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战役甫一开打,干系评论机构发出警告:半导体家当行将“断氖”。
可能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已经见识到了半导体供应链的薄弱与敏感,不论发生失火、地震、雪灾、洪灾、还是停电,其结果都会指向半导体的短缺。但是这一次,彷佛是杯弓蛇影,战役稀稀拉拉地打了七十多天,半导体并没有涌现短缺啊!
要想搞清楚半导体到底会不会缺,就随着
1.氖气的影响范围
氖,符号Ne, 原子序数10。
准分子激光器是利用电极放电引发气体产生不稳定的准分子,然后产生激光。个中,被引发的气体是开释193nm激光的ArF,开释248nm激光的KrF,或者开释308nm激光的XeCl。而想要让罕有气体(Ar/Kr/Xe)和氟气顺利产生准分子,由不会把电极给短路,就须要加入大量的缓冲气体,而这个缓冲气体大多采取氖气,稠浊比率大约90%-99%。
同时,准分子激光器每发一次光,就会损耗一些氟气,产生污染物,影响其他的发光能力。以是每过几天,准分子激光器就须要改换气体。以是,毫无疑问,氖气是半导体生产的耗材。
而准分子激光器被广泛的运用在半导体家当的DUV光刻机和生产LCD、OLED的LTPS晶扮装备上。须要解释的是,现在最前辈的EUV光刻机是采取二氧化碳,不用氖气。
以是,综上可得,“断氖”影响范围是:IoT\车载等利用DUV光刻设备的芯片和利用LTPS技能的LCD/OLED面板产品。
2.乌克兰“断氖”了吗?
2014年克里米亚危急前,乌克兰占环球氖气供应的70%,现在降到了50%旁边。
乌克兰半导体级氖气工业的链条是俄罗斯钢铁厂供应粗制氖气,然后乌克兰的公司进行提纯成99.99%的高纯氖气,末了发卖给半导体公司。
既然氖气是钢铁厂的副产品,中国占了环球钢产量的52%,为什么反而是俄罗斯钢铁厂在供应粗制氖气呢?由于这个须要在钢铁厂设计之初就上马干系设备,否则后期改造用度巨大。
那为什么是乌克兰在高纯氖气的提纯上一骑绝尘呢?第一当然是技能门槛,粗制氖气里的氩氖分离是最大难题。第二是商业成分,这个行业规模就这么大,乌克兰的工厂压压价就可以压去世后来者的野心,以是其他人也没有动力在这上面投资。
乌克兰的半导体级氖气出自位于马里乌波尔Ingas和位于敖德萨的Cryoin和Iceblick。而现在敖德萨和马里乌波尔都落入俄罗斯的掌握之中,其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早在3月12日,就有宣布称,这些工厂已经歇工。
以是,俄乌战役确实已经让氖气从源头上断掉了。
3.半导体行业能躲避“断氖”风险吗?
第一,可以找第三方供应或者加大供应半导体级氖气吗?
这不仅要让他在技能上打破粗氖提纯技能,还要在家当链上从钢铁厂的粗氖分离到高纯氖精制的设备上进行投资,末了再从气体分离、粗制、精制装置各个环节系列调试。氖气产出后,再进行审厂、新材料导入,产品流片认证。以是,全体过程须要约2年韶光。
第二,俄乌战役结束后,氖气会规复供应吗?
俄乌战役,已经彻底把俄罗斯与西方天下撕裂。战役结束后,(且不论战役结果),俄罗斯钢铁厂还能正常地供应粗制氖气给乌克兰吗?如果,俄罗斯盘踞环敖德萨和亚速海,那高纯氖气工厂就落在了俄罗斯手里了,他会顺畅地给自己的“不友好国家”吗?以是,不论俄乌战役打长打短,氖气的供应已经规复不到战前了。
以是,“断氖”风险是无法躲避的,一定会来到。
4.“断氖”影响何时产生?
“断氖”既然已经发生,为什么却没显现出影响?
首先,各芯片厂和面板厂都有3-6个月的库存。以是,刚刚开战两个月,肯定还有库存可以吃,看不到影响。
其次,由于环球疫情反复,中国由于疫情封城封路,俄欧由于战役通胀预期高企,以是需求端暂时被压抑。
但是,库存总有用完的一天,需求总有规复的一刻。当我们走到今年7、8月的时候,库存弹尽粮绝,环球经济寻求复苏,消费电子进入Q3旺季,那个时候,面临“断氖”的半导体和面板业只能嗷嗷待哺。
相信,所有的风险,大家都能看到,所有用到氖气的半导体厂家和面板厂都在积极探求乌克兰高纯氖气的替代供应商。但是,毕竟6个月太短,相信等到7-8月时,氖气的供应将不得不面临“硬着陆”。新一场的供应链混乱将因“断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