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实在便是硅,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中最关键的质料,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之为晶圆。而它在元器件中最紧张的浸染,是在硅晶片上生产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电路元件布局,而变成有特定电性功能的IC 商品。
就犹如我们盖屋子,晶圆便是地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平稳的地基,盖出来的屋子就会不足稳定,为了做出稳定的屋子,便须要一个平稳的基板。对芯片制造来说,这个基板便是晶圆。
那晶圆的型号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平常常常提到的300mm/450mm、8英寸/12英寸晶圆,又是什么意思呢?

实在很好理解,这个数据表达的都是晶圆的尺寸或直径,而毫米和英寸只是不同的计量单位而已。而尺寸或直径越大,代表晶圆越大,产出的芯片数量也就越多。晶圆的型号如下:
1 英寸(25 毫米)
2 英寸(51 毫米)
3 英寸(76 毫米)
4 英寸(100 毫米)
4.9 英寸(125 毫米)
150 毫米(5.9 英寸,常日称为“6 英寸”)
200 毫米(7.9 英寸,常日称为“8 英寸”)
300 毫米(11.8 英寸,常日称为“12 英寸”)
450 毫米(17.7 英寸)
675 毫米(26.6 英寸)
但晶圆的型号并非一开始就有如此多的种类的。自19世纪60年代推出了1英寸的晶圆后,到后来1992年推出8英寸晶圆,再到2002年才推出了12英寸的晶圆,目前在450mm尺寸晶圆的过渡上仍有相称大的阻力,且它的本钱估量在300mm的4倍旁边。
目前市情上涌现的晶圆直径紧张是150mm、200mm、300mm,分别对应的是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晶圆,最主流的是300mm的,也便是12英寸的晶圆。
由于6寸晶圆,乃至8寸晶圆这些年都在不断的被淘汰,大家开始过渡到12寸,乃至是16寸的晶圆,而由于本钱的缘故原由,目前12英寸的晶圆占市场比例最大,占了所有晶圆的80%旁边。
而让人们乐意不断探索,冲破这层阻力的缘故原由是由于,晶圆的尺寸越大,晶圆的利用率越高,芯片的生产本钱就会越低,且效率会更高,因此几十年间,大家都在探求能更进一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