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乖囧猫 2024-12-28 21:13:4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特大假冒LV品牌注册牌号案

勾结专柜柜员造孽拆解正品包袋、打版定制原材料、仿制正品包袋、假造发卖单据,乃至在假冒包袋里植入nfc感应芯片,通过扫描就可访问官网正品链接,迷惑消费者。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科学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公民审查院以涉嫌假冒注册牌号罪、发卖假冒注册牌号的商品罪、造孽制造注册牌号标识罪对许某某、杨某某等30余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涉案金额1亿余元!制售假装品牌包袋竟还“独创”NFC识别芯片_包袋_正品 科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通制售假冒LV品牌包袋家当链

承办审查官先容,这是一起全链条制、售假冒LV品牌包袋案,形成了完全的家当链。
上游因此杨某某、郑某某分别为首的原材料(皮料和五金)制假团伙;中游因此许某某为首的包袋加工工厂;下贱因此林某某、唐某某各自为首的终端发卖团伙。

成品假包生产团伙正犯许某某从事皮具买卖多年。
2019年起,许某某见假冒LV品牌包袋买卖利润丰硕,便找了几个亲戚一起组建“家庭式”制假工厂。
制造高仿包离不开皮料和五金两大原材料,许某某为此常常穿梭于广州的档口间,不久就和郑某某、杨某某成为固定互助伙伴。

杨某某兄弟三人2015年起在广州一家五金皮料城租下一间档口做皮料、布料买卖。
期间,陆续有客户上门讯问能否制作带LV标识或老花、棋盘格的皮料,问的人多了便难以抵挡诱惑,三兄弟开始承接“灰色”买卖。
后来竟成了市场上小有名气的LV专用皮料、超纤里布供应商。

“每次进货,我都到杨某某档口看过摸过之后才下单。
五金配件供应商也是杨某某先容给我的。
”许某某供述。
根据警方调取的转账记录,他支付给这两家档口的货款就超过了200万,“一只包本钱在100到200元不等,我按每只300到500元的价格批发出去。
销量好的时候,工厂一天可以做5、60个包,少的时候在20个旁边,最远能卖到中东地区。

2020年7月,上海警方在广东省多地统一收网,在许某某的制假工厂现场查获假包成品673个,按照正品价格打算货值金额达1268万余元公民币。

柜员里应外合供应最新内部资料

质料供应商杨某某和郑某某常常一起出入LV专柜打探最新款包袋,他们不只拍照,还斥巨资购入脱销格局进行拆解。
韶光一久,专柜店员也看出来这些人是“版佬”“一比一”,上了品牌黑名单,店员禁止将包售卖给这些人。

不只如此,从知晓新款,拿到正品,再拆解制版,这个中耗时良久。
杨、郑团伙瞄准了LV专柜柜员施某。
此前,他们已在施某处购买了十几个包袋。
为了拉拢施某,他们不只向其加价收购新款包袋,还许诺将用完的二手包低价交给施某回收转卖。
在利益的驱动下,施某终极赞许加入。
内外勾结之下,这伙人能做到同步乃至早于正品公开拓售期推出仿制包袋。

下贱一级经销商林氏姐弟也是这条链上的主要一环。
他们通过开设档口招揽大买家批发发卖,同时还利用微信朋友圈对外进行零售,对经典脱销格局和历年限定格局如数家珍,并在微信朋友圈对客户和小代理商大肆“推广”,不需多时,便摸清了消费者喜好。
林大姐不只卖货,还主动担负起“选品”的“重责”,还曾供应指定的面料、包袋样板、格局专门向许某某工厂定制。
按照每只包300至500元不等的价格拿货后,再加价40%以400至700元对外出售。

根据发卖记录,2018年至2020年7月,林某某发卖团伙合计向许某某支付货款74万余元。
在林某某的住处,当场查获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各式假冒LV包袋310个,市场正品代价高达1100万余元。

植入NFC芯片迷惑消费者

“这两年我看到市场上芯片包开始盛行起来,植入芯片的包袋,只要用手机对其扫描,就会跳转至LV品牌官网对该款包袋先容的页面上去。
”林某某常常和顾客打交道,长于捉住消费者生理,遂哀求许某某生产时加入这一技能。
浩瀚“小白”买家就被此效果所迷惑,确信这是正品包包。

许某某让工人喷涂胶水的时候,把芯片夹在皮估中央,不同格局的包芯片安装在不同位置。
芯片数据导入仅需十几秒,据工人交代,一小时就能完成近150个包袋的芯片导入。

然而,正品包袋没有此类感应芯片,但凡能够利用手机NFC感应功能识别的包袋均为假冒仿制品。
一位奢侈品鉴定行业资深从业者坦言道:“这个团伙还在包里装芯片,说实话,我不懂这是为什么,由于正品是没有芯片的。

除了芯片,LV专用防尘袋、吊牌等辅料在吴某某这里也是一应俱全。
据吴某某交代,这些辅料实际本钱更低。
经查,吴某某勾结张某某为“互助伙伴”,由吴某某供应布料和涂刷LV字样的模版,张某某卖力制作加工和打包发货。
张某某以每个防尘袋0.5至0.6元的价格收取加工费,而吴某某转头就以翻倍的价格售出。

截至案发,单单是吴某某向张某某供应的布料代价就已达10万余元,数百万只“LV防尘袋”从这家面积仅15平方的小作坊里源源不断流向市场。

除了上述辅料,警方在吴某某住处查获假冒LV品牌名片1200张、信封3170个、感谢信800封、证书62400张、标签36000个;从张某某住处查获700个假冒LV防尘袋和1600个假冒LV 防尘袋半成品、印染模板25个。

涉案金额1亿余元的制售假网络覆灭

根据“LOUIS VUITTON”牌号权利人出具的鉴定报告,本案查获的干系带有LV标识的包袋均未经品牌授权或容许,均为假冒伪劣商品。

经审查机关审查,2018年至2020年7月期间,被告人郑某某、杨某某、许某某等人为牟取造孽利益,在未取得“LOUIS VUITTON”注册牌号权利人容许的情形下,通过勾结专柜柜员施某,对正品LV包袋进行仿制。
由杨某某、郑某某等人供应皮料、五金配件等原材料,吴某某等人供应防尘袋、吊牌、芯片、正品发卖单据等辅料,由经营加工厂的许某某等人生产假冒成品包袋,末了由发卖商林某某、唐某某等人销往境内外各地。
经审计,涉案金额达1亿余元公民币。

承办审查官先容,根据高下游分工不同和我国刑法干系规定,上游原材料商和中游包袋加工厂——郑某某等人、杨某某等人、许某某等人团伙,构成假冒注册牌号罪;下贱发卖林某某等人、唐某某等人团伙构成发卖假冒注册牌号的商品罪;此外,供应防尘袋等辅料、在皮料上打印LV字样的吴某某、杨某甲等人构成造孽制造注册牌号标识罪

本案高下游分工细致,犯罪嫌疑人之间不产生直接关联,对法律机关打击此类案件造成一定难度。
在办理此案期间,审查机关一方面提前参与,勾引公安机关加大对涉案职员口供的网络和整理,使高下游不同分工的犯罪嫌疑人之间口供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对干系物流信息、电子数据、资金明细等客不雅观证据进一步梳理,通过客不雅观证据的关联来佐证被告人的供述,形成证据链闭环。

审查官先容,随着《刑法改动案(十一)》的颁布履行,知识产权犯罪惩办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发卖假冒注册牌号的商品罪的刑期由以前最高的7年,提高到10年,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威慑性。

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机关在行动

案例中,无数“身份证完好,一比一打版,自带防伪芯片”假冒包袋通过档口、微信朋友圈等鱼龙殽杂的交易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
这个家当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傍着名牌吸血,对品牌方知识产权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近年来,法律机关持续加大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力度,进一步彰显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审查机关提醒,在名牌身上吸血的买卖不可能长久,制假售假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品牌方和消费者的权柄,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毁坏了市场营商环境,将受到法律的严明制裁。

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方面不要梦想便宜,落入“高仿包”的陷阱;另一方面,应该尊重知识产权,从官方渠道购买正品。
倘若不幸买到了赝品,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柄,保留干系凭据并及时报案。

审查官说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