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利或弊
自激振荡在电路中既有利,也有弊。
自激振荡的运用:波形发生器中利用的便是自激振荡事理组成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来产生一个正弦波。
自激振荡的弊处:在运用中,我们常常引用深度负反馈来改进电路的多方面性能。但是,对付某些放大电路,会由于引入负反馈不当而引起自激振荡,不能正常事情。

由于电路从起振到动态平衡有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即输出量幅值在每一次反馈后都比原来增大,直至稳幅,以是起振条件是 |AF| > 1。以是只有同时知足起振条件和相角条件才会产生自激振荡。
自激振荡产生的缘故原由基本的放大电路都是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以实现很高的开环放大倍数和其他参数。每级放大器都存在分布电容、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以是每级放大器都构成了一个一阶RC网络。当旗子暗记通过每级放大器时,都会产生一定的附加相移。每级放大器的最大附加相移是-90°,很随意马虎知足自激振荡的产生条件。一些电路自激振荡产生的缘故原由还与外接成分有关,例如PCB布线、元器件的布局等,由于这都会引入电容。
如何肃清自激振荡我们很少去肃清正反馈的自激振荡,由于正反馈的自激振荡一样平常是用来做正弦波发生电路。肃清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根本方法便是毁坏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若通过一定的手段在附加相移为±180°时|AF|<1,则不会自激振荡;如果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电路不存在±180°的附加相移,电路也不会自激振荡。采取相位补偿的方法可以实现上述想法。
肃清自激振荡的方法1、电容滞后补偿
2、RC滞后补偿
常见自激振荡及其处理方法1、OPA847芯片在放大倍数低于12时很随意马虎自激振荡,这和它的内部构造有关,可以参考它的数据手册。以是,在运用OPA847时,要合理将放大倍数放到得当的位置。
2、用示波器丈量时,由于探头是容性的,运放驱动容性负载时,后级电路的输入电容和运放的输出电阻会产生一个极点,影响了运放原来的开环特性曲线,造成自激振荡。办理方法:在运放的输出端串联一个小电阻(十几欧姆~几十欧姆)再连接至后级电路。
谈谈我个人所碰着的自激振荡问题。有一次在运用功放电路时(TDA2030的电路),我参考的是数据手册上的电路图,但自己做出PCB板出来后,测出了自激振荡。后来直接在后面加了补偿电容就好了。过后我转头看,创造我的PCB布局布线有很大的问题,没有按照数据手册给的建议来做,而且电源线回环太大、太多,滤波电容隔的太远(超出了电容的去耦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