挫折,让他急于在方舟芯片上得到成功,他的激情亲切,匆匆使项目各方都没有明确任务,乃至股权分配都让人费解,不明不白就直接上马。
在没有剖析市场用户需求的情形下,直接大量生产不成熟的产品投向市场。
而这些客户。
基本上冲着倪院士的信誉选着方舟NC。
他们并不懂技能。

三、倪光南本身对芯片技能和打算机技能并不精通,虽然在遐想任职多年的总工,但是他毕竟是无线电专业。
并且他不具备商业经营能力,不懂阛阓险恶,没有原来的团队保护。
以至于在互助中,内部事务他完备插不上手,他也不懂。

客不雅观的说,倪光南院士的动机是好的,为了制造中国自己芯片他可以不要薪酬。
方舟科技芯片项目,他本人也没有通过方舟项目得到个人利益。

方舟芯片失落败到底丢失多大,永久是笔糊涂账了。

大量确当局采购电脑,终极无法利用,仅仅北京市政府就采购了几万台,还有外地支持中国芯确当局采购,学校机关等。
这些都是由于相信倪光南院士的宣扬。
对中国芯的支持而定了方舟NC。

这些购买的设备,由于不能利用,末了只能重新采购。

倪光南为了制造出中国自己的芯片,四处奔忙,不遗余力。
他以NC可能存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和自己的信誉打动了一位热心于“中国芯”的深圳民营企业家,后者立即拍板投资2000万元。

在方舟一号芯片研发成功后。
中关村落管委会还以中关村落软件园名义入股方舟5000万公民币。

而这个项目作为836操持的信息家当项目。
得到了专项的科研基金。
研发经费拨款1538万元,这也是836操持对信息家当投入最大的一笔专项研发经费,末了资金流向不明,账目都稀里糊涂。

加入方舟芯片项目,倪光南看中的是李德磊的中微芯团队,能够实现他的国产芯片梦,而李德磊看中的是倪光南的社会资源和政府的支持。

事实上,在芯片研发方面,中微芯团队确实要比原来的遐想要优胜的多。

倪光南与李德磊很早就认识,乃至有传言倪光南去加拿大便是李德磊牵的线。

但当年媒体上是这样先容的。

1981年,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事情,认识了与NRC有互助关系的阿尔伯特大学戴维斯教授。
1983年,戴维斯请前者到该校访问。
在这里,倪见到了正在读书的李德磊夫妇。
不过从此往后,倪李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直到后来李德磊到摩托罗拉事情,回中国的机会多了,和倪光南的联系也多了起来。

方舟科技的前世今生。

1997年1月8日,方舟科技的前身百拓立克公司(以下简称BBT)成立,注书籍钱100万元。
紧张靠李德磊先容外包业务,他实际掌握的BBT公司,法人代表是胡铭曾(当时为哈工大打算机学院教授)。

李德磊在BBT不霸占股份,而胡铭曾占30%股份,赵建勋出资40万占股40%,李德磊的亲戚李洪泽占30%。

这个李洪泽便是了傀儡股东,是李德磊亲戚,实在便是公司的值夜班看家的,类似保安。
[呲牙][呲牙]

BBT的业务紧张李德磊卖力,由于美国人忌讳公司内部员工把卖力项目承包给与自己有关系的公司,因此李德磊不敢在公司占股份。

但是日立公司日本总部终极还是创造个中的问题,停滞了外包项目。

实事求是的说,那个时候海内涵研发芯片领域一片空缺,BBT磨练了一支做CPU的技能军队,为国产CPU发展打下了根本。

李德磊对中国芯片奇迹的发展有功的。

1999年,失落去日立项目的BBT公司面临终结,李德磊离开日立(美国)回到中国重整旗鼓。

2000年3月8日,李在原公司根本上重新成立了北京中芯微系统技能有限公司。

同时公司股权构造进行了调度

减少赵建勋的股份。
收回了李洪泽的股份,李德磊弟弟李德晶、弟媳张雅军进入董事会,两人各持35%的股份。
胡铭曾保留了原来的30%股份,作为新公法律人代表。

当时,从遐想退了出来的倪光南院士,鼓着劲要做中国自主的操作系统和芯片。

经由对中位芯的稽核,倪认为这个军队基本具备自主研发嵌入式CPU的技能能力。
倪光南开始把自主创新的激情亲切放在了中芯微,并帮助探求投资。

他以NC可能存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和自己的信誉打动了一位热心于“中国芯”的深圳民营企业家,后者立即拍板投资2000万元。

2001年4月,在中微芯科研的努力下,中国第一片自己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横空出世。
在此前北大等单位也推出过中国自主设计的嵌入式芯片,但方舟作为第一款可以商品化的32位芯片,虽然技能上还不成熟,但是在倪光南的宣扬下,举国欢腾。

2001年5月,倪光南以相称于计策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中芯微。

为了合营内嵌方舟芯片的NC推广,北京市政府直接订购了几万台NC机,中关村落管委会还以中关村落软件园名义入股方舟5000万公民币。

中芯微成了很多厂商追捧的工具。
最荒谬的是,神州数码刚刚宣告携手中芯微进军NC市场,连分管部门都还没有成立,北京海淀区政府就下了一万台订单。

当时的方舟芯片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

2002年12月9日,中芯微再次改名,正式启用“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同时排挤走原来的法人胡铭曾。
胡在方舟的末了一天来得很溘然。
他到公司时创造自己的办公室被撤掉了,此后胡不再来方舟上班。
胡在打算机和科研领域声誉也是非常的高,同样也是作为访问学者返国。
相信当时选择他跟后来选择倪光南是一样的。
看中他身后的资源。
现在用不着了。

为了便于日后方舟科技上市和符合国家政策等缘故原由,李德磊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了中芯微系统(集团)公司(公司)。

对付方舟科技这些股权变更和人事调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
倪光南院士是完备不懂。

方舟科技的股权构造非常的奇怪。

公法律定代表人兼董事长李德磊,以公民币现金37.52万元加园地、设备等入股,占24.8%的股份;

深圳市中纬实业发展有限公法律定代表人、董事长刘斌(倪拉来的第一笔投资人)以公民币现金279.744万元,占21.06%股份;

北京中关村落软件园发展有限公法律定代表人、董事长李保欣以5000万元入股占5%股份;

李德晶(李德磊弟弟)占剩余所有的45.36%股份。

浓浓的家族企业味道,但是李德磊实在没有多少实际投资。
两兄弟的股份竟然占了67%。

同时,倪光南非常积极的投入方舟芯片的推广。
市场部成立往后,他为方舟公司拉来了第一个客户——北京裕兴科技公司。
出于对倪的信赖, 裕兴科技投入上百万元,放弃弃英特尔投向方舟芯片阵营。
可令倪光南切切没有想到的是,李德磊却谢绝供货。

李德磊谢绝供货令裕兴科技十分恼火,但由于相信倪光南,他们没有和方舟签署条约。
倪光南也十分尴尬,由于自己在公司作不了主。
到后来,陆续又有几个客户被方舟公司用同样办法谢绝了。

有人说是李德磊由于只看中政府订单,而谢绝了这些市场散户的互助。

我认为不是这么大略,有买卖怎么可能不做。
而是李德磊清楚方舟芯片到底怎么回事。
便是存在的问题。
贰心中清楚。
政府订单出了问题,可以推出倪光南去搪塞,可以不明晰之。
但是一旦跟市场生的商家互助,后面的售后将会非常麻烦。
至少办理不了是弗成的。

在大量发卖到市场上之后,问题来了。

采取了方舟芯片的NC是基于Linux事情环境,它联上互联网后同样须要做事器真个支持,而做事器端被微软和英特尔(WinTel)同盟把持,他们根本不支持NC内嵌的Linux工具软件,因此NC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利用大受局限,这让早期狂热追捧NC的用户叫苦不迭。

由于存在不可改变的毛病,很快方舟NC没有了市场。
轰轰烈烈的方舟芯片项目停滞了,方舟科技直接终止了方舟3号的研发。

863操持(国家高技能研究发展操持)是科学家的计策眼力与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相结合的产物。
这个操持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能、信息技能等7个领域,确立了15个主题项目作为打破重点,以追踪天下前辈水平。

方舟芯片项目作为863操持信息技能领域投入最大的重点项目。
终止就意味着前期的科研经费打了水漂。

这个操持很明确的一点便是,有些项目我们可以只是进行技能追踪。
并不一定要完成产品的市场化。
可以没产品,但是必须持续研发,乃至可以连续申请经费。

有些东西,产品要投产,是须要有供应链支撑的。
如果直接采购国外产品更划算,那就直接购买现成的。
但是技能我们必须进行追踪,以免被卡脖子。

方舟芯片从出生到结束。
我认为紧张缘故原由紧张还是太急功近利。

首先倪光南对付市场的盲目乐不雅观。
对付市场真实需求缺少理解。
而国民的激情亲切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匆匆使了他过早的进入了市场。
可以说是在没有任何实际运用测试,就直接大量投产。

假设是小部分的投产,创造了问题,再进行调度,制订办理方案。
而芯片的升级换代研发可以连续进行。

但是当时却是追求直接替代美国英特尔。
用自己中国芯的打算机。
以是造成了巨大的丢失,导致项目终止。

本文并无意对倪光南院士本人进行批驳的意思。
但是有些问题我以为该当实事求是,而不是像自媒体这样盲目的追捧。
否则,这次芯片的失落败就毫无意义,可能还会涌现第二次。

我对倪院士的评价便是,他可以是一个精良的学者,导师,教授。
可以做一个纯粹的科技事情者。
他适宜在学校或者纯粹的科研机构,但不适宜参与企业经营。

阛阓,原来便是带着铜臭味乃至血腥味。
必须追逐利益,过分的爱惜羽毛名声,试图与金钱脱钩,这是做不到的。

倪院士身上具有中国文人学者的优点和缺陷。
情操道德高尚,但是会过度的追求名誉,要面子。

在方舟芯片项目之后,倪光南再也没有加入任何企业。
一方面,相信他本人的信心受到了很大打击。
其次,个人的社会资源和信誉也大大的受损。
再组织一次这样大规模造芯,社会各界很难像原来一样的支持了。

方舟科技的卖力人李德磊,只能说,他是一个具有技能的贩子。
我们不知道这次事宜中他收成了多少,但是他对中国芯片奇迹的发展同样有贡献。

我认为出了问题,深究人的任务已经晚了,但是对付产生失落败的缘故原由必须整理清楚。

搞科技必须是长远操持。
比如现在华为,具备了设计芯片的能力,但是缺少配套的制造设备,光刻机。
以是还是无法实现自主生产。
有些直到本日我们还掉队领域,我们可以制订赶超目标,但不是立即实现。
否则,就像拿木炭炼刚一样。
根本实现不了!

要坚持走实事求是科学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IT咨询经理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IT咨询经理,我深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

互联网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IT图像分析,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发展新篇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分析已成为众多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军事侦察到商业安防,从医疗诊断到工业检测,IT图像分析的应用范围越...

互联网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IT国外证书,开启全球职业发展新篇章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IT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拥有一张国际认可的IT证书无疑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互联网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