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小米悄悄静开了全资子公司松果科技,乃至没有开业庆典。历时28个月,实现量产,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调侃说,“这不是一个PPT芯片”。他透露,小米两年前打算做芯片时,他向不少行业人士请教,不少人见告他芯片行业至少要10亿公民币起跑,估量要投入10亿美元,要花10年韶光才有结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面临很多不可知的风险。
雷军昨天曾发微博表示“我们知道做芯片‘九去世生平’”,本日的发布会上他回应称,“当时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不过我做好了干十年韶光的准备,不知道冲出去是去世是活”。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回顾了松果芯片的研发过程。2015年7月26日,不到一年的松果完成芯片硬件设计,第一次流片(即“试生产”,供测试用);9月19日,芯片样品回片;9月24日凌晨,松果芯片第一次拨通电话,意味着险些所有关键模块已经调通了;9月26日凌晨,松果芯片的手机通过点亮屏幕测试。雷军说,“在那一天晚上,我心澎湃。”
据悉,小米今日也推出了搭载松果芯片的首款智好手机小米5C,本周五(3月3日)首发。
作为一家starup,小米也遭遇发展的烦恼。根据IDC今年2月发布的2016年智能机出货量数据,小米被挤出前五。在手机红海竞争中,从华为手机崛起的进程看,一大关键成分便是海思麒麟芯片。如今小米推出松果芯片,能否帮助小米盘踞市场,仍需韶光考验。
校正: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