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神尊大人 2025-01-20 21:47: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得益于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一批智驾企业于近期开启集体IPO——仅在6月,就有至少4家公司推进上市进程。

在此过程中,智能车型价格下探、算力需求不断增长,对车规级打算芯片提出更高哀求,让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站到了本轮热潮中心。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互联网

来源:港交所、证监会、SEC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智驾芯片集体IPO背后: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与赛道选择_黑芝麻_亿元 互联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月22日二次递表后,黑芝麻智能于6月1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向“智驾芯片第一股”发起冲刺。
同一期间(3月26日),地平线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同为智驾芯片独角兽、同样聚焦车规级SoC(系统级芯片),两者也被拿来进行全方位比拟。

由于市场处于商业化初期,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在过去三年面临持续亏损,且公开融资定格在2022年,亟待上市筹资“回血”。
目前,黑芝麻智能估值约为150亿元,地平线估值约为600亿元——二者差异紧张来自收入规模等指标差距。

亏损背后,折射出国产SoC家当的资金压力、技能壁垒,以及市场激烈的竞争生态。
招股书中,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都将“规模化”放在核心位置。
二者谁能年内率先上市、如何探索出一条突围路径,将为后来的国产智驾企业供应参考样本。

商业运用仍在初期

工信部在《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培植指南》中,将汽车芯片分为10大类,包括掌握芯片(MCU)、功率芯片、传感芯片等,以及打算芯片(SoC)——即黑芝麻智能紧张产品,包括西岳系列高算力SoC和武当系列跨域SoC。
地平线SoC紧张为征程系列。

2021-2023年,黑芝麻智能收入依次为0.61亿元、1.65亿元和3.12亿元;净亏损达23.57亿元、27.54亿元和48.55亿元。
这是由于开拓智驾SoC须要大量资金投入——期内研发支出占到经营开支的比重为78.7%、69.4%和74.0%。

相似的环境发生在地平线身上。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地平线收入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净亏损为20.64亿元、87.2亿元、67.39亿元;研发开支占比为68.3%、73.7%和75.4%。

比拟来看,地平线的商业化表现更好——收入规模更大、亏损压力较小。
值得把稳的是,地平线2023年亏损收窄,紧张由于“其他亏损净额”从2.38亿元大幅降至0.33亿元。
公司称,这部分变动是由外汇亏损净额减少所致。

单位:亿元

来源:公司招股书

单位:亿元

来源:公司招股书

究其背后亏损缘故原由,紧张由于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按照人为干预程度和驾驶场景范围,自动驾驶技能一样平常分为L0-L5六个级别——支持L1-L2(包括L2+)级系统是高等驾驶赞助系统(ADAS),支持L3-L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ADS)。
个中,L3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须要职员参与。
当前,自动驾驶技能正向L2+阶段发展,间隔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仍有较长路程。

L0-L5级自动驾驶

来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不过长期来看,自动驾驶趋势并未改变,黑芝麻智能、地平线主攻的L2和L3级市场空间巨大。
“虽然整车市场增长有限,但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明确,成为未来半导体市场主要驱动力。
”IDC在近期报告中指出。

因此,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的研发支出仍将连续。
而短期内,两家企业都无法走出亏损泥潭。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8亿元,仅可坚持15个月的运营。
地平线现金流压力较小,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13.6亿元。

黑芝麻智能称,本次IPO筹集的资金,约80%用于未来五年研发,约10%用于提高商业化能力,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样平常公司用场,尤其采购SoC量产存货。
地平线则表示,未来,公司将连续优化研发、发卖以及行政职能。

技能壁垒尚未形成

外部成分之外,当前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的产品能力还无法支撑足够的话语权——不仅要依赖台积电(TSM.N)半导系统编制造封装,还要权衡下贱Tier 1(一级供应商)和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利益。

黑芝麻智能、地平线属于Tier2(二级供应商)

来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车规级SoC的量产和运用须要多种关键能力,涉及芯片算力、互助生态、软件性能、质量掌握等。
”IDC亚太区研究总监郭俊丽见告《巴伦周刊》中文版,例如在算力上,车规级SoC须要强大的处理能力,完成ADAS、ADS、信息娱乐系统等繁芜任务。

目前,黑芝麻智能西岳系列最高算力达到106+ TOPS(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估量年内上市的A2000算力可达250+TOPS——低于地平线征程6系列(560TOPS),约即是英伟达(NVDA.O)2019年公布、2022年量产的Orin芯片(254TOPS)。

来源:公司招股书、公开资料

在生态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A1000系列SoC出货量超过15.2万片,客户增至85名,与超过49个汽车品牌及Tier 1互助。
地平线统计口径有所差异,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交付处理硬件500万以上,办理方案搭载在超过230款车型上。

“建立强大的互助生态系统,包括与OEM、Tier 1、软件开拓商、传感器供应商互助,是确保SoC成功运用的关键。
”郭俊丽表示。

此外,郭俊丽提到,车规级SoC须要支持实时操作系统,或者适用于汽车的操作系统,以担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同时,SoC还应该支持、优化各种AI和机器学习框架,例如TensorFlow、PyTorch、Caffe等。

今年初,科技市场独立剖析机构Canalys对中国ADAS SoC厂商进行了评估。
个中,黑芝麻智能归于Scalers(攀登者),是吸引生态伙伴互助的潜在“新星”厂商;地平线被划为Champions(领军者),在技能路径方案与实行、供应链管理、做事能力方案与培植方等方面表现较好。

作为“新星”厂商,黑芝麻智能须要做出一些让步。
招股书称,2023年,SoC办理方案毛利率从上年32.7%降至23.7%,是由于初期产生本钱较高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做事。
而为了掩护与大客户吉利集团的长期互助关系,订单定价低于本钱。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黑芝麻智能当期收入的77.7%、75.4%和47.7%,个中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为40.7%、43.5%和15.2%。
期内,基于SoC办理方案的客户留存率为0%、60%、37%;基于算法办理方案的客户留存率为50%、33%、29%。

也便是说,客户的集中度和留存率均涌现下滑。
“我们大部分收入依赖数量有限的客户,失落去一名或多名紧张客户或发卖额大幅度减少,将会对业务、经营古迹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黑芝麻智能坦言。

寻求差异化路径

谈及盈利路径,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都将“扩大规模”放在核心地位——这也是制造业规模效应的底层逻辑——通过大量生产来降落本钱、提高效率和改进技能。

然而,实现这一愿景并非易事,特殊是在浩瀚国内外企业联合“夹击”下——包括英伟达、高通(QCOM.O)、Mobileye(MBLY.O)、华为海思等芯片厂商,以及特斯拉(TSLA.O)、“蔚小理”等整车制造商。

据华福证券估算,2023年,环球有较大出货量的中高算力(30+TOPS)SoC仅有英伟达Orin系列/Xavier系列、特斯拉FSD(HW3.0/4.0)、地平线征程5系列,以及华为昇腾610系列——四家公司霸占98%以上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黑芝麻智能基于50+ TOPS算力统计,表示公司处于2023年高算力自动驾驶SoC出货量第三,但市场份额仅有7.2%。
招股书称,排名第一企业市占率达到72.5%,第二市占率为14%。
从先容来看,前两名企业分别为英伟达和地平线。

相较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的规模化需求更为紧迫。
对此,公司将目光瞄向舱驾一体。
2023年4月,武当系列C1200跨域芯片发布,从核心自动驾驶功能扩展至繁芜的智能化功能——用一颗芯片替代四颗芯片,实现智驾、座舱、车身、网关四域领悟。

目前,英伟达DRIVE Thor、高通Snapdragon Ride是舱驾一体的头部玩家,芯片功能强大但价格较高。
比较之下,C1200系列在参数“够用”的条件下供应了全面配置,面向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中低端车型,估量于2025年量产。

黑芝麻智能芯片和架构副总裁何铁军认为,跨域领悟路线正向着One-Chip(单芯片)持续推进,对付以L2、L2+为主的中低端舱驾领悟实际意义更大。
未来,高端车型可采取算力更高的英伟达芯片,主流车型则可选择C1200系列。

这一转变源悛改能源市场需求调度——此前,200+TOPS算力多搭载于30万元以上车型;如今,20万级车型也开始采取同级别算力,例如小鹏G6(起售价19.99万元)、智己LS6(起售价21.99万元)。
对车企而言,C1200芯片是一种构造性降本的选择。

据麦肯锡调查,本钱成分(节省知识产权和封装本钱)是半导体从业者采取领悟芯片的紧张成分,占比为57%。
郭俊丽阐明道,随着智能车型价位下探,车企须要集成更多的功能,从而降落单一功能模块本钱和整车本钱。

不过,制造领悟芯片的过程并不轻松。
麦肯锡称,采取领悟SoC的三大寻衅紧张是确保不受滋扰(33%)、处理OEM和Tier 1 开拓部门哀求(25%)、办理ADAS/ADS冗余哀求(19%)。
黑芝麻智能能否借此实现突围,还要等待C1200系列的量产考验。

乐不雅观的一壁是,公司在芯片生产中已经具备一定先发上风。
“芯片从研发到布局常日须要1年半到3年韶光——包括设计、验证、制造和测试等阶段。
”郭俊丽指出。

中国市场的利好成分

在多家机构预测中,中国市场都被看作自动驾驶的领跑者。
黑芝麻智能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称,2028年,环球自动驾驶乘用车销量将达6880万辆,渗透率为87.9%。
个中,中国市场销量将达2720万辆,渗透率93.5%——高于环球均值。

环球及中国自动驾驶乘用车销量趋势

来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聚焦智驾芯片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中国ADAS汽车发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估量2028年,ADAS SoC的市场规模将达496亿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28.6%——同样超过环球市场均值(27.5%)。

环球及中国ADAS运用自动驾驶SoC市场规模趋势

来源:黑芝麻智能招股书

以上预测数据与政策扶持密不可分。
“中国政府一贯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技能发展。
” Counterpoint研究剖析师王少晨表示,中国各地已经发放多张L3级测试牌照,有利于各级参与者。
Counterpoint估量,到2028年,L3级乘用车出货量市占率将达10%。

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中国首批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9个利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操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畅试点——意味着L3自动驾驶技能正逐步实现落地。

绝对量增长的同时,在美国《芯片与科学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等法案压力下,高端替代成为行业大势,助推国产芯片厂商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黑芝麻智能招股书称,由于地理位置附近,海内公司能以更高效办法应对最新市场需求及客户需求,海内自动驾驶SoC供应商有望在中国市场更受中国OEM青睞。

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期间,算力不敷、竞争激烈仍是中国芯片厂商面临的共同困境。
但郭俊丽认为,随着技能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变革,一些新兴公司可能会通过创新技能、灵巧的生产流程、生态互助得到相对竞争上风。

当然,上述过程须要韶光和资金的投入。
如果顺利上市,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就有机会提升技能能力,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上市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去年底上岸港交所的知行汽车科技(1274.HK),当前市值(161亿港元)约12倍2023年收入(13亿港元)——远低于黑芝麻智能估值倍数(约48倍)和地平线估值倍数(约39倍),这将影响两家企业的IPO定价。

从2015年热钱涌动,到2024年集体IPO,智驾家当正在不断提速,国产厂商也在悄然崛起。
这场SoC芯片竞赛中,已经成为参与者的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未来还要对长期投入和短期代价进行更为全面的考量,谁能成为第一个IPO撞线的赢家?

文 | 曹妍

编辑 | 喻舟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公司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