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了5nm芯片的处理器
截止到2021年1月,目前量产的最前辈的半导体工艺是5nm(1nm=百万分之一毫米),苹果在2020年10月发布的iPhone 12系列和iPad Air所利用的A14BIONIC以及苹果在2020年11月发布的Mac系列所利用的Apple Silicon M1,都是5纳米制造的芯片。
与直到现在为止最前辈的7nm技能比较,5nm将单位面积的集成密度提高了1.6倍以上,可以在同样的面积上安装更多的电路和功能。与苹果同时,华为发布了搭载5nm处理器的旗舰智好手机,华为Mate 40 Pro。

图1 2020年10月推出的Mate 40 Pro。从左到右,包装盒、后盖拆下,非打仗式充电用的线圈和NFC通讯用的天线拆下。由于繁芜的设计,拆解这一设备是一个相称大的寻衅。
华为和海思(华为的子公司半导系统编制造商)一贯是中美争真个目标,受到各种牵制,从2020年9月起,华为和海思无法再从台湾半导体龙头企业台积电得到尖端工艺芯片。也便是说,我们这里所先容的Mate 40 Pro是由2020年9月之前生产的芯片组成。中美问题如何发展将是最大的关注点。
在Mate 40 Pro内部,上面是摄像头和电脑板,中间是电池,下面是扬声器和端子。
图2为内部电路板和摄像头。该机有三个外置摄像头和两个内置摄像头。出摄像头拥有5000万像素(百万像素)广角、2000万像素超广角和1200万像素光学长焦。机内摄像头为1300万像素,配备3D-TOF,与德国徕卡共同开拓,性能和画质都极高。内部电路板险些是正方形,安装摄像装置的部分被掏空了。
如图2左侧所示,个中有三块板子的构造是两层构造,不是苹果和三星电子利用的带垫片的两层构造,而是板子的直接重叠。一楼放置处理器和传感器,二楼放置5G(第五代移动通信)通信用的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天线开关等通信元器件。较小的二层板,也有连接显示屏和外接天线的终端。板子的另一侧是处理器和内存,每个功能的处理器和内存都被金属覆盖,以供应屏蔽。图2中最右边的图像显示的是被拆除的金属防护罩。
板上芯片的美国产品比例正不才降
图3是Mate 40 Pro的电脑板上的处理器芯片和内存芯片。左边是容量为256 Gbytes的NAND闪存。NAND闪存常日带有韩国三星、SKhynix、美国美光科技或日本铠侠(原东芝内存)的标志,但是,这款芯片的包装上刻有HiSilicon的标志。内部的细节在Tekanalie的报告中都有宣布,内存的内容也很详细,个中HiSilicon做出了主要贡献。
右下角是与处理器密切干系的DRAM,采取了三星的LPDDR5SDRAM,它被放在处理器的正上方,采取POP(Package On Package)构造。图3中间是处理器封装在DRAM的正下方。华为/硅谷研发、台积电5纳米制造的处理器麒麟9000就嵌入个中。请把稳,麒麟9000只是一个品牌名称,芯片名称是Hi36A0。
图4显示了Mate 40 Pro中功能芯片的国籍以及HiSilicon制造的器件分布情形。
由于中美之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制造的半导体比例不才降,大约在23%旁边。紧张是通信用功率放大器在美国制造。可以看出,华为/海思大约占了一半。这是一个极高的比例。芯片整合成一套,可以读取前辈的系统功率。其他产品如传感器等都是在日本和欧洲生产。图4的右侧是HiSilicon的器件分布特写图。
大约82%的芯片组是仿照或稠浊旗子暗记。对付现在能够制造芯片组的半导系统编制造商来说,关键是能够将数字整合到一个芯片上,并供应许多仿照元件,如收发器、电源系统和通信系统。这包括音频和其他组件。在图4中,(1)是数字,(2)是存储器,(3)是电力系统。
图5为麒麟9000封装分离,取出里面的芯片。(1)POP以上的存储器封装的端子面,(2)用化学药品去掉的模具,(3)存储器芯片分离,(4)POP以下的处理器封装:与存储器连接的表面,(5)用化学药品去掉的模具,(6)处理器的硅片(带接线层),(7)是去掉(6)之接线层,可以看清电路和性能。
在我们公司,险些所有得到的处理器都是依据如图5所示的工艺,取出硅片,来明确其详细利害点和未来的进化点。去掉布线层,内部的逻辑和存储器区域就会显露出来,以是险些可以100%地确定算术单元和终端电路。顺便说一下,笔者在以前的事情中设计过大约100个半导体处理器。而且,还在国外的CPU开拓部门和授权公司事情了10多年,以是对半导体很熟习。
麒麟9000在集成密度上优于A14BIONIC
图6是苹果A14BIONIC与华为/海思2020年10月发布的采取5nm制造工艺的麒麟9000芯片的比拟。芯片尺寸等细节我们就不多说了。
两款芯片的晶体管总数已经公布,据此,A14BIONIC的晶体管数量为118亿个,而麒麟9000则为153亿个。麒麟9000的电路尺寸要大30%。这个数据可能是由于5G基带(调制解调器)的不同而造成的结果(有证据,但这里省略了)。不包括调制解调器的电路,两个芯片尺寸就险些是一样。因此,目前A14BIONIC和麒麟9000运用场置器在电路尺寸看,来者都是佼佼者,完美无缺。
晶体管的总数量除以芯片面积便是单位面积的集成密度(如1mm2)。虽然两款处理器采取了相同的5nm技能,但是,两家公司的密度相差8%。虽然两家厂商在实现能力上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也可以看出,纵然是在5nm工艺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表1(有一定省略)是对华为/海思的麒麟处理器的总结,包括芯片开放的信息。我们已经拆解并剖析了所有麒麟芯片,并节制了干系信息。
麒麟在2009岁首年月次亮相,此后险些每年都在不断发展。华为和HiSilicon在技能上一贯处于领先地位,一贯让我感到十分惊奇。希望华为/海思能连续向我们展示他们的辉煌技能。
须要指出的是,Mate 40 Pro中并没有所谓后门的那种神秘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