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2021年开年,车市复苏超出预期,加之发达发展的消费电子家当对汽车业的挤出效应,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雪景象、日本福岛地震,半导体供应链“芯痛”征象愈演愈烈,而汽车行业首当其冲,成为这次环球最缺芯的领域。
汽车供应链“定时供应”失落效车规MCU不可替代
芯片市场的供应不敷,发布汽车供应链的“定时供应”失落效,大众、福特、丰田、日产等多家汽车制造商被迫采纳停产、减产等方法。波士顿咨询旗下智库Inverto估量,汽车芯片的短缺对付汽车家当的影响仍将持续半年乃至三个季度。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估量,2021年环球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丢失。
回到海内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海内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8.8万辆和250.3万辆,环比去年12月份低落15.9%和11.6%,表明汽车芯片供应不敷,已影响莅临盆节奏,估量整年将有40万辆的产能受到影响。
信息来源 |中汽协
根据IHS调研,短缺的部件与MCU有很大关系,而车规级MCU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的核心,遍布汽车动力掌握、车身掌握、安全掌握、行驶掌握、信息处理等各个子系统,是汽车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发展的关键。
由于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利润率偏低、产能堆积征象明显,并不是芯片制造商乐意投资的前沿产品线。目前中海内地车用MCU市场仍旧是国际半导体巨子的天下。据IHS调研指出,目前台积电生产出货的MCU约占环球汽车MCU 70%的市场份额,环球MCU供应排名前7的MCU供应商霸占98%的车规级MCU市场。这无疑给中海内地汽车产量和家当链的安全可控敲响了警钟。
冲破技能桎梏国产车规MCU“芯”力量崛起
2020年中海内地MCU市场规模超过650亿元,估量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海内目前大概有100余家从事MCU的厂商。令人遗憾的是,约100个MCU厂商仅仅霸占约5%的市场规模,个中大部分还集中在消费级和工业级领域,在车规级MCU市场中,中海内地生产的MCU的霸占率微乎其微。
车规级MCU内地国产替代的巨大市场需求给海内厂商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包括传统MCU厂商、乃至部分车企在内,都在积极布局车规级MCU。众所周知,2020年年底,比亚迪再次开释“重磅炸弹”,比亚迪半导体正式方案分拆上市事变,做大做强半导体业务,致力于打造成为高效、智能、集成方案供应商。
据海内媒体宣布,早在2007年,比亚迪就已进入工业MCU领域,累计出货超20亿支。2018年,其成功推出第一代8位车规级MCU芯片,现累计装车量超700万颗,实现车规级MCU国产化零打破。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近期市场车规级MCU芯片严重缺货的征象,编辑从比亚迪半导体处获悉,该公司32位车规级MCU BF7006AMXX系列产品,分别采取LQFP48和LQFP64封装,可与业界广泛利用的某品牌DZ60芯片实现硬件兼容,目前该产品已经大批量运用于比亚迪汉、比亚迪唐等旗舰车型,且该MCU供应链稳定可靠,可大批量对外供应。
比亚迪半导体正积极推进市场化,公司在新能源电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家当链。虽然市场在不断变革,但具有充分技能积累和产品制造的比亚迪半导体仍旧值得期待,其32位车规级MCU芯片产品也让市场看到了中国半导体厂商变革发展的魄力和希望。
无论是行业变革,还是道路荆棘,科技发展的脚步永一直歇,国产芯片一贯在各领域不断追赶进步、创新打破。与此同时,市场和行业也在主动为国产MCU技能迭代创造运用处景,推动国产MCU在遍及化运用中积累与创新,促进国产车载芯片“逆袭”,逐步迈向代价链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