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南宫静远 2024-12-21 18:26:5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提起离子注入机,熟习集成电路的人都知道,该设备与光刻机、刻蚀机、镀膜机并称为芯片制造的“四大核心装备”,其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

20多年前,为打破集成电路装备自主创新的堵点卡点,中国电科所属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以下简称“电科装备”)第四十八研究所组建研发团队,走上离子注入机科研攻关之路。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智能

“当时,我国离子注入机工艺精度只有0.5微米,比较国际前辈的90纳米,在技能指标上差了三代。
”电科装备党委布告、董事长景璀日前见告科技日报,“研发团队奋起直追,先后占领千余项关键技能,实现了国产离子注入机‘从无到有’、再到‘多点着花’的超过。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特稿丨从“差三代”到“全覆盖”!国产芯片制造核心装备实现新打破_离子_纳米 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今年年初,“中国电科实现国产离子注入机28纳米工艺全覆盖”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离子注入机调试现场。
烁科中科信供图

“孤勇出征” 造出首台样机

制造芯片时,由于纯净硅不具备导电性,须要掺入不同种类的元素改变其构造与电导率。

这一过程要靠离子注入机来完成——通过电磁场掌握高速运动的离子,按照工艺哀求将其精准注入硅基材料,从而掌握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而形成PN结等集成电路器件的基本单元。

2003年,研发团队开启了高端离子注入机的攻关进程。
海内履历匮乏,国外技能封锁,团队成员将当时的情景形容为“孤勇出征”。

电科装备旗下北京烁科中科信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烁科中科信”)技能总设计师彭立波回顾,他们挤在小公寓里研究设计图纸,在租借的小厂房里做实验。
团队里刚毕业的小伙、刚成家生子的青壮年,以及快退休的老同道,大家一起事情、一起生活,隔3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为尽快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装备,研发团队选择了一款100纳米机型作为参考机器。
“为什么这样设计?跟运用有什么对应关系?都要逐一认知、消化接管。
”彭立波说。

离子注入机调试现场。
烁科中科信供图

那时缺少打算机赞助设计工具,面对内部构造精密而繁芜的离子注入机,几位履历丰富的老师傅绞尽脑汁,整天围着设备苦苦研讨,全凭二维设计和空间构思去理解这些布局,用了几个星期才把它搞明白。

“离子注入机采取光纤通信系统进行掌握,我们必须弄清楚光纤通信模块的底层掌握逻辑。
”彭立波见告。
由于从样机中只能得到二进制代码,研发职员被逼反向破解,逐行逐字考虑,摸索掌握指令及其对应的功能,反复琢磨这些指令对产品工艺精度和技能指标的影响。

历时近两年,研发团队在吃透机器布局事理、掌握设计思路等根本上,完成了自主样机的设计方案,并打破关键部件研制难题,终极造出首台样机。

“破釜沉舟” 完成工艺验证

从样机到市场,其间路途漫漫。

“功能和指标只是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
要得到用户认可,严苛的工艺验证才是真正的磨练。
”彭立波说。

回顾起磨练的艰辛,烁科中科信研发工程中央总监陈辉至今仍“心有余悸”。

2012年底,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28纳米中束流落子注入机,陈辉带着设备进驻用户单位。
按规定,要在两年内完成产线工艺验证。
实际上,撤除大规模量产前的稳定性验证和试投产,真正留给工艺验证的韶光只有一年旁边。

离子注入机完成一轮验证就须要近3个月,而且其过程像“开盲盒”。
只有把所有工序走完,对成品进行电性丈量后,才知道离子注入质量如何。
一旦验证结果不合格,就要调出全体注入过程中所有的参数,逐一检讨比对,找到问题,然后改动。

此前,研发团队已成功交付90至65纳米离子注入机,在回溯调查、工艺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履历。
但28纳米工艺对注入剂量、角度、能量等技能参数更敏感,对精度哀求更高,由此带来许多新问题,须要一点点摸索。

离子注入机调试现场。
烁科中科信供图

“第一轮验证,没有完备成功。
”陈辉说。
他和同事回溯、改动,线上、线下试验,再等3个月出产品,又测一轮,仍未成功。

对付2013年的夏天,陈辉迄今难以忘怀。
除了40摄氏度的持续高温,连续失落败更令他备受煎熬。
用户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乃至发出末了通牒:“再弗成就把设备搬走!

第三轮验证被陈辉形容为“破釜沉舟”。
他们对设备进行软硬件升级,把此前出干涉干与题的环节全部重试一遍,确保无误之后才开始验证。

这一轮验证虽然花费了更多韶光,但终于达到了用户的哀求,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信赖。
全部验证流程完成后,用户如约采购了这台设备,并对此后采购的同类设备简化了验证流程。

“多点着花” 打造国之重器

完成28纳米中束流落子注入机工艺验证后,研发团队于2017年全面铺开大束流落子注入机研发。
他们要在产品谱系上“多点着花”。

中束流与大束流落子注入机,分别运用在芯片制造的不同环节,适用于不同工艺需求。
二者各有千秋,缺一不可。

“大略说,芯片核心打算部位的‘风雅活’由中束流机型做;芯片外围引脚之类的‘粗活’由大束流机型做。
”彭立波打比方道,这样的合营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落本钱。

有了中束流设备的研制履历,大束流设备研制一起“高歌年夜进”——2018年实现样机设计,2019年完成样机装置及调试,2020年交付用户,2021年底开始工艺验证。

但验证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研发团队经历了又一次刻骨铭心的爬坡过坎。

“险些所有指标都达到了期望值,就在我们以为胜利在望时,某一元素的离子注入剂量被检测出偏差过大。
”陈辉说。

为了找出问题的缘故原由,研发团队不得不从设计源头重溯——这相称于从头再来。
他们每天24小时守在实验室里,开展大量仿真实验和工艺验证。
就这样连续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于使剂量偏差精度达到国际前辈水平。

随着韶光的推移,器件研制能力持续增强,软件系统不断迭代升级,工艺精度稳步提升……2023年,研发团队成功实现全系列离子注入机28纳米工艺全覆盖。

20多年来,研发团队先后研制出中束流、大束流、高能、特种等全系列国产离子注入机产品,超百台设备广泛运用于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90纳米、55纳米、40纳米、28纳米工艺生产线,为我国集成电路家当链供应链安全与稳定供应了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布告在稽核中国电科家当根本研究院时指出,必须瞄准国家计策需求,系统布局关键创新资源,发挥产学研深度领悟上风,不断在关键核心技能上取得新打破。
”景璀向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连续推动离子注入机的创新迭代和量产运用,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中国名片!

编辑:王宇

审核:朱丽

标签:

相关文章

Inconel751镍铬合金成分介绍_合金_核能

Inconel751是一种镍铬合金,它具有良好的高温耐磨性、强度、耐堕落性和热稳定性。紧张由镍、铬、钛等元素组成。广泛运用于航空航...

智能 2024-12-27 阅读0 评论0

苏州,创新驱动,打造IT产业新高地

苏州,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在IT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苏州...

智能 2024-12-27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