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AK4191+AK4499EX芯片组已经跑通并在便携设备上落地运用,那推进到机身容积和供电更充足的桌面级产品,也是迎刃而解。K9之前的机型是ES9068的芯片,由于采取模块设计,不须要母板做大调度就能移植新的解码模块,以是很快的,AKM版紧随着就来了。
「图:AK4191+AK4499EX芯片组已在Q15便携解码耳放上运用」
AK4191+AK4499EX归属于VELVET SOUND产品集,是AKM公司数字/仿照两片分离式的解码方案。DAC是数字音频链路上的关键一环,把常规的单片解码芯片按功能单元分拆,封装到两个芯片,让这个环节有了更高的上限和更多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也是对经典的飞利浦方案的一次致敬,在范式上走返璞归真的路线。关于这方面历史的内容在上次的Q15评测中有所讲述,有兴趣理解的可去翻看。
在这里AudioTOP也顺便预测一下:AKM可能会朝芯片组这个方向连续发力,走得更远,做出更多的数字和仿照的单元积木,以便于调配出丰富的芯片组合。
除了内部解码电路的换芯,机身上的I/O端口也有所微调。K9原来在后面板上已有TypeB的USB输入端口,这次的K9 AKM则在机身右侧面增设了一个TypeC的USB口。
新接口无论是类型还是位置,都显然对手机这一类的移动音源更加友好。实际用下来觉得插拔很顺手,来去自若。之前的TypeB口想要连手机,你得自备一根对应的OTG线不是,并且这类线还挺难买到高规格的。
位置的便利性就更不用说了,机身后面的端口每次免不了一番盲人摸象一样的探索。现在放在右侧面,目之所及,绝不费力。万一是左撇子也好办,就把K9立起来用。
虽说是换芯,但毕竟是微创手术,因此K9的ESS和AKM两个版本的声音差别不算很大。两版K9的耳放部分是一样的,以是在一定程度上抹平理解码电路带来的差异。
同一轨曲目反复的ABBA比较之下,可以听出来AKM版的声音重心提起了一点,人声和器乐变得更透了一点。相较之下,ESS版的低音量感多一点点。
音色方面,ESS版直白,而AKM版略加润色,因而在听感上韵味会稍好,有点丝绒质感。
AP测试结果,旗子暗记采集通道为耳机口。前后两版机型的测试数据都很体面,并且难分伯仲。耳机输出功率方面,由于耳放模块和旧款同规格,以是指标整体上大差不差。
底噪、分离度、失落真度等单项上,新款由于新解码芯片的上位,稍稍进步一点。其他略微的一些高低参差可视为丈量偏差。
拆解从后面板入手。
电源插座。
蓝牙天线。
拔掉多根连线之后,取下面板,此时内部电路主体可以往前抽出。
机壳厚度可不雅观,实测约6毫米。
内部电路主体一览。
带logo的定制变压器。
电源部分也位于亚克力罩子之下,这个罩子实在是骨架的一部分。
解码模块,AK4191+AK4499EX芯片组,雾里看花对吧。
耳放模块的背面,每声道一块。
耳放模块的正面,这一壁被散热器挡住了。
EMI防滋扰元件。
AudioTOP之前对K9的旧款做过拆解报告,以是这次拆AKM版,觉得是把同一台机器又解剖了一遍。
两者的外壳,前后面板,内部框架构造基本上可视为相同。一样的定制线性变压器和稳压电源,一样的耳放模块。电解电容在主板高下两面都有分布,新旧两款一模一样。
和竞品的同类机型不同,K9内部很特殊的地方在于有一个透明的亚克力骨架,它的浸染是把前后面板和电路板结合在一起,增加刚性和抗震能力。骨架的存在给拍照带来了阻碍,我很想把它拆掉,拍几张清晰的芯片图。但在仔细研究它的构造之后,我觉得工程量巨大,终极认怂放弃。
K9 AKM的用料厚重敦实,形状端正,音色和制造工艺经由飞傲的打磨熬炼,这台机型基本上已经成熟,完成度较高。
K9给人较多的感想熏染和印象是它身上的一些仿照元素。包括内部的环形变压器,以及在机箱底部对应的赤色电压选择开关;具备了仿照电位器手感的音量调节旋钮;面板上的小拨动开关,等等。
在利用中我对它唯一的吐槽,是5路输入源只用一只INPUT按键,来顺序切换。如果欠妥心按过分,就要重按一次。对此我的建议是在不改动面板硬件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切换逻辑:单击向前,双击返回。
以上便是全部的评测内容了。AudioTOP近期还会有新的评测和拆解文章,请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