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金矿业、蓝思科技、同力日升、众兴菌业、吉宏股份等公司,小步快跑跨界布局锂电的新闻,将“跨界”送上热搜。公司跨界的缘故原由有很多,终极目的基本相同:提高经营效益。机遇与风险并存,有公司因跨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本文将从多维度深度诠释跨界。
近千家公司合计跨界1341次
根据历年公司所属行业的变革来看(年初行业,文章不考虑行业变革的滞后性,由于数据繁芜性,文章研究跨界包含借壳上市公司),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自2003年以来,共有971家公司跨界1300余次,2008年、2012年、2015年、2018年等6个年份,跨界公司均超过100家,近10年跨界频次增加。
2015年跨界公司数量超过240家,为历史最高水平,仅含19家借壳上市公司。2020年跨界公司137家,仅有10家属于借壳上市。
有没有公司热衷频繁跨界?
数据宝统计显示,包含借壳上市在内,以上971家上市公司中,跨界3次以上(非借壳上市)的公司超55家,4次以上的有18家。
ST全新自2007年至2020年末的14年里行业变更7次,该公司经历了家用电器、房地产、休闲做事、综合、有色金属再到休闲做事、综合末了到商业贸易的行业转变,成为全部A股公司当之无愧的“跨界王”。银泰黄金、祥源文化经历了6次行业转变, ST天首等经历了5次行业转变。不过ST全新、ST天首,单从名称来看,其跨界彷佛并不堪利,目前被交易所风险警示。
跨界催化剂之一:风口转变
或许投资者会想,好端真个,为什么要跨界?
在历年的跨界公司中,有一个显著特色,2008、2012、2015、2020年跨界公司数量均为阶段性峰值。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在当年或前一年均处于阶段性牛市或大幅回调阶段。韶光上的同等不难明得,股市繁荣期,发展前景向好的企业备受追捧;股市萎靡期,古迹增长性一样平常的公司“跨界”需求可能更大。
进一步从行业分布来看,2008年跨界后行业分布居前的有房地产、综合、医药生物等,2012年居前的包括农林牧渔等。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抗疫干系,在线教诲市场需求大,化工股迎来高景气度,这些家当受到资金热捧,跨界至这些行业的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可见,成本市场风口的转变,是上市公司跨界的催化剂之一。
跨界催化剂之二:古迹成分
部分公司选择跨界的另一个紧张缘故原由是:改进经营。
数据宝统计显示,2006、2009、2010、2013、2016、2020年里跨界的公司,跨界后古迹发展性超过跨界前(举例:2006年初跨界,跨界前指2005年,跨界后指当年,下同)。2009年的跨界公司,跨界前净利润增幅中值为负数,跨界后净利润增幅中值超过15%。
2020年跨界的公司,看似做出了精确的选择,跨界前净利润增幅中值只有4.72%,但2020年超过了10%,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能保持这样的古迹增速实属不易。
18股从传统行业跨界至科技领域
在这些跨界股中,跨界至科技行业的(非借壳上市)共有149家公司,此前有不少属于传统行业,有些与科技险些不沾边。数据宝统计,由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商业贸易、房地产、纺织服装变更至打算机、电子、通信行业的个股共计18家,包括国华网安、深圳华强、维信诺等。维信诺此前名称是黑牛食品,公司从食品饮料行业跨界至电子行业,从“黑芝麻糊”莅临盆OLED产品,跨度相称大。
不少公司此前还属于纺织服装行业,包括闻泰科技、杉杉股份等。闻泰科技当前市值超1660亿元,公司在环球手机设计制造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杉杉股份市值超600亿元,公司目前主营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两家公司市值规模分别居18股第一、第二位。
以上公司的跨界其实令人惊叹,但长电科技的跨界是绝对是大尺度的。有名半导体公司长电科技目前环球封测领域市占率14%(环球第三)的科技公司,而在以前,公司是一家亵服厂。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长江亵服厂”地处江苏江阴,是当地有名的一家亵服制造商。刚好那个年代国家大力推动半导体家当的发展,“长江亵服厂”终极决定相应号召,在业内外的震荡之下改名江阴晶体管(长电科技前身),毅然走上了困难的跨界之旅。
跨界后,未来的古迹如何,长电科技90年代初开启电子元器件业务,2003年上市至今,长电科技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20%,投资回报也相对稳定。
上述18家公司,多数公司基本面较好,古迹发展性相对优质。德赛电池、深圳华强、杉杉股份等最新估值低于30倍;杉杉股份、闻泰科技、深圳华强获机构预测今年古迹有望大幅增长,前两股还得到百家以上机构抱团持仓。
隔行如隔山,机遇与风险并存
长电科技从传统纺织业到半导体家当的跨界是成功的,但并非所有跨界公司都会这么“幸运”。上文的古迹比拟创造,有些公司跨界后古迹发展性还不如跨界前,2007年、2008年及2012年差异尤为明显,2008年22家公司跨界后净利润增幅中值为-14.21%,但2007年净利润增幅中值高达77.34%。
干系专家表示,上市公司跨界发展也有潜在风险,特殊是布局完备不干系的领域,存在较大经营风险。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隔行如隔山,有些公司跨界已经不能算转型,而是属于重起炉灶。两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组合,不仅企业文化可能相互冲突,在资源和市场上也难以形成协同效应,面临一定经营风险。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任务编辑:林丽峰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