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一位网友在贴吧留下了上述这段话。不同于2017年STM32价格上涨之后的愤慨,这一次MCU价格暴涨之后,舆论基调更多是无奈。此后在该帖子下,陆续涌现了ST、NXP、瑞萨、Microchip、Diodes、华润微、汇顶科技、华大半导体等数十家MCU厂商的涨价关照。
这一轮MCU涨价潮是范围性的。我们也在群里看到一些吐槽:“就离谱,其他MCU涨涨价也算了,STM8003价格都敢翻倍了,必须更换它!
”
然而,能够这样抱怨的人实际上都是“幸福”的,悲惨的是那些费钱都无法买到货的人!
近两天算夜家都在热议Microchip的新闻:MCU交货周期延长到54周(按照365天打算,1 年=52.1428571429 周)。对此,有网友略显心伤地说到:“咋买个MCU比生孩子还难?”
缺芯涨价,MCU供应丢脸似无解
一名采购朋友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这几天不怎么敢看ST、NXP这些公司的公告,觉得发出来的便是涨价,而到了自己这有钱都买不到货,越涨价越难买,现在真的是草木皆兵,八面受敌了。
到底是什么缘故原由导致MCU供货周期超过了怀胎十月?
疫情
对付这一轮MCU缺货涨价,疫情的影响广而深,从晶圆厂、制造厂到封测厂,由于疫情的影响均涌现了产能颠簸。
很多MCU大厂将原材料工厂以及封装厂设在马来西亚。如果算全部的半导体家当,马来西亚的出口市场要排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后面,但是当我们评论辩论亚洲的半导体封装时,马来西亚的浸染便凸显了出来。
我们看一份statista的报告:
近几年,马来西亚在半导系统编制造的产值逐年递增,而家当核心便是封装。以市占最近打算,东南亚在世界封装市场的占比超过25%,大概在27%旁边,而这个中有一半是马来西亚的贡献。
由于疫情,2020年上半年马来西亚也宣告过封国,英飞凌、ST、瑞萨、TI等国际大厂险些都受到了影响,英飞凌还为此发过公告,这些险些都是MCU供应大厂。
马来西亚在原材料方面同样是家当重镇。根据环球晶此前的公告,由于马来西亚疫情,用于MCU生产的6吋硅晶圆供应将会持续受到影响。
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的疫情都未见好转,从下图可以看出,截止到1月21日,马来西亚还有41087名确诊病例。
材料&设备
图源 | hellerindustries.com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疫情位于马来西亚的晶圆工厂无法正常供应6吋晶圆,实际上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满载的8吋晶圆一样持续缺货。统计数据预测,到2021年环球每月将新增22万片8吋晶圆,届时环球8吋晶圆的总产能将超过每月640万片。但是,这依然是不足的。
在8吋晶圆的花费上,功率器件、电源管理IC、影像传感器、指纹识别芯片和显示驱动IC等同样由于下贱市场回暖而供不应求,以是家当链也无法特殊左袒MCU。而从家当发展的节奏来看,晶圆制造厂商如信越、胜高、环球晶等从几年前就开始决斗12吋晶圆,也便是说8吋晶圆会增长,但也有限。
还有设备问题,8吋晶圆的需求暴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包括设备生产商。一开始很多公司扩产的设备都是二手的,虽然设备商又转头扩增了8吋晶圆的产线设备,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晶圆紧缺后设备商也会谨慎,而拿到设备的产线怎么搞到晶圆也是大难题。
从这个层面看,更掉队的6吋晶圆生产和制造就更不容乐不雅观了。
罢工
这一波MCU缺货涨价潮中,ST的罢工事宜也备受关注。
图源 | The Malta Independent
当地韶光2020年11月5日,在ST管理层决定今年不给员工加薪之后,法国ST的三个紧张工会CAD、CFDT和CGT在所有法国ST工厂发起了罢工。
目前ST的晶圆厂分布在法国、意大利和新加坡等地区,个中在法国有三大工厂,分别位于克罗勒(Crolles)、卢塞(Rousset)和图尔(Tours)。这几个工厂都有自己的特性:卢塞工厂是ST目前最大的8英寸晶圆厂,在2019年刚投入了14亿美元升级产线;图尔工厂是ST开拓氮化镓工艺技能的主力工厂;克罗勒工厂是12吋晶圆厂,紧张生产FD-SOI工艺产品。
ST的罢工事宜被认为是这一轮MCU涨价缺货的导火索,但事宜还没有发生的时候,MCU的供应就已经开始紧张,紧张还是受疫情影响。
需求
MCU供需失落衡,汽车、工业和消费等领域都受到影响。
汽车市场,2020年三季度强劲反弹,环比增长达 57%。同时,不单单是汽车产量涌现暴涨,单车的MCU需求也倍增。由于智能化趋势,单车搭载MCU芯片的数量已经由均匀70颗增长为100颗。而根据市场剖析机构预测,未来单车搭载MCU数量将达到300颗。
工业MCU的需求同样暴增。2019年,ST市场营销、传播及计策发展总裁Marco Cassis就曾表示:“ST将专注增长最快的工业运用市场。”确实,MCU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在工业掌握系统、过程掌握系统、自适应掌握系统、实时掌握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浸染。
此外,智能家居、物联网、安防监控、指纹辨识等领域目前都对MCU有倍增的需求。说到这里必须有但是,由于没有人知道这样的强劲需求是短期内的回光返照还是长久的。
囤货
我们在这里也要提到囤货,这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实际上,每当有动荡市场的成分涌现后,都会有人囤货。日本311强震后,下贱厂商开始掀起囤货风潮,深怕被断链效应阻碍后续出货进度。在这之前,台系MCU厂商和日系厂商竞争并不激烈,但拉货刺激下开始竞争加剧。而市场上的MCU价格也同样走高。松翰、义隆、盛群等台系厂商都在这波红利中受益过。
回到当下,2020年上半年就有传出深圳华强北囤MCU的,基本是ST的产品,但后期由于二季度各剖析机构对未来预期失落准,加之疫情下ST供应也并未涌现大的拖延,因此这波民间囤货被打压下去了,当时的论调是如何卖掉Q2的回货,以及如何花费即将到来的Q3新入仓货。
但2020年三季度开始,市场强势回暖,终端大厂开始纷纭“屯粮”,市场余量被瞬间清空,而家当链中有货的人也一定会待价而沽,这让本就不充足的产能更雪上加霜。
从家当链上看,是疫情打乱了MCU家当升级的节奏,晶圆制造以及晶圆代工厂商现在做的是“逆成长”,技能创新才是他们更关注的,因此对付现有产线扩产是守旧的,疫情让市场发展变得格外不可预测,没有人会赌这波需求在疫情下能够持续多久,因此短韶光内的MCU缺货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国产替代,难逃真喷鼻香定律?
图源 | reportlinker.com
此消彼长,在国际MCU大厂纷纭表示涨价和交期延长的同时,国产MCU将迎来机遇。据统计,此前国产MCU市占比不敷5%。那些面对国际厂商生产的MCU芯片缺货而愁眉苦脸,感叹“买MCU比生孩子还难”的人,实际上在他们的目光里是没有国产MCU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始终带有国产MCU便是不靠谱的偏见,因此试都不愿意一试。
虽然在这波涨价潮中,国产MCU也有发布涨价关照的,但在百口当链都受到波及的时候,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必须要说的是,对付小批量用户而言,目前国产MCU的供应比国际厂商的MCU要靠谱的多,且做事更是赶过几个档次,与其在等待中拖到项目失落败,何不给国产MCU一个机会呢?
用户反馈
自从晶圆短缺,ST的价格水涨船高,MCU大多翻了十几倍,于是海内很多对标ST的生产企业开始冒头,以不低于ST的性能,却远低于ST的价格开始面向客户。
我们公司每月的MCU花费量实在挺大的,但是从ST涨价往后就断开了ST的采购,转而投向国产MCU的怀抱,对付我来说,便是变成了代码移植的工具人。开始从ST向国产MCU平台的移植。不得不说,移植完成后溘然以为国产的MCU是真的喷鼻香,物廉价美。
觉得这波风潮过去之后,ST在海内的市场都被国产瓜分的差不多了。毕竟原来很多不做单片机的都开始转向这里了,留给ST的市场越来越少了。
号外
国产MCU厂商清单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株式会社
国民技能株式会社
中颖电子株式会社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微电子
上海灵动微电子株式会社
上海贝岭株式会社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上海晟硅微电子株式会社
杭州士兰微电子株式会社
希格玛微电子
深圳市汇春科技有限公司
卓尔集团(建荣)
苏州华芯微电子株式会社
龙芯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从属紫光集团)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珠海欧比特掌握工程株式会社
深圳市锦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时期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芯圣电子株式会社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能有限公司
安凯
上海芯旺微电子技能有限公司
大唐微电子技能有限公司
深圳宏晶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想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山景集成电路株式会社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任务公司
致象尔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株式会社
杭州万高科技株式会社
上海云间半导体科技株式会社
北京芯盈速腾电子科技有限任务公司
厦门联创微电子株式会社
深圳市爱普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赛元微电子
深圳市航顺芯片技能研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