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间隔。
6月24日上午,骄阳之下的合肥彩虹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彩虹蓝光)显得较为安静。两名保安在门口执勤,偶尔有车辆和职员进出。绕着公司的外墙走了一圈创造,偌大的基地除了已经培植好的厂房外,还有大片空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和树木。
4年前的2010年,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正式开工培植,根据当时的方案,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用三年分两期培植200条MOCVD(45片以上机)及配套芯片生产线。

如果这一操持顺利完成,合肥彩虹蓝光将成为海内拥有MOCVD数量(金属有机化合归天学气相淀积,是生产LED外延芯片的主要设备)前两位的公司,从产能规模上看,将是LED外延芯片领域无可争议的龙头公司。
然而,4年过去了,合肥彩虹蓝光的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处于半停产状态。而此时,我国LED芯片家当开始步入黄金期,不少企业正谋划扩大更多产能。
合肥彩虹蓝秃顶戴国企光环,它是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蓝光)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央企彩虹集团控股的二级子公司。
那么,为何会涌现这种状况?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近日,《逐日经济新闻》对此展开了调查。
公司曾一度半停产/
2010年6月18日,总投资达100亿元公民币的“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正式签下互助协议。根据当时的方案,此项目总用地面积500亩,统共培植200条MOCVD以及配套芯片生产线。而MOCVD设备规格哀求在45片机以上(片数越高,产量越大)。
200条生产线分两期培植。资料显示,一期项目操持投资20.25亿元,占地300亩,将有50条生产线,年产芯片420亿颗,年产值23亿元。
当时,新华社的一篇文章提到,“项目全部建成后,实现年产值115亿元,将成为中国巨型LED家当基地”。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纵然作为海内芯片行业老大的三安光电,在2010年末到位的MOCVD设备也只有70多台。到2014年4月,三安光电的设备数量为160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三年内200台MOCVD设备顺利到位,从产能角度看可能是合肥彩虹蓝光居第一。
2010年8月30日,合肥彩虹蓝光LED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2012年12月尾,合肥新站综合开拓试验区官方网站上的一篇题为《合肥彩虹蓝光LED一期项目顺利验收》的宣布显示,当年12月18日,合肥彩虹蓝光召开了LED项目一期工程验收会议。宣布提及,当时已培植完成46台MOCVD及其配套生产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11亿元。
随后,公开宣布中再无合肥彩虹蓝光开建二期项目的。今年6月尾,高工LED家当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见告《逐日经济新闻》,根据他们的统计,目前合肥彩虹蓝光拥有MOCVD数量为45台,上海蓝光为19台,两个基地共计64台。
这与当初的操持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公司LED外延芯片的生产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
“年初到四五月份(外延芯片)一贯没开工。”6月24日,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楼下面,一位自称该公司员工的人士说。
上海蓝光一位芯片代理商向《逐日经济新闻》表示,从去年12月25日开始,该公司开始处于半停产状态,大客户仍旧维系着,小客户丧失落了。
“比如我们是他们的代理商,我们也拿不到货。”该人士说,合肥彩虹蓝光和上海蓝光的情形差不多。
合肥彩虹蓝光一位设备供应商亦见告,公司此前“停了几个月”。
对付这一,又从其余至少两处信息源得到证明。但从6月24日到6月26日,通过登门、电话等多种办法试图联系合肥彩虹蓝光管理层,均未果。不过,在采访中获悉,近期合肥彩虹蓝光又开始规复了生产。
行业正处“小阳春”/
就在合肥彩虹蓝光半停产的韶光段里,海内LED外延芯片家当正在经历近几年的“小阳春”。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叶国光就在6月初向《逐日经济新闻》表示,LED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阶段。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体LED行业涌现供销两旺的局势,受下贱运用领域的拉动,上游外延芯片的出货量也逐步增加。2013年MOCVD产能利用率上升至52%,开机率上升到70%旁边。
今年3月尾,从三安光电证券部得到的信息是,公司MOCVD设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不少LED外延芯片企业还捋臂将拳酝酿扩产。
今年1月,华灿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投资3.05亿元,启动“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项目”的培植,项目操持形成年产48万片2英寸红黄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亿颗红黄光芯片的生产能力;4月,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决定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培植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家当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6月24日,中游封装企业鸿利光电跟三安光电签署了《计策互助协议》……
在这种背景下,合肥彩虹蓝光却意外半停产,让外界感到困惑。
上海蓝光曾在我国LED芯片领域霸占着重要地位。其官网先容,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海内首家从事氮化镓基LED外延片、芯片研发和家当化生产的企业,是国家“863”操持光电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07年,为了实现业务转型,彩虹集团宣告向上海蓝光注资1.3亿元,并实现对后者的控股,从而进入LED家当。
“LED是环球最具发展前景的家当,也被方案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当时,彩虹集团副总经理张少文曾表示。
上海蓝光经营不好缘故原由多?/
“经营不好有很多缘故原由,详细情形你去问经营者。”作为合肥彩虹蓝光的二股东,代表政府方出资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一位卖力人说。
在采访中把稳到,多位受访人士在剖析上海蓝光时,都利用了“多方面”、“多种”这样的词汇。
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见告,造成这种局势的紧张缘故原由是公司小股东太多,股东之间在利益上有抵牾。他见告,上海蓝光准备把生产线搬到合肥,上海工厂那块地原来是工业用地,可以转成商业用地,小股东对付地皮收益如何分配有抵牾,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生产。
一位LED芯片企业高管则见告《逐日经济新闻》,上海蓝光半停产的紧张缘故原由是芯片价格太高。他说,当初公司的投资太大,比如方案是60万片的产量,结果只做了10万片,那么像电费、人为等支出,就摊得比较高,结果芯片本钱比别人贵很多。
上述合肥彩虹蓝光的设备供应商对表示,去年该公司库存不少,“亏本不卖,越不卖越亏本”。
据理解,从2012年到2013年,全体海内芯片价格低落非常快。高工LED家当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LED芯片价格较年初低落超过30%,2013年芯片价格较年初降幅在20%旁边。
不过,对付芯片较贵的说法,上述上海蓝光代理商进行了否认。
一位靠近上海蓝光的人士向表示,上海蓝光的国企背景或许也是一个缘故原由。他说,比如像蓝光这样的企业,很难请得起外洋的高等技能职员,在技能上就难以达到一定高度。其余,国营企业在效率方面可能也不太好。
不过,该人士强调,实在这两年所有做外延芯片的企业都不赢利,投入很大,但价格下滑得厉害。这样,有的企业选择歇工,有的选择做库存。“我认为大家的情形都差不多。”
合肥基地重新开工/
好在上海蓝光又有了复苏的迹象。上述靠近上海蓝光的人士见告,今年上半年,上海蓝光开始进行调度,要把上海的生产线搬到合肥来。合肥基地也开始重新开工。
6月24日,上述合肥彩虹蓝光设备供应商见告,这个厂刚刚重新开工,大概要三个月的试产期,芯片才能生产出来。
当日下午,在合肥彩虹蓝光的宿舍楼下,见到了其余一名员工,他见告,当天是他第一天上班,公司新招了一批员工,跟他一起进去的有几十个人。
当上海蓝光重新出发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并不比前两年小。目前,三安光电拥有161台MOCVD,总产能位居全国第一。德豪润达则到货92台设备,个中52台已调试完成开始量产,年末有望开满。
去年6月,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判断说,LED上游在未来逃脱不了半导体家当发展的规律,目前环球也就3~5家比较成功的半导体公司。他认为,环球末了可能就只剩下3~5家LED外延芯片企业,也容许能是2家。
叶国光认为,纵然在今年芯片行情不错的情形下,海内芯片企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剖析人士见告,实在上海蓝光目前的打算还是比较模糊。一方面想做大,但做大又是一个包袱。“像这样有三五十台MOCVD设备的企业,扩产边际效益提升不上来,还得大量投入,不扩产现在的本钱压力也很大,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总监刘俊向剖析说,目前LED芯片企业有三大阵营。一因此科锐、日亚、欧司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保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二是中国台湾的芯片企业,比如晶元、新世纪等;第三个便是大陆的芯片企业,比如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现在上海蓝光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上风,难度会比较大。”
刘俊说,对付上海蓝光来讲,无论是定位于车载、还是显示或者照明领域,实在都有企业已经在那里守着。他建议,上海蓝光还是首先要明确自己市场定位,其次看重产品本身的光效和价格,即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