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是发达国家家当粉碎机。盾构机,或者某设备,特种钢材、化纤碳纤等等。中国度当人做出来的发卖价格每每只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三五年内就把外国产品打垮,中国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
特高压、光伏家当、风电家当已经只有中国一枝独秀,汽车将是下一个粉碎欧美日的重量级发卖产品。
赢者通吃、极度内卷的芯片行业能否让中国芯重复光伏的故事?

先看看:芯片的定价
国际上的芯片定价策略是8:20定价法,即当硬件本钱为8时,定价为20。
AMD历史上已经达到了8:50。
英特尔的一样平常定价策略是8:35。
中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靠补贴,财税补贴和用未来古迹补贴,大略点说。亏钱卖芯,赌来日诰日能赢。
考虑一款芯片前期研发本钱、流片试产本钱占比常高。而芯片前期本钱须要产量均摊,产量越高本钱越低。这才是芯片家当的制胜法则。
光刻机、前辈制程这些都不是紧张的。
芯片采取8:20定价。
当单款芯片产量为1万时,价格为200美元;
当产量为10万时,售价可降到30美元;
当产量为100万美元时,售价为低至5美元以内。
而芯片产量规模效应,在制程越前辈,比如7纳米、3纳米等等。产量降本钱的越明显
因此,为了降落芯片的价格,输出产量是非常主要的。
一颗芯片,本钱组成
1:研发本钱(与芯片制程前辈程度正干系);
2:wafer本钱(与芯片DIE面积成正干系);
3:封装本钱(基本稳定,封装材料及基板大小干系);
4:测试本钱(跟制程成熟程度、良率,测试韶光干系);
决定芯片本钱不但是这四个部分,决定本钱单个芯片本钱的居然是:有没有人用你芯片。
wafer代工厂台积电,中芯国际的;封装代工日月光,长电等定的;研发本钱则是华为、高通、AMD、苹果这些巨子。
这个便是马太效应,越大的公司议价能力越强;
2023年,内存芯片开始白菜价了,三星、美光等巨子都亏本卖,中国芯片长江存储等都在赔本卖。
有产量、有销量还能在芯片需求回暖时、家当顺风顺水时挣一笔。
正常一颗芯片的毛利在30%-100%旁边(可以看各个上市公司的财报,均匀价格,根本不是什么暴利,暴利的行业都在监狱里关着);
实际上目前芯片便是白菜价;这个便是这个行业的痛点, 在白菜价的芯片行业,来探求机会,这个是最难的,芯片的价格便是天花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