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A股半导体芯片板块表现强势,全体半导体板块涨幅为3.09%。
据澎湃新闻理解,自从去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华为就一贯在积极构建本土供应链,中芯国际在华为供应链中扮演主要角色。去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贡献了1%的收入,这些收入部分来自华为的订单。
有宣布称,华为旗下半导体部门海思半导体在2019年底就安排部分工程师,联合中芯国际设计和生产芯片,资源方面也逐渐向中芯国际倾斜,而不再完备依赖台积电。
更早前的今年1月,有台湾媒体也曾宣布称,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已经下单中芯国际去年新出炉的14纳米芯片。
海思一位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芯片生产选择多家厂商是行业老例,选择半导系统编制造厂时会仔细考虑产能、技能和交付等问题,不是所有芯片都在一家代工厂生产。
芯思想研究院创始人赵元闯对澎湃新闻表示,选择两、三家代工厂是行业老例,高通和苹果也都是同时跟台积电和三星两家互助,这样减少风险,有时候是技能上的风险,有时候也有产能上的考虑。
据悉,去年三季度,位于上海浦东的中芯国际南方工厂第一代14纳米FinFET工艺已成功量产,目前该14纳米工艺已经相称成熟,而且在努力加大产能,后续还会有改进型的12纳米,N+1等前辈制程。
据理解,光彩不久前刚发布的千元机光彩Play 4T,搭载了麒麟710A芯片,这款芯片是交给中芯国际流片的。麒麟710A是麒麟710的变种,采取了14纳米技能,被华为用在低价位手机上。
赵元闯表示,华为的供应链转移至海内是大趋势,但目前中芯国际的14纳米产能有限,无法承接华为的全部订单。“乐不雅观估计中芯国际14纳米产能5000片/月,但这量都不足华为塞牙缝的,年底可能扩大至1.5万片/月。另一方面,华为的7纳米和5纳米流片还得依赖台积电,出于这种考虑,也不会把14纳米订单全部给中芯国际。”
据中芯国际之前表露的信息:中芯南方厂将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集成电路前辈生产线。
“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比较技能上有差距,但华为跟中芯国际的互助会对中芯国际的技能打破有很大帮助,华为对中芯国际的古迹贡献将在三季度呈现。”赵元闯表示。
中芯国际在2019年年报中称,公司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能已经进入量产,在2019年第四季贡献约1%的晶圆收入,估量在2020年稳健上量。第二代FinFET技能平台持续客户导入。“我们将基本功做踏实,多元化开拓客户,把握5G、物联网、车用电子等家当发展机遇。”
针对华为转单中芯国际的传闻,台积电联席CEO魏哲家日前对媒体表示,他认为,“台积电在所有地区供应最好的技能与做事,颇有竞争力,台积电与客户紧密互助,非但不会失落去市场霸占率,反而有可能扩大市场霸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