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杜峰)我国芯片家当遭遇到缺货危急,从去年下半年来,不仅PC、消费电子领域受影响,汽车行业也同样面临缺货的磨练,2021年初,我国芯片行业的缺货潮仍未得到缓解。
芯片供应短缺的波及面正在扩大,芯片产能紧张如何办理备受各界关注,国产替代化的需求非常紧迫。
一大波国产芯片缺货来袭

“芯片缺货潮”全行业延伸。在手机市场,华为芯片缺货众人皆知。去年底,华为推出了搭载麒麟9000处理器的年度旗舰手机Mate40系列,凭借刁悍的性能,一上市便供不应求。由于受到禁令的影响,华为的麒麟9000系列处理器产量非常有限,仅仅只剩下库存,如今手机芯片库存已“告急”,华为官网绝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呈现缺货状态。
除了华为芯片产能急急,苹果首席实行官库克在1月27日的财报会议上坦言,Mac、iPad和iPhone 12 Pro都遭遇“供应受限”问题,在生产供应链中,尤其是半导体的供应“非常急急”。
不只在手机领域,据中国台湾媒体宣布,由于苹果、三星等品牌操持推出采取Mini LED背光显示的条记本电脑、平板和电视,导致Mini LED芯片需求暴增,涌现构造性缺货。
消费电子芯片缺货潮也延伸到汽车领域。早在去年12月,汽车行业就已受到芯片紧缺影响,大众汽车也正式承认了半导体芯片短缺的这一事实。大众中国CEO冯思翰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导致ESP无法生产,约1.5万辆汽车的面临减产。就在去年12月缺芯的问题就让大众在海内产量丢失了5万辆。
此外,奥迪,戴姆勒、宝马、丰田、日产、斯巴鲁等车企也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据财联社宣布,由于汽车芯片短缺,本田汽车准备减少产量,在日本海内已经因芯片短缺停息了部分车型生产,目前本田正通过车型替代来担保产量。
芯片缺货连锁反应显现
业内人士剖析,芯片缺货征象是由于部分企业抢产能,叠加疫情导致的供给制约,5G、汽车电子和AIoT等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是紧张缘故原由。
市场研究机构IDC认为,全体供应链,尤其芯片真个竞争将愈发激烈,“缺货”将成为2021年行家业的关键词,供应链端不稳定的态势将在2021年内约50%韶光内持续。
缺货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芯片价格的上涨。从去年底开始,环球汽车芯片供应商开始陆续涨价。2020年11月27日,恩智浦率先发布涨价函表示,为办理供应商带来的不可预见的本钱增长,公司“很不宁愿地”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
芯片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根据集邦咨询数据,2020年8英寸的晶圆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明显涨幅,约上涨5%—10%,联电、天下前辈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将价格提高了约10%——15%。
芯片缺货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影响便是产能的持续紧张。在缺货潮中,不少终端企业按以往几倍的采购量惶恐性下单,芯片制造企业也忙着从上游抢购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半导体行业缺货已经从8英寸晶圆扩展到了12英寸晶圆,不仅7nm、5nm等前辈工艺紧张,55nm到22nm在内的成熟工艺也同样产能告急。
同时,芯片产能的持续紧张也造成厂商的扩产操持大幅缩水,部分车企停产。近日奥迪首席实行官库斯·杜兹曼表示,由于汽车芯片短缺,已经有超过1万名员工休假,并且今年一季度会靠近所能让减产的数量少于1万辆。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估量,2021年环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丢失,相称于环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
芯片国产替代在路上
国际市场芯片缺货,海内市场概莫能外,干系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环球不到5%,部分关键零部件入口量高达80%-90%,芯片缺货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业内人士称,指纹识别、相机CIS等品类目前供给充足,不会存在缺货征象,海内芯片缺货征象紧张集中在中高端芯片上。
芯片产能紧张如何办理备受各界关注。对付芯片缺货,工信部也揭橥了回应。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折衷局局长黄利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做好干系政策的落实事情,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营造公正公道的市场环境,支持国内外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提升集成电路的供给能力。
不过,芯片须要的技能含量较高,海内企业很难短韶光内生产出足数的芯片供给全体市场,但芯片国产替代化已在路上。
“中国制造2025”操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家当。根据操持,2020年半导体核心根本零部件、关键根本材料应实现40%的自主保障,2025年要达到70%。
国家曾在一年前给干系的家当拨款了1600亿元,用于支持芯片科技的创新。日前中芯国际,已经成功向国家递交了一份报告,将要在2021年成功实现12纳米的半导体芯片进行量产的全面操持,在追赶的路上,中国企业正在打大步前行。
华安证券认为,十四五方案将重点支持半导体家当链各个关键“卡脖子”环节,紧张包括前辈制程、关键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在国家计策强力助推下,中国半导体家当将保持高速发展,国产替代趋势,未来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