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萌界大人物 2024-12-18 01:56:5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电路先容: 该微波传感自动照明掌握器由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光控电路、单稳态触发器和掌握实行电路组成。
个中,【电源电路】由降压元件R1、C1、稳压二极管VD1、整流二极管VD2和滤波电容C2组成。
实际运用时,VD1常选用1W、12V稳压二极管,如IN4742型等。
220V互换电通过降压、稳压、整流和滤波后形成稳定的12V直流电压给检测电路等后级电路供电。
【检测电路】由环形天线W和微波检测专用集成电路IC1(TX982)组成,个中W为TX982自带圆环状发射吸收天线。
【光控电路】 由光敏电阻RG、分压电阻R4及IC2干系内电路组成。
实际运用时,RG选用普通光敏电阻器;IC2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关于NE555,大家可以参阅分享一个卫生间换气扇自动开启关闭电路)。
【单稳态触发器】 由晶体管VT1、VT2、时基集成电路IC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
实际运用时,VT1和VT2均选用S9018型硅NPN晶体管。
【 掌握实行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照明灯具EL等元件组成。
实际运用时,VS常选用BCR97A6型双向晶闸管。

2、事情事理: 电路通电后,当无人进入楼道或门厅的微波传感监控范围内时,环形天线W向外发射微波旗子暗记,此时晶体管VT1处于导通状态,使NE555第4脚转变为低电平,NE555内部的单稳态电路为稳态,其3脚输出低电平,使晶体管VT2和双向晶闸管VS均截止,照明灯具EL不亮。
掌握器处于监控状态。
在夜晚或环境光芒较暗时,若有人进入微波传感监控范围内时,则环形天线W将吸收到微波反射旗子暗记,该旗子暗记经TX982处理后,使VT1处于截止状态,NE555第4脚变换为高电平,其内部的单稳态电路受触发而翻转,由稳态变换为暂稳态,NE555第3脚输出高电平,使VS导通,照明灯具HL点亮。
同时VT2也导通,使NE555第2脚变换为低电平。
当掌握器事情于白天时,光敏电阻RG受自然光照射呈低阻状态,使NE555第2脚为高电平,NE555处于恒稳态。
此时不管VT1是否导通,NE555第3脚均输出恒定低电平,VT2和VS均处于截止状态,照明灯具EL熄灭。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通讯

如此,这款智能照明电路已经清晰了不少,相信大家可以diy出另自己愉快不已的作品。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又一款家用电器智能改造电路简单可做开启节能省电智能生活_电路_稳态 通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家用饮水机警能改造

普通的家用饮水机,打开加热电源后,不管房间内有没有人,都一贯处于加热、保温状态,加热罐内的纯水被永劫光反复加热,不但不利于康健而且还相称费电。
可对普通的家用饮水机加以改造,利用微波感应事理使饮水性能自动探测房间内有无职员活动,同时判断房间内的职员是否只是短暂经由,再自动掌握加热功能,使饮水机具有智能化和节电功能。

1.电路先容:【电源电路】电容C1 1μ/400V,VD1 IN4007,C2 220μ/16V,R1 100K,VD2 IN4001 ;【检测电路】IC1 TX982;【单稳态触发电路】IC2 NE555;【延时电路】R2 820K,C3 220μ/16V;【指示灯电路】VD3 IN4001 VD4 IN4001;【掌握实行电路】继电器K

2.事情事理:按下SA1加热开关,220V互换电经电容C1降压,VD1半波整流,C2滤波,R1限流,VD2稳压组成范例的电容降压电路,向NE555时基电路和TX982供应稳定的12V直流电压。
TX982的输出端采取集电极开路输出,当微波电路检测到有人在监控范围内活动时内部三极管导通10s,将C3上的电荷泄放掉。
NE555电路组成单稳延时电路,当第2脚低于1/3电源电压时,第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线圈K得电,继电器常开触点吸合,加热器进行加热,R2和C3组成的延时时间为3min,延时时间设定得比较短,如果职员只是短暂经由,饮水机加热3min后就会自动停滞,如果房间内一贯有人,TX982就会在延时时间内多次触发单稳电路事情,饮水机就会持续加热直至达到设定温度。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好的朋友可以收藏!

标签:

相关文章

介绍4G通信协议,多层架构下的通信奥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4G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升级版,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已经成为...

通讯 2025-01-0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