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硬件本钱大致是在裸片/封测/掩膜成本相加的根本上,再除以良率及IP专利费。IP专利费可分为一次性付清和非一次性付清两种,对付非一次性付清的模式,每片芯片所缴纳的专利费,视不同情形有不同的算法,可是固定的金额数,也可是百分比。
而裸片本钱=晶圆本钱/(每片晶圆的裸片数良率)。在良率相同的情形下:若晶圆尺寸一样,则裸片尺寸越小,单片晶圆的营收就越大;若裸片尺寸不变,晶圆面积越大就生产芯片数量越多。因此,半导体芯片领域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晶圆尺寸越来越大,IC制程越来越小。
图1 环球4大晶圆代工厂2020年每片晶圆的营收金额(单位:美元) 制图:国际电子商情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IC Insights最新数据(图1)显示,得益于7nm工艺的强劲需求及5nm工艺量产的推动,2020年台积电每片晶圆的营收达到1634美元(约¥1.06万元),而格罗方德每片晶圆的均价为984美元(约¥0.64万元)。而联华电子、中芯国际每片晶圆的价格为675美元(约¥0.44万元)和684美元(约¥0.45万元)。很明显,台积电的对前辈制程工艺的追求,授予了其更高的营收。
芯片尺寸越小、越薄,对工艺制程的哀求就越高,工艺制程难度的大小与掩膜本钱的高低正干系。从晶圆到芯片需大致经历——湿洗、光刻、离子注入、蚀刻、等离子冲洗、热处理、气相淀积、电镀、化学、机器表面处理等步骤。掩膜本钱可看作是芯片加工本钱与上述所需设备的折旧成本相加。
以40/28nm掩膜本钱为例:有数据统计,40nm低能耗加工工艺的掩膜本钱费约为200万美金;28nm SOI加工工艺费约为400万美金;28nm HKMG加工工艺费约为600万美金。到前辈制程工艺的芯片,掩膜本钱高达数亿至数十亿美金。据英特尔官方估算,其10nm制程芯片的掩膜本钱至少须要10亿美金。当然,掩膜本钱也会随着芯片产量的增加而有所低落。
封测本钱霸占芯片本钱多大的比例?去年11月20日,封测大厂日月光向客户发出关照称,将调涨2021年第一季封测均匀接单价格5%-10%,情由是客户需求强劲导致封测产能供不应求。实际上,在这之前因IC载板涨价、导线架材料本钱增加,日月光去年Q4已经针对封测新单和急单上调了20%-30%的价格。封测本钱究竟在芯片本钱构成中占了多大比例?
谈论该话题前,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封装形式。当前,市情上主流的封装形式有传统封装和前辈封装。个中,传统封装包括DIP、SOP、TSOP、QFP、WB BGA等;前辈封装包括倒装类(FlipChip、Bumping)、晶圆级封装(WLCSP、FOWLP、PLP)、2.5D封装(Interposer)和3D封装(TSV)等。在半导体封装市场中,目前传统封装仍占紧张地位,但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缩小,未来前辈封装将成为主流。
图2 2025年环球封装市场规模预测(含外包和IDM) 制图:国际电子商情 数据来源:Yole Développement
据Yole Développement数据(图2)显示:2019年,环球封装市场规模为680亿美元,个中前辈封装的规模为290亿美元。到2025年,环球封装市场规模将达8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CAGR)约为4%,前辈封装市场规模达420亿美元,CAGR为6.6%(晶圆级封装规模为55亿美元CAGR 8.9%,SiP封装规模为188亿美元,CAGR 6%)。
以传统封装为例:晶片在完成了光刻、蚀刻之后,接下来由各种后道制造设备来进行封装——晶片和基片、散热片堆叠在一起,终极形成带针脚和牌号的CPU。封装本钱一样平常可占到芯片硬件本钱的5%-25%,不过也有个别芯片的封装本钱占硬件本钱的50%乃至以上。此外,封装本钱也与生产芯片的数量有关,产量越大的芯片封装本钱也相对更低。
芯片在封装的过程中,还会用到引线框架、键合丝、黏结材料、包封材料等材料。封装框架材料采取铜、银等金属,键合丝材料紧张采取金、银、铜等金属,芯片固晶还采取了银浆。去年铜价、银价均有上涨,2020年3月末至今年2月尾,海内铜价从每吨3.5万元上涨到每吨7万元;2020年整年,白银价格涨幅超过48%,2021年2月,白银价格靠近30美元/盎司。以上均是导致封装材料本钱增加的缘故原由。
值得把稳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测试的本钱与针脚数的二次方成正比,封装的本钱与(针脚功耗)的三次方成正比。由于芯片测试环节所产生的用度,是所有芯片环节中用度占比最低的,以是大多数情形下,大家更习气把封测本钱合并来说。一样平常封测本钱约占到芯片总本钱的20%,只是不同类型的芯片,其封测本钱占比会略有不同,本文列举的估算办法较笼统,仅供大家参考。
当前的半导体封测市场竞争格局图3 2019年环球封测TOP10企业市占比 制图:国际电子商情 数据来源:芯思想研究院
从当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图3),TOP10的半导体封测企业霸占了环球8成旁边的市场。芯思想研究院统计过一组数据:2019年,环球封测十强企业市占比达到了81.2%。个中,日月光占比为20%、安靠为14.6%、长电科技为11.3%,仅三强的市占比就超过了45%。由此可见,半导体封测行业的企业集中度很高。
笔者也针对部分封测企业的最新古迹做了统计。详细来看,大部分TOP 9厂商2020年的营收均比2019年有增加,个中通富微电、安靠的CAGR增长突出,分别达到了30.26%、24.65%,日月光为15.44%,力成科技、京元电子、南茂均超过了10%。(详细业务数据见表1)。
表1 环球半导体封测TOP9企业2020年营收表现
很显然,去年终端企业对上游芯片的需求强烈,在半导体封测企业的古迹上得到了印证。笔者预估,近半年来,环球芯片的持续脱销,势必会推升全体封测行业的表现。同时,随着2021年各种芯片产能依旧紧缺,半导体封测行业的古迹增长趋势,或至少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封测外包比例在逐年提升伴随各行业终端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海内IC设计领域涌现了一波创业潮。许多芯片初创公司为节省开支、提高毛利率,选择了Fabless的模式。其芯片制造外包给晶圆代工厂,封测外包给IDM厂或第三方封测厂(OSAT),导致封测外包业务比例逐年上升。
据剖析机构Gartner和OSAT大厂Amkor(安靠)的数据显示:2008-2018年期间,环球半导体封测行业的外包业务比例提升了10%。2008年,IDM封测业务占56%,OSAT封测业务占44%;到2018年,IDM封测业务降落为46%,OSAT封测业务上升到54%。
晶圆代工和OSAT封测业务火爆,也让IDM厂看到了商机。今年3月尾,英特尔加大力度宣告将为欧美客户供应晶圆代工和封测业务。同时,该公司也将增强与第三方代工厂之间的互助。英特尔策略的变革,彷佛预示着半导体业内的新风向。
笔者认为,至少在短期内,晶圆代工和封测外包的趋势不会改变。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大家看到了IDM厂商的上风,只是对更多的半导体公司而言,过于重资产的全方位布局是更冒险的招数。不过,这样的决议也须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在全行业企业的产能都非常紧张的情形下,如果得不到晶圆代工厂和OSAT厂的大力支持,Fabless厂会陷入产能危急,未来“供应链安全”将持续被行业内的企业关注。
盘点海内58个封测项目的产能实在,对半导体家当来说,不仅是终端需求在增加,而且还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封测厂商积极新建项目,以增加封测产能。笔者统计了2018年至2021年Q1期间,海内半导体企业公布的58个封测干系的新项目,并整理了新增的封测产能数据,供大家参考(详见表2,该表格不构成投资建议)。
表2 58个新增封测项目产能信息 制表/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作者:啊咧君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03532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得到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