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南宫静远 2025-01-06 12:20:5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本文是转载,作者是搞纳米材料的科研大牛,自号小学僧,关于芯片说的深入浅出,让我一个学芯片出身的都敬佩不已,同时也感惭愧,当年画电路的22寸大屁股CRT显示器都用来看艳照门了,还好的是我现在已经转业了!

2,纯技能谈论,贴标签的请绕道,一律不搭理,这篇是芯片系列的末了一帖!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智能

3,关于原创发帖,在酝酿中,待润色好跟大家说说这10年的巨变与感悟。
实在我把论坛发帖当资料收藏夹了,看到好的文章就发到论坛来,待须要看时,登录论坛就可以看。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关于芯片的谈论  这篇文章可以做终结科普_芯片_技巧 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分割线

点沙成金:半导体芯片

文/老和山下的小学僧

在中国和“外国”这两国的较劲中,究竟哪一国更占上风?有说中国吊打外国,有说外国轻松把中国摁在地上摩擦,双方都列举了各类各样的例子,整得我们吃瓜群众一脸懵逼。

中间派肯定说两国各有利弊,但这结论虽然精确却没啥营养。
想要在中外两国这个话题上显得有见识,得先搞明白啥是技能?

01

核心技能,到底是个啥?

把技能分分类,第一类姑且叫“可山寨技能”,或者叫“纯烧钱技能”,有人喜好往左边烧,有人喜好往右边烧,于是就烧出了不同的运用技能。

这实质上是用旧技能整合出新玩意儿,比如,美帝登月的土星五号,中国的跨海大桥,小胡子的鼠式坦克,乃至包括长城和埃及金字塔。

打个比方,这有点像吉尼斯记录:最长的头发,最长的指甲,等等……这类东西,只要钱到位,搁谁都烧的出,关键看有没有需求,以是这些也可以叫运用技能。

比如上图这种架桥机,几个工业大首都能搞,但搞出来只能当玩具,只有中国搞出来才赢利。

我国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迸发出海量需求,推动各种烧钱的运用技能井喷,赚了钱又可以勤学不辍地完善各种细节,于是,可以不吹牛的说,中国的运用技能已经和全体外国不相上下。

第二类技能暂且叫“不可山寨技能”,或者叫“烧钱烧韶光技能”,任何牛逼设备,你冒死往细拆,终极创造都是材料技能。

做材料和做菜差不多,番茄炒蛋的身分可以见告你,但你做的菜便是没我做的好吃,这便是核心技能。

除了生物医学之外,核心技能说到底便是材料技能,看一串例子:

发动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国最遭人诟病的短板。
其核心技能说白了便是涡轮叶片不足结实,油门踩狠了就得散架,无论是航天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只要带个“机”字,我们腰杆都有点软。

材料技能除了烧钱、烧韶光,有时还要点运气。
还是以发动机为例:金属铼,这玩意儿和镍混一混,做出的涡轮叶片吊炸天,铼的环球探明储量大约2500吨,紧张分布在欧美,70%用来做发动机涡轮叶片,这种计策物资,妥妥被美帝禁运。

前几年在陕西创造一个储量176吨的铼矿,可把国人乐的,立时拼了老命烧钱,这几年苦逼生活才有了转机。

稀土永磁体,便是用稀土做的磁铁,能一贯保持磁性,用途大大的。
高品位稀土矿大多分布在中国,以是和“磁”干系的技能,我们比美帝还能嘚瑟,比如核聚变、太空暗物质探测等。

听说,我国前几年也对美帝禁运,逼得美帝拿铼交流,外加陕西安徽刨出来的那点铼,J20的发动机才算有些眉目。

作为“工业之母”的高端机床,我们基本和男国足一个水平,只能仰望日本德国瑞士。

材料是最大的限定之一,比如,高速加工时,主轴和轴承摩擦产生热变形,导致主轴抬升和倾斜,还有刀具磨损,等等,以是对加工精度哀求极高的活,国人还是望“洋”兴叹。

光学晶体,我国的部分产品还能对美帝履行禁运,以是和光干系的技能都不弱,比如激光武器、量子通信。
气动形状,得益于钱学森那辈人的积淀,与之干系的技能也是杠杠的。

如果我们连续罗列,就会创造,运用宽泛的根本性材料,中国还是掉队外国,运用相对较窄的细分领域,中国逐渐领跑。

下面,重点来了!

这种关键核心材料,环球统共约130种,也便是说,只要你有了这130种材料,就可以组装出世界上已有的任何设备,进而生产出已有的任何东西。

人类的核心科技,某种程度上说,指的便是这130种材料,个中32%海内完备空缺,52%依赖入口,在高端机床、火箭、大飞机、发动机等尖端领域比例更悬殊,零件虽然实现了国产,但生产零件的设备95%依赖入口。

这些可不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而是工信部2018年7月发布的数据,还新鲜着呢。

核心材料技能,说一句“外国仍把中国摁在地上”,一点都不过分。
这实在很随意马虎理解,毕竟发财韶光不长,而材料技能不但要烧钱,更要烧韶光。

这里得强调一下,运用技能并不比核心技能次要,它须要资金、需求和社会实际情形的结合,虽然外国有能力烧,但大概一辈子都没机会烧。

这儿肯定有人抬杠了:人家只是不愿意烧,不然分分钟秒杀你!
呵呵,如果强行烧钱,后果参照老毛子。

磨叽半天,该回正题了,半导体芯片之以是难,是由于它不但涉及海量烧钱的运用技能,还有浩瀚烧钱烧韶光的材料技能。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话得从事理提及。

02

芯片事理和量子力学

很多人以为量子力学只是一个数学游戏,没有运用代价,呵呵,下面咱给打算机芯片寻个祖宗,请看示范:

导体,咱能理解,绝缘体,咱也能理解,我们第一次被物理整懵的,怕是半导体了,以是先替各位的物理老师把这债还上。

原子组成固体时,会有很多相同的电子混到一起,但量子力学认为,2个相同电子没法待在一个轨道上。

于是,为了让这些电子不在一个轨道上斗殴,很多轨道就分裂成了好几个轨道,这么多轨道挤在一起,欠妥心挨得近了,就变成了宽宽的大轨道。
这种由很多细轨道挤在一起变成的宽轨道就叫能带。

有些宽轨道挤满了电子,电子就没法移动,有些宽轨道空旷的很,电子就可自由移动。
电子能移动,宏不雅观上表现为导电,反过来,电子动不了就不能导电。

好了,我们把事情说得大略一点,不提“价带、满带、禁带、导带”的观点,准备圈重点!

有些满轨道和空轨道挨的太近,电子可以绝不费力从满轨道跑到空轨道上,于是就能自由移动,这便是导体。
一价金属的导电事理稍有不同。

但很多时候两条宽轨道之间是有空隙的,电子单靠自己是跨不过去的,也就不导电了。

但如果空隙的宽度在5ev之内,给电子加个额外能量,也能跨到空轨道上,跨过去就能自由移动,也便是导电。

这种空隙宽度不超过5ev的固体,有时能导电有时不能导电,以是叫半导体。

如果空隙超过5ev,那基本就得歇菜,正常情形下电子是跨不过去的,这便是绝缘体。
当然,如果是能量足够大的话,别说5ev的空隙,50ev都还是跑过去,比如高压电击穿空气。

到这,由量子力学发展出的能带理论就差不多成型了,能带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实质差异,即,取决于满轨道和空轨道之间的间隙,学术点说,取决于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禁带宽度。

半导体离芯片事理还很迢遥,别急。

很明显,像导体这种直男没啥可折腾的,以是导线到了本日仍旧是铜线,技能上没有任何进展,绝缘体的命运也差不多。

半导体这种暧暧昧昧的性情最随意马虎搞事情,以是与电子设备干系的家当基本都属于半导体家当,如芯片、雷达。

下面有点烧脑细胞。

基于一些大略的缘故原由,科学家用硅作为半导体的根本材料。
硅的外层有4个电子,假设某个固体由100个硅原子组成,那么它的满轨道就挤满了400个电子。

这时,用10个硼原子取代个中10个硅原子,而硼这类三价元素外层只有3个电子,以是这块固体的满轨道就有了10个空位。
这就相称于在挤满人的公交车上腾出了几个空位子,为电子的移动供应了条件。
这叫P型半导体。

同理,如果用10个磷原子取代10个硅原子,磷这类五价元素外层有5个电子,因此满轨道上反而又多出了10个电子。
相称于挤满人的公交车表面又挂了10个人,这些人非常随意马虎分开公交车。
这叫N型半导体。

现在把PN这两种半导体面对面放一起会咋样?不用想也知道,N型那些额外的电子一定是跑到P型那些空位上去了,一贯到电场平衡为止,这便是大名鼎鼎的“PN结”。
(动图来自《科学网》张云的博文)

这时候再加个正向的电压,N型半导体那些额外的电子就会源源不断跑到P型半导体的空位上,电子的移动便是电流,这时的PN结便是导电的。

如果加个反向的电压呢?从P型半导体那里再抽电子到N型半导体,而N型早已挂满了额外的电子,多出来的电子不断增强电场,直至抵消外加的电压,电子就不再连续移动,此时PN结便是不导电的。

当然,实际上还是会有微弱的电子移动,但和正向电流比较可忽略不计。

如果你已经被整晕了,没紧要,用大口语总结一下:PN结具有单引导电性。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单引导电的PN结,然后呢?把PN结两端接上导线,便是二极管:

有了二极管,随手搭个电路:

三角形代表二极管,箭头方向表示电流可通过的方向,AB是输入端,F是输出端。

如果A不加电压,电流就会顺着A那条线流出,F端就没了电压;如果AB同时加电压,电流就会被堵在二极管的另一头,F端也就有了电压。

假设把有电压看作1,没电压看作0,那么只有从AB端同时输入1,F端才会输出1,这便是“与门电路”,

同理,把电路改成这样,那么只要AB有一个输入1,F端就会输出1,这叫“或门电路”:

现在有了这些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离芯片就不远了。
你可以设计出一种电路,它的功能是,把一串1和0,变成另一串1和0。

大略举个例子,给第二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加电压,相称于输出0101,经由特定的电路,输出端可以变成1010,即第一个和第三个输出端有电压。

我们来玩个轻微繁芜一点的局:

左边有8个输入端,右边有7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对应一个发光管。
从左边输入一串旗子暗记:00000101,经由中间一堆的电路,使得右边输出另一串旗子暗记:1011011。

1代表有电压,0代表无电压,有电压就可以点亮对应的发光管,即7个发光管点亮了5个,于是,就得到了一个数字“5”,如上图所示。

终于,我们已经搞定了数字是如何显示的!

如果你想进行1+1的加法运算,其电路的繁芜程度就已经超过了99%的人的智商了,即便本僧亲自脱手,设计电路的运算能力也抵不过一副算盘。

直到有一天,有人用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组成了一个超级繁芜的电路,出身了人类第一台打算机,重达30吨,运算能力5000次/秒,还不及现在手持打算器的十分之一。

不知道当时的工程师为了安装这堆电路,脑筋抽筋了多少回。

下来的思路就大略了,如何把这30吨东西,集成到指甲那么大的地方上呢?这便是芯片。

03

芯片制造与中国技能

为了把30吨的运算电路缩小,工程师们把多余的东西全扔了,直接在硅片上制作PN结和电路。
下面从硅片出发,说说芯片的制作过程和中国所处的水平。

第一:硅

把这玩意儿氯化了再蒸馏,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硅,切成片便是我们想要的硅片。
硅的评判指标便是纯度,你想想,如果硅里有一堆杂质,那电子就别想在满轨道和空轨道之间跑顺畅。

太阳能级高纯硅哀求99.9999%,这玩意儿全天下超过一半是中国产的,早被玩成了白菜价。

芯片用的电子级高纯硅哀求99.999999999%(别数了,11个9),险些全赖入口,直到2018年江苏的鑫华公司才实现量产,目前年产0.5万吨,而中国一年入口15万吨。

难得的是,鑫华的高纯硅出口到了半导体强国韩国,品质该当还不错。
不过,30%的制造设备还得入口……

高纯硅的传统霸主依然是德国Wacker和美国Hemlock(美日合伙),中国任重而道远。

第二:晶圆

切片后的硅片也是圆的,因此就叫“晶圆”。
这词是不是已经有点耳熟了?

切好之后,就要在晶圆上把成千上万的电路装起来的,干这活的就叫“晶圆厂”。
各位拍脑袋想想,以目前人类的技能,若何才能完成这种操作?

用原子操纵术?想多了,朋友!
等你练成御剑翱翔的时候,人类还不见得能操纵一个一个原子组成各种器件。
晶圆加工的过程有点繁琐。

首先在晶圆上涂一层感光材料,这材料见光就融化,那光从哪里来?光刻机,可以用非常精准的光芒,在感光材料上刻出图案,让底下的晶圆袒露出来。

然后,用等离子体这类东西冲刷,袒露的晶圆就会被刻出很多沟槽,这套设备就叫刻蚀机。
在沟槽里掺入磷元素,就得到了一堆N型半导体。

完成之后,洗濯干净,重新涂上感光材料,用光刻机刻图,用刻蚀机刻沟槽,再撒上硼,就有了P型半导体。

实际过程更加繁琐,大致事理便是这么回事。
有点像3D打印,把导线和其他器件一点点一层层装进去。

这块晶圆上的小方块便是芯片。
芯片放大了看便是成堆成堆的电路,这些电路并不比那台30吨打算机的电路高明,最底层都是大略的门电路。

只是采取了更多的器件,组成了更弘大的电路,运算性能自然就提高了。

听说这便是一个与非门电路:

提个问题:为啥不把芯片做的更大一点呢?这样不就可以安装更多电路了吗?性能不就遇上外国了嘛?

这个问题很故意思,答案出奇大略:钱!

一块300mm直径的晶圆,16nm工艺可以做出100块芯片,10nm工艺可以做出210块芯片,于是价格就便宜了一半,在市场上就能去世去世摁住竞争对手,赚了钱又可以做更多研发,差距就这么拉开了。

其余,越大的硅片碰着杂质的概率越大,以是芯片越大良品率越低。
总的来说,大芯片的本钱远远高于小芯片,不过对军方来说,这都不叫事儿。

可别把“龙芯”和“汉芯”混为一谈

第三:设计与制造

用数以亿计的器件组成如此弘大的电路,想想就头皮发麻,以是芯片的设计非常主要,主要到了和材料技能相提并论的地步。

一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大片堵车。
电子在芯片上跑来跑去,轻微有个PN结出问题,电子同样会堵车。

这种风雅的线路设计,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考验,那便是:用!
大量大量的用!

现在知道芯片本钱的主要性了吧,由于你不会多费钱去买一台性能相同的电脑,而芯片企业没了市场份额,很随意马虎陷入恶性循环。

正由于如此,芯片设计不只要烧钱,也须要韶光沉淀,属于“烧钱烧韶光”的核心技能。

既然是核心技能,自然就会发展出独立的公司,以是芯片公司有三类:设计制造都做、只做设计、只做制造。

半导体是台湾少有的仍领先大陆的技能了,基于两岸本色上的分治状态,以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暂且分开表述。

早期的设计制造都是一块儿做的,最有名的:美国英特尔、韩国三星、日本东芝、意大利法国的意法半导体;中国大陆的:华润微电子、士兰微;中国台湾的:旺宏电子等。

外国、台湾、大陆三方,最掉队的便是大陆,产品多集中在家电遥控器之类的低端领域,手机、电脑这些高端芯片险些空缺!

后来随着芯片越来越繁芜,设计与制造就分开了,有些公司只设计,成了纯粹的芯片设计公司。
如,美国的高通、博通、AMD,中国台湾的联发科,大陆的华为海思、展讯等。

挨个点评几句。

大名鼎鼎的高通就不多说了,天下上一半手机装的是高通芯片;

博通是苹果手机的芯片供应商,手机芯片排第二毫无悬念;

AMD和英特尔基本把电脑芯片包场了。

台湾联发科走的中低端路线,手机芯片的市场份额排第三,很多国产手机都用,比如小米、OPPO、魅族。
不过最近被高通干的有点惨,销量连连下跌。

华为海思是最争气的,大家肯定看过很多故事了,不展开。
除了通信芯片,海思也做手机用的麒麟芯片,市场份额随着华为手机的增长排进了前五。
个人切身体会,海思芯片的进步真的相称不错。

展讯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比较早的大陆芯片企业,毕竟不能被人剃秃顶吧,硬着头皮上,走的是低端路线。
前段韶光传出了不少危急,后来又说是变革的开始,过的很不随意马虎,和天下巨子相差甚多。

大陆还有一批芯片设计企业,晨星半导体、联咏科技、瑞昱半导体等,都是台湾老大哥的子公司,产品运用于电视、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还挺滋润津润。

还有一类只制造、不设计的晶圆代工厂,这必须得先说台湾的台积电。
正是台积电的涌现,才把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分开了。

2017年台积电包下了全天下晶圆代工业务的56%,规模和技能均列环球第一,市值乃至超过了英特尔,成为环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晶圆代工厂又是台湾的天下,除了台积电这个巨无霸,台湾还有联华电子、力晶半导体等等,连美国韩首都得靠边站。

大陆最大的代工厂是中芯国际,还有上海华力微电子也还不错,但技能和规模都远不及台湾。

不过受制于台湾诡谲的社会现状,台积电开始布局大陆,落户南京。
这几年台资、外企猖獗在大陆建晶圆代工厂,这架势和当年合伙汽车有的一拼。

大陆的中芯国际具备28nm工艺,14nm的生产线也在路上,可惜还没盈利。
大家还是乐意把这活交给台积电,台积电险些拿下了环球70%的28nm以下代工业务。

美国、韩国、台湾已具备10nm的加工能力,最近几个月台积电刚刚上线了7nm工艺,稳稳压过三星,首批客户便是华为的麒麟980芯片。

这俩哥们儿早便是老差错了,华为设计芯片,台积电加工芯片。

说真的,如果大陆能整合台湾的半导体家当,并利用灵巧的政策和弘大的市场促进其进一步升级,我们追赶美帝的步伐至少轻松一半。

第四:核心设备

芯片良品率取决于晶圆厂整体水平,但加工精度完备取决于核心设备,便是前面提到的“光刻机”。

光刻机,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横扫天下!
不好意思,产量还不高,你们逐步等着吧!

无论是台积电、三星,还是英特尔,谁先买到阿斯麦的光刻机,谁就能率先具备7nm工艺。
没办法,便是这么强大!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做光刻机,但技能远不如阿斯麦,这几年被阿斯麦打得找不到北,只能在低端市场抢份额。

阿斯麦是唯一的高端光刻机生产商,每台售价至少1亿美金,2017年只生产了12台,2018年估量能产24台,这些都已经被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抢完了。

2019年预测有40台,个中一台是给咱们的中芯国际。

既然这么主要,咱不能多出点钱吗?

第一:英特尔有阿斯麦15%的股份,台积电有5%,三星有3%,有些时候吧,钱不是万能的。

第二,美帝整了个《瓦森纳协定》,敏感技能不能卖。

故意思的是,2009年上海微电子的90纳米光刻机研制成功(核心部件入口),2010年美帝许可90nm以上设备发卖给中国。

后来,中国开始攻关65nm光刻机,2015年美帝许可65nm以上设备发卖给中国,再后来美帝开始管不住小弟了,中芯国际才有机会去捡漏一台高端机。

不过咱也不用气馁,咱随便一家房地产公司,发卖额轻松秒杀阿斯麦,哦耶!

主要性仅次于光刻机的刻蚀机,中国的状况要好很多,16nm刻蚀机已经量产运行,7-10nm刻蚀机也在路上了,以是美帝很知心的解除了对中国刻蚀机的封锁。

在晶圆上注入硼磷等元素要用到“离子注入机”,2017年8月晦于有了第一台国产商用机,水平先不提了。
离子注入机70%的市场份额是美国运用材料公司的。

涂感光材料得用“涂胶显影机”,日本东京电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场份额。
即便是光刻胶这些赞助材料,也险些被日本信越、美国陶氏等垄断。

2015年至2020年,海内半导体家当操持投资650亿美元,个中设备投资500亿美元,再个中480亿美元用于购买入口设备。

算下来,这几年中国年均投入130亿,而英特尔一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30亿美元。

论半导体设备,中国,任无比重、道无比远啊!

第五:封测

芯片做好后,得从晶圆上切下来,接上导线,装上外壳,顺便还得测试,这就叫封测。

封测又又又是台湾的天下,排名天下第一的日月光,后面还随着一堆实力不俗的小弟:矽品、力成、南茂、欣邦、京元电子。

大陆的三大封测巨子,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混的都还不错,毕竟只是芯片家当的末端,技能含量不高。

(按:最新的,紫光29.18亿台币入股第一封装大厂日月光:占股30%)

04

说说我们的中国芯

提及中国芯片,不得不提“汉芯事宜”。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从美国买回芯片,磨掉原有标记,作为自主研发成果,骗取无数资金和名誉,花费大量社会资源,影响之恶劣可谓空前!
甚至于很长一段韶光,科研圈谈芯色变,严重滋扰了芯片行业的正常发展。

硅质料、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封测,以及干系的半导体设备,绝大部分领域中国还是处于“任重而道远”的状态。

那这种懵逼状态还得持续多久呢?根据“烧钱烧韶光”理论,掐指算算,大约是2030年吧!

国务院印发的《集成电路家当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集成电路家当链紧张环节达到国际前辈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家当实现超过式发展。

当前,中国芯片的总体水平差不多处在刚刚实现零打破的阶段,虽然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但每个领域都参了一脚,前景还是可期待的。

05

芯片的极限在哪里

文末,习气性抱怨一下人类科技的稚子。

芯片,作为大伙削尖脑袋能达到的最高科技水准,其根本的能带理论竟然只是个近似理论,电子的行为仍旧没法精确打算。

再往大了说,别看现在的技能纷繁繁芜,实在便是玩玩电子而已,至于其他几百种粒子,还完备不知道怎么玩!

芯片加工精度已经到了7nm,虽然三星吹牛说要烧到3nm,可那又如何?

你还能连续烧吗?1nm差不多便是几个原子而已,量子效应非常显著,近似理论就不好使了,电子的行为更加难以预测,半导体行业就得在这儿歇菜。

烧钱也好,烧韶光也罢,烧到尽头便是理论物理。
根本科学除了烧钱烧韶光,还得烧人,烧的非常惨烈,100个高智商,99个都是垫脚石!

工程师可以半道出家,但物理学家必须科班出身,根本科学在中国被忽略了五千多年,如今每年填报热度还不如耍戏的。

不能光折腾电子了,为了把中微子也用起来,咱赶紧忽悠,哎,不对,是呼吁更多孩子学根本科学吧!

你怎么看?欢迎大家一起互换

标签:

相关文章

代码649,介绍我国彩票市场的新里程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彩票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代码649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彩票市场的一个新里程碑。本文将从...

智能 2025-01-08 阅读0 评论0

代码云,新时代软件开发的新范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时代,软件开发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代码云作为一种...

智能 2025-01-08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