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个问题:麒麟处理器(从早期的K3V2到最新的麒麟970)都是华为自己设计的,生产则是由台积电代工。
麒麟处理器虽然基于ARM CPU/GPU公版架构、指令集,但是ARM供应的只是架构设计蓝图,详细如何实现、如何配置、如何优化,完备取决于芯片厂商,高通、三星、联发科、华为莫不如此。
当然,高通、三星技高一筹,还可以在ARM公版指令集的根本上优化,设计属于自己的架构,但无论公版还是非公版,都须要超强的技能实力,不影响自主设计的属性。

不过在芯片制造方面,由于本钱太高,如今有自己工厂的半导体企业没几家(Intel/三星等),很多都是Fabless无工厂模式,自己只做设计(高通/联发科/华为/NVIDIA/AMD等等),然后交给专门的代工厂(联发科/GlobalFoundries)或者代工部门(三星的)。
华为麒麟处理器便是一贯交给台积电制造的,互助非常紧密,比如麒麟960利用的台积电16nm工艺,便是华为第一家用的。
第二个问题:麒麟为何不外销这个问题,化为自己也谈过,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这么做。
1、华为自己更多地将麒麟处理器业务视为华为整体的一部分,用来支撑终端业务,供应差异化竞争力。
2、麒麟还不敷以支撑全系华为手机,高通、联发科仍旧是离不开的。麒麟如果外销,一定和高通、联发科竞争,很随意马虎影响对华为的供应。
3、麒麟不外销,可以让华为保持核心竞争力,形成完全生态链,友商想竞争都无门,尤其是华为强大的通信技能和基带,有时候乃至领先高通,再比如AI模块,也是业界领先的。
4、不外销可以避免功能方案外泄。高通每次都要提前一年旁边奉告客户自己的方案,以便合营开拓终端,但是华为可以一贯憋大招末了一鸣惊人,避免透露商业机密。
5、产能限定。如果大量外销,麒麟能不能供应那么多,乃至影响化为自己的利用,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