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什么样#天下篇—墨尔本下集如约来了,这集我开着X5跟大路虎一起自驾,聊聊南半球公民喜好买什么车,吐槽下在澳洲的各类不便,再感想熏染下墨尔本当地的人情冷暖,闲言少叙,开整!
澳洲公民是出了名的酷爱自驾,每逢节假周末,越野老炮们便会会开着爆改越野车深入澳洲要地本地,爬石头玩沙子,安营扎寨生火做饭,享受阔别当代文明的生活,听着就过瘾又硬汉,不过我胆小,以是选择更为惬意的办法——大洋路。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是为纪念参加第一次天下大战的士兵建筑的,参与培植的人也包括许多参战老兵。这条路于1919年开始动工,1932年全线贯通,是环球十大自驾海滨公路之一。

这台柴油3.0T的宝马X5加满油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km,非常有安全感,不仅没有续航里程焦虑,还多了几分自傲。实际几天下来的综合油耗在10L旁边/100km,比较汽油版车型,确实很省。
这次一起出发的还有一位人物,他既是我的长辈,也是朋友,他身上的光环很多,属于身价不菲却非常低调的那种,待人接物呈现一种儒雅气质。每次相见,定是盛情接待,亲自上灶下厨,每餐必有应季海鲜佐以茅台或红酒。
至于买揽胜的缘故原由很大略,在海内开的也是揽胜,习气了以是在澳洲也买了一台,不用家里,这是自己真有矿!
大洋路出发点在Geelong(基隆),第一次看到路牌时,读起来就觉得怪怪的,彷佛是两个同性恋人相知相爱的地方。
有山有水的公路大概司空见惯,但是如果你面前涌现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无尽的海滩,打开车窗吹来的淡淡海风,每一次转角都令人面前一亮的景致,瞬间就明白澳洲公民一到周末就要出去玩了。
狭长的海岸线伴着多弯的公路,快一点就能体验驾驶的乐趣,慢下来又能沉浸沿途的风景,把天地悉数收纳瞳孔的时候,各类烦躁都会随着车速飘向车尾,就算你是一座孤岛,只以为周身被温暖环抱,这样的海岸生活,大洋路一次性全部都能给你。
上面那些文艺又带点小矫情的溢美之词是我想了好久才写出来的,回顾当时的第一感想熏染便是:俊秀,真TM壮不雅观!
沿途有很多沙滩,清洁细软,呆坐沙滩上等落日,海风吹拂下空荡的景致,除了脚印外,这里彷佛是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天下。
沿途经过小镇,午餐自然少不了一顿海鲜大餐,澳洲的地理环境让扇贝鱿鱼海峡等海鲜的体型格外硕大,大快朵颐之后非常知足,原汁原味的做法保留了每种食材特有的口感,不过我相信,这些食材在海内的烹饪大师手中,会在舌尖味蕾之中迸发出更多元化的滋味。
三台车,三种颜色,三个汽车品牌,三种不同的用车文化交织在一起的觉得很值得品味一番。
十二徒弟是大洋路的著名地标,便是十二块巨大砂岩石,取名自《圣经》里耶稣挑选十二名徒弟的典故。
当地人总会这样见告你:十二徒弟石总有一天会全部消逝,你所看到的瞬间,实在便是历史。
这些石灰岩石柱峭壁被雨水侵蚀和溶解,从而产生裂痕或崩塌,而不才部由于海浪的浸染被掏空形成隧洞,每年以2厘米的速率在被侵蚀低落。旧的峭壁倒塌,新的峭壁天生。
不过十二徒弟这个数字夸年夜了,实在从来就没有过十二个石柱,当地人良久以前把这个景不雅观称之为:“母猪和小猪”,真正有记载的只有八根石柱,2005年倒塌一个往后还剩七个......
嗯,澳洲公民也挺会忽悠的......
在回程的途中,还体验了一次澳式警察司法
“下午好,吃午餐了吗?”
“吃了...”
\"大众喝开胃酒了吗?”
“没喝...\"大众
\"大众真的吗?”
警察叔叔会非常诚挚的看着你数秒后,然后把酒精检测仪递到你嘴边让你吹一下,他会边谈天边事情,然后以一分钟放行一辆车的事情节奏持续良久,比较之下,我更喜好我们国家的事情效率。
丰田毫无疑问是第一位,便宜耐用这些标签已经犹如真理般环球通用,尤其是人工本钱非常高昂的澳洲,更多家庭乐意选择一台靠谱的丰田作为交通工具,我特意咨询过在市区开Uber的巴基斯坦老铁想买什么车?
他的回答:凯美瑞!
年轻人彷佛更乐意选择与丰田画风截然不同的马自达,这就不得不提澳洲的驾驶风格,男女老少开得都很猛,这个猛并非危险驾驶,而是手起刀落的利索劲。
限速100km/h的高速公路都会以110km/h旁边的时速行驶,如果你以80km/h乃至更低的时速遛弯,后车肯定会闪灯+鸣笛了;红绿灯前起步同样也是大脚油门,偶尔还会听到响胎,这样的驾驶风格买台马自达再得当不过了。
澳洲没有车辆报废这一说,以是老车文化能在这片温床上成长,马自达MX-5是Roadster(双门、双坐敞篷跑车)的代表车型,这款小型日本敞篷跑车得到了北美、欧洲、日本汽车市场的认可,向全天下证明了自己独占的魅力,同时为马自达赚得盆满钵满,也正是由于MX-5的爆红热销,让其他汽车厂商眼馋不已,才有了后来我们熟知的SLK,Z4,Boxster等经典小跑车。
1988年,澳洲政府取消入口车配额限定,将入口车关税设定为5%,才有现如今大批汽车品牌的涌入,而澳洲公民对付本土品牌的骄傲,自然是霍顿!
虽然这个品牌现已被通用收购,但对付澳洲人而言,意义深远,可惜的是这个品牌于2017年在澳洲停产。
Holden Caprice,这辆车曾由别克公司引入中国,改名为别克林荫大道,当时霍顿公司给予这辆车高度期望,可惜水土不服,终极不明晰之。
霍顿 Commodore在澳洲很受欢迎,SS V版本可以说非常横,采取了6.2L自然吸气V8的LS3发动机,最大功率413马力,峰值扭矩570牛·米,4.9秒破百,澳洲本地公民非常喜好这种类似美国肌肉车一样,操控一样平常但随便一脚油就扭屁股的大霍顿。
在墨尔本市区停车绝对是一场噩梦,一条街一个停法,没规律可循。
就拿上面图来说,赤色代表不许可停车的韶光,绿色代表可以停车的韶光。指示牌与地面位置有一条线,线左侧周一到周五,上午7:00-9:30不许可停。线左侧周一到周六,上午9:30-下午6:00可以停。线右侧周一到周六,早8:30-下午6:00可以停......
每次停车都须要考虑:本日星期几,现在几点,准备停到几点,然后对照指示牌是否符合。
当然,这个小姐姐就任性多了,忽略停车标识,直接就停路边了。
虽然我俩非常有缘,开得是同款车,但还是有差异的。第一,她很时尚,贴了粉色的膜;第二,不爱洗车,轮圈上的刹车粉尘很厚;第三,开车技能该当不高,轮圈全是刮擦留下的伤痕。
跟海内比较,澳洲全体支付系统还是非常掉队的,只支持现金和信用卡,而且操作繁琐,远不及我们一个二维码就能搞定,更别提身穿小马甲到你面前收费的知心大爷了。
如果是室内停车,那么价格绝对动听,来感想熏染下!
1小时折算公民币120元,超过一小时再依次递增!
(1澳元=4.8663元公民币,数学不好的同学可以直接乘以5)
除了须要头脑风暴+奥林匹克数学般的停车指示牌和高昂的停车费外,停车场的内部构造同样充满寻衅。首先是车道非常窄,一不留神肯定蹭轮圈;其次,很多弯角窄且急,须要多次前前后后才能拐过来;末了,在盲区里还会冒出来各种金属隔离桩......
如果我遇见这些停车场的建筑设计工程师,我特殊想约请他们亲自开着一台中大型SUV试一圈!
在上集留言中,部分朋友犹如战狼附体般,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义正言辞的来聊澳洲,但我想说,电视里的日本和真实的日本不一样,澳洲也是如此,放下键盘,好好赢利,然后去表面的天下看一看。
在酒店前台,经理印度小哥特殊温顺,会耐心解答你的统统需求,然后露出意味深长的笑颜。只不过每天傍晚在前台弥漫一股子怪味,让人疑惑他是不是在偷偷地在吃加热过的鲱鱼罐头。
在大洋路的途中,胡子大叔看到我们在车头用透明胶带一层层粘牢Go Pro相机时,就激情亲切送了2张双面胶。
在意大利小餐馆,做事员得知我们来自中国,险些要把全体菜单的菜品都先容一遍,末了结账时打了折扣并送了几块店内低廉甜头的巧克力。
在超市时,正在摆货的澳洲小哥自发的拿着小甜水摆拍,并让我把照片拿给家人看,证明他很帅。
在糟心的停车场,由于车位紧张,非过夜车辆都会将车钥匙放在前风挡上,有事情职员会挪动车辆,方便其他人能够车辆快速出入,不会由于车辆被挡而跳脚,自然也不用担心车内财物问题。
写到末了
墨尔本这座城市常常涌如今宜居排行榜榜首的位置,TA的魅力不是大城市的鳞次栉比,也不是夜晚的霓虹闪烁,TA更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处模范乌托邦。
好了,#宜居城市什么样#天下篇第一站墨尔本就到这了,下一站我将会去汽车爱好者都感兴趣的德国来探寻,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