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尽AI红利的英伟达,如今终于有了危急感。在其推出新一代GPU H200后不久,11月16日,微软立时推出了首款自研AI芯片,再加上英特尔、谷歌、AMD这些同样觊觎着AI芯片这块蛋糕的对手,不得不说,英伟达已经被逼到“光明顶”上,巨子之战一触即发。
而在海内市场,由于芯片禁令升级导致A800和H800受限,华为昇腾迎来广泛运用,也成为英伟达的潜在威胁。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AI芯片市场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是一家独大的格局,尤其在地缘政治的磨练下,中国AI芯片企业也有机遇走向外洋,在环球的AI浪潮中霸占一席之地。
新品竞争“上岗”
11月16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Ignite2023开拓者大会上发布两款自研芯片——云端AI芯片微软Azure Maia 100和做事器CPU微软Azure Cobalt 100。
个中,Maia 100是微软为微软云中大措辞模型演习和推理而设计的第一款人工智能(AI)芯片,采取台积电5nm工艺,拥有1050亿颗晶体管,针对AI和天生式AI进行了优化,支持微软首次实现的低于8位数据类型(MX数据类型)。
当地韶光11月16日,微软股价涨1.76%,收盘价达到376.17美元/股,市值为2.8万亿美元。
此前,据媒体宣布,微软极有可能在这次大会上发布内部代号为“雅典娜”(Athena)的芯片,而这款芯片已向一小部分微软与OpenAI员工供应,他们正在测试这项技能,不过终极发布的产品并不叫雅典娜,而是Azure Maia 100。
就在微软发布Azure Maia 100的前三天,英伟达也刚刚公布一款名为NVIDIA HGX H200的GPU。据先容,H200是首款采取HBM3e的GPU,其运行更快、更大的显存容量将进一步加速天生式AI与大措辞模型,同时推进用于HPC事情负载的科学打算,与上一代的A100比较,其容量险些翻了一倍,带宽也增加了2.4倍,让大模型的推理速率比H100提高近一倍。
微软的Maia100将于2024年上市,英伟达的H200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通过环球系统制造商和云做事供应商供应,届时,这两家不同领域的巨子将在同一条赛道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的大客户OpenAI已经率先试用了Maia 100芯片,该芯片正在GPT-3.5 Turbo上进行测试。而OpenAI为办理人工智能芯片的短缺问题、节省芯片本钱,此前曾被爆料也在考虑制造自己的AI芯片,乃至已经考虑潜在的收购目标。
除了这几家,英特尔、谷歌、AMD等巨子也在“磨刀霍霍”。谷歌今年4月首次公布了自家AI超算的细节,并在8月推出新款AI芯片Cloud TPU v5e;今年6月,AMD直接发布了一款名为MI300X的GPU,直接对标英伟达的H100,该公司流传宣传MI300X内存不论密度还是容量都高于英伟达H100;英特尔曾在2022年5月发布高性能深度学习AI演习处理器Gaudi 2,近期又操持提升Gaudi AI芯片的HBM容量,并表示明年推出第三代Gaudi AI芯片。
市场格局待变
巨子竞逐AI芯片的情由非常充分—红利诱人。
在今年这场由天生式AI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中,比较那些人工智能企业,为各个大模型供应AI芯片的英伟达得到的益处才是最实打实的,除了在成本市场的身价暴涨,成为环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芯片企业,GPU销量大增还助其数据中央业务在最近两个财季创下营收记录。
在成本市场,英伟达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该公司在年初开盘时的股价为148.51美元/股,中间最高曾涨到502.66美元/股,当地韶光11月16日收盘价为494.8美元/股,市值达到1.22万亿美元。
而在古迹上,截至2023年7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英伟达实现营收135.1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01%,个中,受益最直接的数据中央部门,其营收在第二财季达到创记录的103.2亿美元,环比增长141%,同比增长171%。
此外,英伟达其他几项数据也迎来大幅增长。第二财季,其净利润为61.88亿美元,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843%;非美国通用司帐准则下净利润为67.4亿美元,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422%;毛利率更是高达70.1%,而去年同期毛利率仅为43.5%,同比增长26.6%。
这样的红利还将持续。据第三方机构估量,2023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34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20.9%,2024年将增长25.6%,达到671亿美元,到2027年,AI芯片营收估量将是2023年市场规模的两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
通信高等工程师、计策方案专家袁博对《中原时报》表示,AI是第四次家当革命涉及的核心技能,在未来的5-10年,环球AI的芯片需求量都会很大,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环球主流的芯片企业纷纭投身AI芯片的研发也是天经地义。
那么,巨子竞逐后的AI芯片市场,还能是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天下吗?
“环球AI芯片过去一家独大,但是从美国对中国的AI家当策略来看,环球安全的供应链构造已经被毁坏,单一利用某个公司的芯片来构建国家未来的核心家当能力,已经不再安全。因此,未来AI芯片市场会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对中国也是一个机遇。对中国本土的AI芯片企业而言,不论是国家计策还是市场前景,在外部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形下,都会更多的驱动中国企业利用国产化的芯片和国产化的AI演习框架,中国的AI芯片企业也会有机遇走出中国,在环球的AI浪潮中霸占一席之地。”袁博说。
华为崭露锋芒
说到中国本土的AI芯片,最近热度最大确当数华为昇腾。
由于不久前美国芯片禁令升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供应的A800和H800也被限定出售,华为昇腾观点也迎来一波成本热度。
科大讯飞此前曾表示,该公司已于2023年初与华为昇腾启动专项攻关,协力打造我国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让国产大模型架构在自主创新的软硬件根本之上,当前华为昇腾910B能力已经基本做到可对标英伟达A100。
不过袁博认为,华为昇腾芯片和英伟达GPU的适用场景不一样,在AI机器学习演习领域,其能力已经靠近乃至部分超越英伟达的水平,但是图像图形处理是弱势,因此只能填补英伟达的部分场景,中国在AI方面受到的限定依然很大。“英伟达是通用GPU,华为昇腾是专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只能在某些领域对英伟达进行替代,同时也须要业务场景所需的现有AI算法重新进行适配,事情量还是比较大的。从这点来看,不论是AI芯片还是配套的AI演习框架,国产芯片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当然,英伟达不会坐以待毙,面对贡献了1/5收入的中国市场无动于衷。近日,有称,英伟达已开拓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改良版系列芯片——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这三款芯片是由H100改良而来。本报就此向英伟达方面求证,对方表示无法对此进行回应。
“纵然英伟达再次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改良型号,也不虞味着利用英伟达新型号的GPU是安全的,由于之前的改良型号依然被美国限定,这个风险依然很大。因此,在一些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和重点行业大模型的场景,肯定会优先考虑利用国产化替代。以是,目前也是中国AI芯片企业,包括华为在内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推动国产的AI芯片和AI演习框架走向成熟。”袁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