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芯片制造第一阵营里,包括了中芯国际,紫光集团、华虹半导体和华润微等芯片企业。这些企业各司其职,紫光是国产内存“老大哥”,专注于内存产品;华润微是海内最大的IDM模式半导体公司,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全部自己来;而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则侧重芯片代工,被称之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双巨子。
但相对付中芯国际频繁亮相,华虹半导体的“存在感”轻微低一点。不过刚刚华虹半导体给大家带来一个好。
好!
华虹半导体成功量产12英寸IGBT芯片
据证券时报6月24日宣布,华虹半导体与斯达半导签订计策互助协议,双方共同宣告,携手打造的高功率车规级的12英寸IGBT芯片成功实现规模量产,已通过终端车企产品验证,广泛进入了动力单元等汽车运用市场。
所谓IGBT芯片,中文名称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开关,掌握电压达几百伏、电流达几百安的强电,是电力电子主要的器件。若是按照运用领域划分,TrendForce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是IGBT芯片运用最大的领域,占比为31%。
同时,2019年环球IGBT市场规模为49.1亿美元(约318亿元公民币),个中中国市场规模约162亿公民币。然而,由于IGBT对设计及工艺哀求较高,而海内缺少IGBT干系技能人才、工艺根本薄弱且企业家当化起步较晚,我国IGBT市场长期被美欧日企业垄断。
例如,在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中,英飞凌在华市场霸占率达到58%,霸占绝对主导地位。以是IGBT芯片国产化需求极为急迫;如今华虹半导体联手斯达半导成功量产12英寸IGBT芯片,将加速中国芯片家当链崛起。
中国芯片企业持续发力,环球十大芯片代工厂总值达1470亿!
事实上,这段韶光华虹半导体发展势头凶猛,6月初,华虹半导体还宣告其90纳米BCD工艺凭借高性能指标、较小的芯片面积等优质特色,在华虹无锡12英寸生产线已实现规模量产。
在多线布局下,今年一季度华虹半导体发卖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3.048亿美元,同比增长50.3%。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其他芯片企业也在持续发力。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环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总产值打破单季历史新高,达227.5亿美元(约1470亿元公民币),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上海华力等中国大陆企业赫然在列,合计霸占7%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中芯国际,表现最为亮眼,今年一季度该企业营收达11亿美元,个中来自于欧美客户的收入占比近45%,也便是5亿美元(约合32亿元公民币)。据其透露,目前公司芯片太过热销,产能已经供不应求了。
为理解决缺芯问题,据金十数据统计,中芯国际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已经投资了123亿美元(约合800亿元公民币)扩产产能。
文|李泽钚题 | 曾艺 图|卢文祥 审 |李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