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A. Desoer(C.A 狄苏尔)和Ernest S. Kuh(葛守仁)的“Basic Circuit Theory”, 1971。
中文版:《电路基本理论(高下册)》,译者:林争辉, 公民教诲出版社1979年出版。
C.A 狄苏尔和葛守仁的“Basic Circuit Theory”
中文译本《电路基本理论(高下册)》
这本书详细先容了电路的干系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为后续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踏实根本。作者之一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葛守仁教授,他1982年访华讲学,受到邓小平的接见。中文版由当时上海交大的林争辉教授翻译,后来成为20世纪80年代海内的脱销书,电子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险些人手一册,各种电路考试(包括出国考试)都有这本书干系的考题。
第二本
Leon O. Chua(蔡少棠)和Pen-Min Lin(林本铭)的“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lgorithm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1975。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lgorithm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中文译本《电路打算机赞助设计》
这是最早详细先容用打算机对电子电路进行赞助剖析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蔡少棠教授和美国普渡大学的林本铭教授,没有中文翻译版。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海交大的王豪行教授率先开设了“电路打算机赞助设计”课程,1995年在此根本上编写了一本专门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有很大影响。
第三本
P.Antognetti,D.O.Pederson和H.De Man的“Computer Design Aids for VLSI Circuits”, 1981。
“Computer Design Aids for VLSI Circuits”
作者之一D. O. Pederson是著名电路仿真程序 SPICE的紧张发明人。在芯片设计行业,SPICE是每一个从业职员都知道的软件,有的可能在大学里用过它,有的可能曾利用它完本钱身的设计。这本书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谈论了电路仿真的事理和实现,没有中文译本。
第四本
Carver Mead(卡弗·米德)和Lynn Conway(林恩·加威)的“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 1979。
“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
中文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导论》,译者:何诣,科学出版社,1986
直到1979年,芯片设计都是由很高水准的专家完成的,他们理解设计的每一个方面,从半导系统编制造、晶体管特性,一贯到可能有1000个门的模块(这是那个时期芯片制造的极限)。但是后来的芯片设计变得太繁芜了,不适宜懂工艺的人去做,而工艺也变得太繁芜,碰着了很大困难。随着米德和加威这本书的出版,这统统都发生了变革。这本书目前已经绝版,但它是半导体芯片设计和设计自动化领域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书本。米德和加威通过创建简化的布局设计规则和适宜数字设计的简化时序模型,将设计与制造分开。芯片设计不再须要理解制造工艺的每一个细微差别,不再须要把每一个晶体管都看作是一个仿照器件。最主要的一点是,这意味着打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数字芯片了——原来设计芯片都要有深厚的电子工程知识(电子工程专业毕业或同等知识储备)——但这本书出来后,制造细节可以被封装起来无须芯片设计者考虑,因而打算机专业毕业的人也可以设计芯片了。
第五本
Te Chiang Hu(胡德强)and Ernest S. Kuh(葛守仁)的“VLSI Circuit Layout: Theory and Design”, 1986。没有中文译本。
“VLSI Circuit Layout: Theory and Design”
这本书系统地讲解了芯片版图布局布线问题,把几何图形和连线的排列转换成数学模型,从而用得当的算法来进行物理布局布线设计。该书先容了当时刚发明的“仿照退火”布局方法和葛守仁教授提出的“通道布线”等,这些算法都成为后续商业化EDA工具的基本事理和基本方法。没有这些首创性的思路和总结的理论,就不会有现在设计芯片必不可少的EDA工具和EDA商业巨子,如Cadence、Synopsys等。
本文为乖小熊原创,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