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少女玫瑰心 2024-12-30 02:49:3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RBK30是Netgear Orbi家族继RBK50和RBK40之后的第三款产品。
RBK30中包含一个主路由RBR40和一个墙插式的分身RBW30,比较前代产品,主路由RBR40连续保持了立式的造型,不过体历年夜幅缩小,规格也从RBK50的AC3000(400+866+1733用于主路由和分身之间通信)精简到AC2200(400+866+866用于主路由和分身之间通信),RBW30则采取更为小巧的墙插式造型,去掉了网口,更加方便用户摆放和组网,同时也保持了AC2200的规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套迷你组合的性能表现。

Netgear Orbi官网链接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通讯

开箱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Netgear Orbi mini RBK30 墙插式套装 开箱评测拆解_路由_双向 通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Netgear Orbi的包装风格大家也很熟习了

正面,可以看到这套组合确实小了很多,Netgear标明了这套组得当合200个平方的利用环境

背面,Orbi WIFI系统的功能特性

底部详细的产品规格

打开包装

包装内部采取了分层设计,上面主路由RBR40,下面分身RBW30和其他配件

包装内百口福

RBR40和RBW30两兄弟

随机的附件包括一个电源适配器和一条扁平网线

附送的一条白色扁线,没有沿用Netgear祖传黄色网线

电源适配器换了造型,不再有一个电源适配器占用排插两个孔位的情形了

100-240V,12V 2.5A的规格

安装指南和保修卡

主路由RBR40和RBR50一样采取了立式设计,白色的类肤材质搭配浅蓝色的顶盖,外不雅观设计非常俊秀,也能轻易融入家居环境,个人更喜好缩小后的体历年夜小,正面的Orbi Logo,整体觉得非常简约

接口分布在背面的底部,从左到右同步键,1 WAN,3 LAN,电源键,DC In 和 Reset

底部赶过的橡胶垫担保机器能平稳的摆放在任何表面,散热口设计担保了良好的散热

墙插式造型的RBW30,同样利用了白色的类肤材质,正面的Orbi Logo,非常简约

背面的墙插式设计,大面积的散热孔担保了机器的散热

底部的散热孔,体积小了,但是散热毫无压力

侧面的同步键和Reset

拆解

RBR40

拆掉上层外壳,可以看到RBR40内部

机器内部正反面否覆盖了散热片

拆掉散热片,机器框架中拆出主板

主板背面,放置有4个网口

拆除主板背面的散热片看到内部芯片

主板正面同样也是散热片覆盖

拆除屏蔽罩后的样子

接口部分,网口利用非屏蔽设计

正面CPU部分屏蔽罩内部,CPU同时卖力2.4G和5G

独立5G回传部分,卖力AP间5G链接传输

CPU背面有一颗内存

有线交流部分,高通QAC8075,5口交流,卖力千兆网口

SOC,高通IPQ4019

IPQ4019是首颗供应单芯片AC办理方案的产品。
IPQ4019拥有4核心ARM Cortex A7,支持DDR3L内存。
集成千兆,4X4 MIMO的无线,MIMO可以同时利用,也可以拆分成2x2 2.4G和2x2 5G,实现单SOC双频。
同时支持MU-MIMO

IPQ4019官网链接

路由器的ROM,KingSton EMMC04G,4Gbit=512MByte,EMMC存储颗粒

CPU所带5G的功放部分

NANYA NT5CC256M16DP,4Gbit=512MByte DDR3 1600 RAM

高通QCA9886,5G单频2x2支持 2 SS MIMO无线芯片,卖力独立5G回传

RBW30

RBW30,打开看到底部的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周边高压电隔离,担保安全

电源板

电源板背面

从RBW30内部拆出主板

主板上同样覆盖有散热片

拆除散热片,主板上覆盖有屏蔽罩

拆开屏蔽罩,主板正面

拆开屏蔽罩的主板背面

SOC同样是IPQ4019,和主机相同

高通QCA9886,5G单频2x2支持 2 SS MIMO无线芯片,卖力独立5G回传

SOC对外供应5G和2.4G功放部分

S34ML02G2 2GBit=128MByte SLC ECC Nano Flash,比主机容量小一半

NANYA NT5CC128M161P,2Gbit=256MByte DDR3 1600 RAM。
比主机小了一半

固件

初始化

orbi的初始化很大略,APP Store安装Orbi,打开APP,扫描主路由的二位吗,接着主路由的WAN口接好上联,摆放好主路由和所有分身,根据主路由底部贴纸的SSID和密码,连上主路由,等待系统检测到主路由和分身,接着设置好SSID和密码,初始化就搞定了。

APP

Orbi APP目前还不支持中文,并且功能也很大略,目前也仅仅能够查看Orbi的硬件信息和固件版本,设置SSID和密码,查看联机设备,打开关闭访客网络以及测速,这里就不详细先容了。

主路由网页端

主路由的网页设置界面和其他网件其他路由器产品并无大的差别,这里我们就挑一些重点给大家先容一下

虽然采取了双5G的设计,不过5.8G部分默认用作路由和分身之间的通信,默认不对用户开放

联机设备,现在可以看到每台设备是连接到主路由还是分身,非常直不雅观,不过其刷新速率稍慢,协议类型有时也会有偏差。
比如下面这张图显示iPad是有线连接到分身的,希望往后的固件更新能够修复这些问题

高等设置的首页

QOS部分还并不完全,目前还只有一个speedtest

V2.0系列的最新版固件刚刚发布,我们已经升到了最新的版本。
须要把稳的是,固件的在线更新并不稳定,如果抽疯大家可以利用手动更新

无线高等设置部分

地区环球可选,这里我们选择功率相比拟较大的美国

传输功率掌握四档可选

Backhaul部分大家可以勾上enable daisy-chain,早期的固件并不支持daisy-chain(菊花链),这样分身和分身之间并不能通信,以是分身的摆放位置一定要能吸收到主路由的旗子暗记,而支持菊花链后,分身之间也可以相互通信扩展旗子暗记了,分身的摆放也可以更加的灵巧

Enable Fast Roaming,打开快速漫游,我想这个勾大家一定都乐于勾上的

分身网页端

分身的设置页面就很大略了,毕竟很多的设置都是通过主路由下发的。
首先是一个联机状态,这里可以看到分身和主路由之间,主路由和因特网之间都是联通的

联机设备里面,可以看到连接到这个分身的所有设备信息

性能测试

吞吐量测试

测试平台

硬件部分:

  PC1 千兆网卡:Intel(R) I218LM Gigabit Network Connection,有线连接到RBR40

  PC2 无线网卡:Asus PCE-AC88 用于测试RBR40的吞吐量

  PC3 Apple Macbook Pro 2017款 用于测试5G到5G之间的吞吐量

RBR40和RBW30之间的间隔为4米,无遮挡

软件:

  Windows 10 Pro安装所有必选补丁,关系系统防火墙

  Endpoint 9.20

  IxChariot 6.70

本次测试利用了如下测试脚本:

  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此脚本用于测试最大传输带宽。

先来理解下路由测试结果几个干系名词:

  Throughput,即路由吞吐量,表示路由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
此数据越高越好。
  

测试环境:

  测试选择在办公室,仿照大家日常利用的真实情形。

解释:

  路由器开启WPA2加密

测试结果

RBR40 NAT 单线程

RBR40 NAT 十线程

RBR40 Lan to Lan(单向) 单线程

RBR40 Lan to Lan(单向) 十线程

RBR40 Lan to Lan(双向) 单线程

RBR40 Lan to Lan(双向) 十线程

RBR40 5G to Lan(下行) 单线程

RBR40 5G to Lan(下行) 十线程

RBR40 5G to Lan(双向) 单线程

RBR40 5G to Lan(双向) 十线程

RBR40 5G to Lan(上行) 单线程

RBR40 5G to Lan(上行) 十线程

RBR40 5G to 5G(单向) 单线程

RBR40 5G to 5G(单向) 十线程

RBR40 5G to 5G(双向) 单线程

RBR40 5G to 5G(双向) 十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下行)单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下行)十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双向)单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双向)十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上行)单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Lan(上行)十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5G(单向)单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5G(单向)十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5G(双向)单线程

RBW30 5G to RBR40 5G(双向)十线程

测试数据汇总

网络性能

1 Pair (Mbps)

10 Pairs (Mbps)

RBR40 NAT

545.045

934.791

RBR40 Lan to Lan(单向)

817.062

856.265

RBR40 Lan to Lan(双向)

1,494.69

1,634.01

RBR40 5G to Lan(下行)

541.676

644.44

RBR40 5G to Lan(双向)

532.835

547.159

RBR40 LAN to 5G(上行)

357.637

638.355

RBR40 5G TO 5G(单向)

162.406

259.928

RBR40 5G TO 5G(双向)

251.148

283.247

RBW30 5G to RBR40 Lan(下行)

234.357

421.779

RBW30 5G to RBR40 Lan(双向)

334.722

528.093

RBW30 5G to RBR40 Lan(上行)

256.299

518.055

RBW30 5G to RBR40 5G(单向)

149.658

298.792

RBW30 5G to RBR40 5G(双向)

274.307

294.073

实际利用环境测试

测试利用10.5\"大众 iPad Pro,图中红五角星处放置主机,绿五角星处放置从机,Orbi地区选择美国以得到最佳性能,其他都是默认设置。

测试环境解释:

屋子是高层,面积比较大,赤色五角星为主机位置,绿色五角星为从机位置。
屋子是办公用的,密密麻麻的屏风和办公家具,电脑很多,无线旗子暗记源大概多(楼上楼下基本上都是公司),环境很繁芜,电子设备和办公家具繁多,旗子暗记滋扰比较严重。

各房大致面积解释:

1:5m3.8m

2:2m2.8m

3:3m2.8m

4:4m3.8m

5:4.5m4m

6:8m5m

dBM旗子暗记强度5线程下行(Mbps)连接办法A-39457.3085G主机B-54312.275G主机C-31282.9475G从机D1-35285.8035G从机D2-50294.8715G从机E-59291.6925G从机F1-47358.9125G从机F2-58356.7285G从机

下面放上每个点的测试图供大家查看

A点

B点

C点

D1点

D2点

E点

F1点

F2点

利用10.5\公众 iPad Pro在测试环境中兜了一圈,连接旗子暗记从主机切换到从机的过程中丢了三个包,全体切换过程还是非常迅速的。
并且在全体测试环境中兜一圈进行视屏通话不会有断线的情形,切换过程中会有一秒钟旁边的通话延迟,Orbi设备间的切换还是比较迅速的。

总结

随着Orbi OS 2.0的发布,这套RBK30在测试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Daisy Chain的引入,让分身之间也可以相互通信,方便设备的摆放和配置,同时Orbi OS 2.0也让我们首次体验到了独立5G回程所带来的性能和稳定性的巨大提升。
老的Orbi用户请一定要升级到Orbi OS 2.0,同时,须要分体路由的用户,Orbi家族是你的最佳选择。

标签:

相关文章

DLL影像图,提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解析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DLL影像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解...

通讯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DLL打补丁,守护软件安全与稳定性的利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系统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错误或漏洞...

通讯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DLL日常,介绍高效生活的秘密武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高效,成为每个人关注的焦点。DLL作为一款新兴的智能应用,凭借其独特...

通讯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DLL消息传递,现代软件开发的桥梁

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简称DLL)作为一种关键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

通讯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

DLL注入技术剖析,原理、应用与防御步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DLL注入技术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DLL注入,即动态链接库注入,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它...

通讯 2024-12-31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