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家当每每迎来大人物加盟总能引来外界瞩目。
日前,深圳市昇维旭技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维旭”)通过官方微信"大众号连发两条推文,先容自家公司是一家具有国资背景半导体存储芯片公司,并任命业界大咖坂本幸雄为首席计策官。
坂本幸雄被视为日本存储家当的关键人物,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领域具有30余年从业履历。曾任日本德州仪器副社长、神户制钢电子信息科半导体部门总监理、联日半导体社长兼代表董事,及尔必达存储社长、代表董事兼CEO等职位。2019年底,72岁的坂本幸雄出任紫光集团高等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的曾令日本业界感到震荡。而坂本幸雄加入紫光集团是由于他执掌的DRAM厂商尔必达严重亏损于2012年破产,随后被美国公司美光科技收购。加入紫光集团后,坂本幸雄又因紫光集团遭遇财务危急等成分于2021年下半年离开紫光集团。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昇维旭的成立以及坂本幸雄的加入,预示着深圳将要在造就和壮大半导体家当上发力了。《中国经营报》把稳到广东省近两年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动作频频,一系列大项目的出台,显示出广东想要摆脱半导系统编制造短板的强烈意愿。
深圳发力DRAM
DRAM厂商昇维旭是由深圳市公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国资”)100%控股的企业,注书籍钱50亿元公民币,这重身份背景让昇维旭迅速受到业界关注。
“坂本师长西席这天本半导体家当的领袖,在半导体业界有超过50年的经历。坂本师长西席的加入将增强昇维旭在新存储技能的研发、晶圆厂培植与运营等方面的实力,同时也表示了昇维旭广纳环球英才,以实现环球存储市场领导者的决心。”昇维旭CEO 刘晓强如是表示。
把稳到,刘晓强来头也不小,也有30年的半导体从业履历,是台积电的前厂长。据中国台湾《自由时报》宣布,刘晓强毕业于中国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机器系,过去曾在美光科技事情,随后于2000年加入台积电美国子公司WaferTech,之后历任台积电竹科12厂、中科15厂副厂长、南科14厂厂长、中科15厂厂长,并帮忙18厂建置5nm产能与提升良率。18厂是台积电最前辈的工厂,目前供应5nm制程工艺,即将量产3nm。
外界也在预测,刘晓强从晶圆代工跨界到DRAM的研发与制造,是两个完备不同的领域,或许这也是昇维旭又挖来拥有30多年DRAM领域履历的坂本幸雄的一大缘故原由。
半导体紧张为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四类,个中集成电路一贯是半导体行业的紧张细分领域,集成电路又可细分为逻辑电路、存储器、处理器和仿照电路,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多样,昇维旭为何要以存储器家当为切入点?
探索科技首席剖析师王树一向剖析,存储家当规模够大,此外,深圳地区手机厂商也比较多,对存储器的需求较为兴旺,只有存储器家当,值得大的成本去投入。
把稳到,存储是半导体第二大细分品类,DRAM又 是存储器第一大市场,周期颠簸性最强,但历史发展性最好。中泰证券报告指出,2019年至2021年,环球存储市场规模分别为1064亿、1175亿、1534 亿美元,占半导体规模的比例为26%、27%、28%,是环球第二大半导体细分品类。
关键技能成谜
在环球市场格局方面,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霸占环球DRAM市场94.6%的份额,行业依旧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事实上,自2013年美光收购尔必达之后,三大厂商市场霸占率合计始终坚持在90%以上。一贯以来中海内地厂商从未进入市场前六名,与头部的DRAM厂商比较也有较大的技能差距。
而在海内,长江存储、福建晋华、合肥长鑫存储被称为三大存储芯片基地,长江存储紧张生产3D NAND闪存,合肥长鑫存储和福建晋华则以DRAM内存为主。个中,合肥长鑫引领内地DRAM发展,已在2019年9月实现投产,目前DDR4等内存芯片已上市,据中信证券估量,其产能将从2021年初4万片/月扩展至2022~2023年的12.5万片/月,从制程发展看,合肥长鑫较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子仍相对掉队。福建晋华也在去年传出小批量试产25nm产品的。
有长期关注海内半导体家当的有名专家对表示,长江存储、合肥长鑫虽已成立多年,但市场霸占率仍较少,如果海内企业早日成功,三星、SK海力等头部企业早就开始打专利战、价格战了,现在巨子们在不雅观望,并不担心。
王树一对表示,昇维旭进军DRAM意味着海内DRAM领域新增了一名竞争对手。在他看来,基于本土DRAM领域现状,新增一名竞争对手,意味着这个市场、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而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推动技能进步。
值得把稳的是,目前尚不清楚作为DRAM厂商的昇维旭DRAM技能来源,是否有外部互助伙伴能够为其供应关键技能。
福建晋华只管被列入美国政府的实体清单,但却通过与其昔日互助伙伴中国台湾联电得到了干系DRAM技能与专利。而长鑫存储能够顺利推出自己的DRAM芯片,也是得益于与奇梦达的关键技能容许授权来进行DRAM产品研发。
如果没有外部互助伙伴能够为其供应关键技能,昇维旭首先面临的重大寻衅便是其制程技能的开拓问题。
对此,也就干系问题试图联系昇维旭及其母公司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希望做进一步采访,但电话一贯未能接通。
不过,把稳到,在昇维旭的微信推文中,坂本幸雄说道:“我非常荣幸加入昇维旭,昇维旭有极具竞争力的新存储技能,同时还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精英人才,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设计强、制造略弱”局势待改进
有了坂本幸雄的加入,昇维旭布局DRAM有望进一步增速。上述半导体家当专家对表示,有能人可节省韶光,少走弯路,但这个家当进步还须要摸索和提升良率。
从更宏不雅观的角度来看,继合肥、武汉、泉州等城市之后,深圳也要发力存储器家当了。而广东此前也频频传出要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就在近期,深圳刚立下目标,6月6日,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工信局、深圳市国资委发布《深圳市造就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家当集群行动操持(2022—2025年)》。个中提到,到2025年,家当营收打破2500亿元,形成3家以上营收超过100亿元和一批营收超过10亿元的设计企业,引进和造就3家营收超20亿元的制造企业,集成电路家当能级明显提升,家当构造更加合理。
事实上,在半导体家当构造上,深圳集成电路家当一贯是“偏科生”,以半导体设计见长,半导系统编制造略弱。深圳集成电路基地和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不完备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共有362家集成电路企业,个中设计企业占比高达72.9%,达264家(比2019年增加84家),制造企业则仅有3家,占比0.8%。截至2021年,深圳集成电路设计家当已连续九年登顶海内之首。
集成电路制造层面,广东整体实力稍弱。2019年9月广州粤芯半导体一期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生产线实现量产,才补充了广东省的“造芯”空缺,而深圳更晚,其首个半导系统编制造项目在2021年3月才引进。芯思想研究院曾统计,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12英寸晶圆制造厂布局,广东共有两个项目(包括尚未投产的中芯深圳),在数量上终于追平四川、湖北、安徽,而位列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项目数量分别有8个和6个。
只管束造是广东集成电路的短板,但其近两年动作却很多。
2020年9月,《广东省造就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计策性新兴家当集群行动操持(2021—2025年)》对外发布,直言广东制造环节短板明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12英寸晶圆线仅1条,并提出了大力支持技能前辈的IDM(设计、制造及封测一体化)企业和晶圆代工企业布局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央的方案,重点推动12英寸晶圆线及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线等项目培植的重点工程构想。
2021年8月,广东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方案》提到,广东到2025年,争取集成电路家昔时主营业务收入打破4000亿元,打造我国集成电路家当发展第三极。在2022年广东省《政府事情报告》中,广东再次提出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目标。
在深圳,2022年以来,中芯国际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华润微大湾区12英寸前辈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已被写进了《深圳市2022年重大项目操持安排情形》中。这都意味着,在京津冀、长三角之外,广东希望撑起另一个集成电路家当支点。但广东何时能补齐半导系统编制造短板,仍需韶光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