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近日表露的一季报显示,其今年第一季度环球交付68426辆。个中,中国市场作为环球第一单一市场,贡献了17685辆的销量。
然而,保时捷近期却由于“减配门”惹火了中国消费者。据理解,由于芯片短缺,保时捷曾将部分车辆减配为手动转向柱,承诺后续将免费升级为电动转向柱。但近日其官方又改口称不予免费升级,仅供应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而车主如果自己在售后改换电动转向柱,本钱在3万元旁边。
经由车主多方投诉,保时捷中国终于在近期发布报歉声明,但维权车主们并不认可这封致车主信,他们认为保时捷中国的这封信没有任何意义,一没有明确办理方案,二是一贯在推脱自己的任务。

车主“花式维权”
近日,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跨界多用场车Taycan Cross Turismo上市的网络直播过程中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比新车更受瞩目的是直播间里涌进了大批维权车主。由于直播中未开启评论功能,这些车主纷纭改名为“保时捷涉嫌发卖敲诈”“保时捷还我电动转向柱”等名称,通过刷礼物的办法接力“霸屏”。
据理解,事宜的起因是多位车主控诉自己订购的保时捷遭到官方无端减配,投诉无门。购车时保时捷曾承诺,因芯片供应不敷,暂时将车辆减装为手动转向柱,后续将免费升级为电动转向柱。但是,消费者提车后,保时捷方面并没有兑现当初的免费升级方案,改为只供应2300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而在4S店自行加装电动转向柱的用度高达3万元。
事实上,在“直播间”事宜之前,已经有很多车主对保时捷的办理方案表达不满,车质网、黑猫投诉等投诉平台上涌现大量对保时捷“转向柱”问题的投诉,涉及Panamera、Cayenne、Macan、911及Taycan等多款热门车型。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很多车主供应的条约文件都显示,保时捷此前向车主称由于半导体产能严重短缺,须要对车辆上的产品配置进行临时调度,将原有的电动转向柱调度为临时利用手动转向柱,并担保等电动转向柱采购完全后将会立即关照车主,免费加装。但数月之后,保时捷方面却奉告他们,规复电动调节功能的操持已取消。在这份奉告函中,保时捷仅表示,因零部件短缺问题办理韶光未知,以是车辆只能配备手动调节转向柱。针对此事,保时捷将供应2300元代金券的敦睦补偿。
更让很多车主朝气的是,在与4S店内人员确认后得知,补偿的2300元代金券利用范围仅为售后。
事情闹大后,保时捷中国终于在4月30日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对车主表达歉意。
在信中,保时捷中国方面表示,进入2022年,环球性半导体产能短缺情形仍非常严厉。保时捷总部在进行诸多努力折衷后,仍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干系芯片的到货韶光。这意味着,此前的规复改换操持将置客户于持续的不愿定性和无限期的等待中。因此,今年一季度末,保时捷总部被迫决定,取消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的规复改换操持。
“我们非常理解受影响客户对此调度的失落望,以及主动表达见地的心情,保时捷与受影响客户一样心情迫切。今年3月起,海内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复和干系防控方法,以及外洋持续至今的疫情增加了沟通和协同事情的难度。我们也希望征得客户的理解,给予我们多一些韶光来努力探求方案。”保时捷方面表示。
然而,对付保时捷中国的“报歉”信,车主们并不买账。有车主表示,保时捷的表态没有办理任何本色性问题,通篇都是迫不得已,而且赔偿金额是代金券还不是现金,终极还要在4S店内消费,这和没有赔偿险些没什么差异。
中外市场差异对待?
随着保时捷“减配门”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车主加入到维权的行列。据多位保时捷车主在论坛发布的内容显示透露,目前其所在的维权群中已有数百人,涉及车型包括卡宴、Taycan、帕拉梅拉,以及少量的Macan。除了Macan的售价为五六十万元外,其他车型的售价都在百万元以上。车主们的诉求紧张有三种:一是保时捷召回这一批车辆,统一安排到4S店安装电子转向柱,承诺延长质保韶光;二是退车;三是返还补装现金。
对此,保时捷目前仍未提出本色性办理方案,只表示保时捷中国已成立特殊事情组,将联合干系供应商,尽快找到办理方案。
值得把稳的是,据保时捷官方数据显示,该公司2021年环球累计交付301915辆,个中中国市场的累计交付就高达95671辆,已经连续7年景为保时捷品牌环球最大单一市场。对付保时捷而言,中国市场的主要性不言而喻,但保时捷对待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却让很多人表示无法接管。
有车主在投诉平台发布内容称,保时捷国外官网曾标注“因短缺芯片暂时供应手动转向柱”,但未在中国官网上提及,一部分保时捷车主开了几个月新车后,才意外得知自己的车是手动转向柱。回去找4S店交涉对方才承认这一问题。
此外,对付取消补装电子转向柱,保时捷在国内外给车主的赔偿也存在差异。有车主在投诉平台上表示,保时捷美国官方赔偿500美元,按照美元汇率测算,约合公民币3100元,并且早早发送邮件关照了车主,而对海内车主却只赔偿2300元,并且没有任何关照。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虽然保时捷减配事宜客不雅观上受芯片短缺影响,但主不雅观上也不应该对中国车主“双标”、与外洋市场差异对待,再加上这次事宜直接危害了消费者利益,品牌口碑和形象将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
事实上,“减配”和“先减后补”已成为芯片短缺下的热词,但目前其他车企均未涌现类似保时捷“减配门”的情形。
此前,空想汽车、小鹏汽车也曾发布公告称,由于芯片问题对车载雷达进行减配,并向消费者供应选择方案。个中,小鹏汽车推出两种交付方案,方案A为等待提车,不要权柄,按顺序进行交付;方案B为选择软件权柄,签订补充协议,按顺序进行交付,估量今年3月31日起分批补装雷达。
除造车新势力外,此前因芯片短缺问题,宝马也曾取消部分车型的自动停车赞助系统、手机无线充电及WiFi热点功能,并下调车型价格。直到芯片问题缓解后,宝马才宣告后期连续加装相应配置并重新上调规复售价。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办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