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日,VIVO刚刚发布了其自研isp芯片——V1,VIVO在图像处理方面走的是“独立自研芯片+独立算法”的路线,力求打造更佳的成像效果。三百余人的研发团队,历时2年的研发,才使得这枚芯片面市,而这枚芯片高性能、低功耗的特色也让众人为之振奋,这不仅是VIVO自研的一枚图像旗子暗记处理芯片,也代表着技能本土化的进步。
前期我们已经谈论过了自研独立isp芯片的上风和目的,本日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看其在搭载到实际机型中的意义。
日前,复兴吕钱浩发文对isp芯片进行了科普。isp芯片对接的是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旗子暗记处理的单元,因此,isp芯片须要对接匹配不同厂商的图像传感器,再结合算法优化和摄像模组系统架构调教,呈现更优的拍摄效果,实现更具差异性的拍照体验。
吕钱浩表示,上述功能和体验很主要,但这仅仅是移动拍照的一部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打算拍照、AI影像、领悟光学等影像新技能,都是由图像传感器(CIS)、光学模组、影像模组架构、ISP、APU人工智能引擎、GPU、算法等多重成分协同浸染的结果。
之以是说自研独立isp芯片运用于中端手机更有实际意义,吕钱浩表示,目前市情上的处理器诸如高通骁龙、三星、华为海思等的旗舰芯片已经足够强大,ISP功能足够完善,乃至其图像处理能力已经超过了同期影像传感器的发展进程。因此,对搭载旗舰芯的高端机型来讲,做好算法优化和影像系统调教显得更为主要,充分发挥ISP芯片的处理能力。
而相较之下,中端手机机型大多采取中低端芯片,自身配备的ISP芯片性能多有不敷,再加上中低端机型的售价限定,使得该机不会在硬件上大肆堆叠。在这种情形下,独立ISP芯片能发挥的浸染就更大了,可以充分填补处理器在影像处理上的不敷,并利于算法下放,能有效提高拍照体验。
因此,如果说独立ISP在高端旗舰手机上的浸染是锦上添花,那么,其在中低端机型上的浸染就类似于雪中送炭,益处良多。
话说回来,此前我们也谈论过,手机厂商从isp芯片切入,并不仅仅是为了影像芯片本身,终极目的还是SoC。日前VIVO表示,在研发V1芯片的过程中,与某手机 SoC 厂商进行了深度互助,而小米此前就表达了终极目标是能够自研SoC。
总而言之,芯片作为ICT领域中的冠上明珠,在未来科技市场中的主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无论ISP芯片的浸染有多大,其作为一个国产芯片研发的打破口来讲,都有着比看起来更主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