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北京当代重庆工厂处于停产状态的。据中国经济网宣布称,某位靠近北京当代的干系人士透露,“北京当代重庆工厂大部分产线从去年12月份已经歇工了,工人也都在放假。”目前,北京当代在海内拥有北京顺义第一、第二、第三工厂,以及河北的沧州工厂、重庆工厂共5大乘用车生产基地,总计年产能可达165万辆。
产能过剩难题
据第一财经宣布,北京当代位于重庆的工厂或已处于停产状态。“北京当代重庆的工厂现在没有产量,大部分工人都在放假。”北京当代一名内部人士表示,重庆工厂去年12月份就停产了。财经网汽车为此联系到北京当代干系卖力人,对方表示:“不清楚此事。”

资料显示,重庆工厂在2017年建成,工厂总投资83.9亿元,整车设计年产能30万辆,发动机设计年产能30万辆。干系数据统计,北京当代工厂年产能约为165万辆,北京当代2021年市场销量仅为38.5万辆,销量同比下滑23.3%,不仅未能完成2021年既定56万辆的销量目标,产能过剩问题摆在北京当代面前。
为了进一步缓解产能压力,2021年5月,北京顺义区政府公布的文件内容显示,空想汽车将在北京顺义区新增一家工厂,工厂总投资60亿元,改扩建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拟在2023年投产。
10月16日,空想汽车将北京当代第一工厂拿下,后续空想汽车将利用北京当代一工厂培植纯电动乘用车智能制造工厂,开展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等技能研发,实现年产能10万辆制造能力。
北京当代第一工厂作为在华首个工厂,于2002年正式投产,其年产能约为30万辆。即便是去掉第一工厂后,北京当代在2021年的市场销量不敷40万辆,而闲置产能或将靠近百万辆,全体北京当代的产能利用率不敷三分之一。
如今,北京当代除了已经卖掉的第一工厂外,在北京还拥有两座工厂,河北沧州以及重庆各一座工厂。通过买工厂来止损,或将成为北京当代挂牌出售工厂的潜在成分。去年,据中国青年报宣布称,当代汽车集团正将其北京第二家工厂挂牌出售,当代将把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和豪华车型,希望在中国这个环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旋转多年发卖低迷的局势。截至目前,除第一工厂被空想汽车收入麾下之外,第二工厂和重庆工厂将被出售的话题仍旧不断。
此前,有宣布称,空想汽车的第三工厂或已敲定落户汽车重镇重庆。
据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网公布,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组团A分区A16-8地块完成成交,成交韶光为2022年1月27日。该地块地皮面积为113.34万平方米,成交价4.3069亿元,受让方为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地皮利用条件的家当种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工商登记显示,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9日,注册地址为重庆两江新区龙兴镇两江大道618号,该公司由重庆空想100%控股。
不过空想汽车对财经网汽车表示,空想在重庆的新工厂与北京当代重庆工厂无关。
销量频年下滑
无论是卖工厂还是重庆工厂停产,都与北京当代的市场表现分开不开关系。
从环球市场销量来看,当代汽车去年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当代汽车2021年度环球销量达到389.10万辆,在环球汽车市场中,能够与丰田汽车、大众汽车以及雷诺-日产-三菱同盟等一较高下,当代汽车市场销量环球排行第四位,而在海内市场上,当代汽车销量联系5年呈现下滑。2002年景立的北京当代,在华20年以来的市场发展过程中,曾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式,在2013年跨入百万级俱乐部之后,最高市场销量达到过116万辆,而自2017年开始至今,北京当代销量便一起下滑。
其销量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当代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超过30.5%,2018年销量基本上与2017年持平,坚持在79万辆,2019年北京当代在产品布局上推出了包含轿车、SUV、新能源轿车和新能源SUV等6款车型,但市场销量上并未能挽回颓势。2019年北京当代销量为71.6万辆,除了销量快速下滑影响之外,2019年受疫情等成分影响,关于北京当代第一工厂职员调度、工厂停产的负面也不断被曝出,北京当代产品和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弱。
汽车行业剖析师张翔表示:“北京当代现在品牌影响力在大幅度低落,和没有核心技能支撑有这很大的关系。同时,北京当代频出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其技能薄弱的表示,也严重影响了它的口碑。”
2020年北京当代整年累计销量仅为50.2万辆,销量同比下滑幅度达28.7%,北京当代的市场销量排行也已从曾经的车企销量排行前5,跌出了车企销量前15名榜单。2021年北京当代累计销量约为38.5万辆,同比下滑23.3%。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整年,北京当代ix25卖出了16201辆;瑞纳市场销量为10723辆;菲斯塔整年市场销量为8249辆;电动车昂希诺的市场销量仅为611辆,过低的销量数据很难支撑起北京当代电动化市场布局。作为北京当代主打电动化的代表,昂希诺的市场表现远不及自主品牌长城欧拉等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认可度,品牌存在感缺失落成为其影响成分。
北京当代总经理崔东祐对2021年的销量下滑表示称:“2021年,受到疫情以及芯片供应不敷等成分影响,北京当代面临着整体经营情形不尽如人意的情形。比较2020年,2021年涌现一定程度低落,整年完成销量约38.5万辆。”
北京当代方面称销量数据不理想是因对策略进行了调度,从看重销量转变为优化产品构造、提升技能和完善经销商网络,而据理解,目前北京当代经销商网络已从原有的800家减少到了590家。
2022年北京当代的销量目标是50万辆,而今年1月份市场销量数据显示,北京当代1月份的终端销量只有37099辆,同比低落了33.59%。个中伊兰特的销量达到了14657辆,北京当代iX35达到了8626辆,表现不甚空想的是纯电动版车型菲斯塔的纯电动版和名图纯电动版,其月销量分别为30辆和14辆。
作为较早布局新能源领域的北京当代来说,在EV、HEV、PHEV三大技能领域均有所涉及,但时至今日,新能源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寥寥无几。在新产品方案方面,除了全新一代伊兰特外,北京当代方案投放的多款新车也面临诸多困境。
张翔表示:“对现在的汽车行业来说,企业如果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方面做得不好,那品牌影响力就会大幅度缩水。”
在海内市场霸占率上,韩系车表现下滑已成常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21年期间,韩系品牌在海内市场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从7.3%低落到了2.4%,在今年一月份的市场销量份额占比中,韩系品牌仅为1.7%。北京当代如何实现50万辆销量目标,如今从全体市场发展趋势上来看,面对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以当代、起亚为首的韩系车今年的市场压力将进一步放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也曾表示,“北京当代销量持续下滑,产能与销量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我认为是水土不服的问题。当代汽车在环球市场的销量表现不错,唯有在中国不尽人意,品牌现在仍要面对如何提高产品力,如何快速适应中国市场变革的问题。”
或谋股比调度
近年来,北京当代在市场表现上一起下滑,不仅是产品力缺少市场竞争力,在产品技能方面也很难得到市场认同,与此同时,多款产品上市后,产品之间的竞争成为内耗,此外,在产品市场品牌上,面对自主品牌和其他合伙品牌的挤压,产品性价比上风不再,很难打开市场。
面对销量下滑和市场份额不断降落,北京当代的股比变革成为关注重点。
日前,据证券日报宣布,“北京当代可能正在酝酿合伙股比变动的事情。当代汽车集团将准备调度合伙公司持股比例,参考起亚的新合伙公司模式,终极能否实现调度,当代中国回应称,暂未收到干系。
当代汽车想要增加在合伙公司中的股比调度传闻由来已久,在2021年年底就曾传涌当代汽车将增加股比投资的意向,不过北京当代方便未对传闻给出任何回答。
今年1月份,北京当代总经理崔东佑回应称:“当代没有调度北京当代合伙股比的操持,中韩双方的合伙条约2032年才到期。”不过他也承认,2021年北京当代的市场表现较上年下滑明显。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合伙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看来,股比全面放开后,外资公司想要增持其在华合伙公司股份,还是要看中外双方在合伙公司里的贡献与能力比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海内合伙车企因经营遭到寻衅,这些车企急迫须要通过股权变更来转变困境,探求新的发展机遇,从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以及东风悦达起亚的股比变革,都能反响出海内合伙车企的变革。
值得把稳的是,北京当代对北汽集团来讲意义重大,即便是市场销量下滑,但北京当代在北汽集团中的地位依旧主要,北京当代想通过股比调度来扩大话语权的难度依旧不小。
除了在股比变革上面临不小难度,在人事决策方面也频频调度,北京当代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北京当代品牌缺少稳定的计策和市场方向。2021年随着向东平和樊京涛先后离职,如今只剩常务副总经理杜君保在坚守,面对2022年的市场压力,销量不振、产品品牌力尚待提升、市场份额逐渐下滑的环境,北京当代的将如何发展,能否带来新的变革,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