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源用变压器变压12V,7805稳压,输入输出均接电解电容和104电容。
2。单片机最小系统,用3个I/O,按钮,指示灯,驱动三极管(继电器--再推动打仗器)不用的管脚不管。
3。滋扰源,由于没有仪器,只好用打仗器的线圈来做滋扰源,为了加强滋扰,打仗器线圈两端没有加104电容。
4。软件,最小最大略,不加任何处理只推动浸染。
5。元件选择,PIC的用PIC16C54,PIC16F54,PIC16F877A,PIC16F716。AVR的选用M8。AT28,AT13。
接下来做测试了:
PIC16C54: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真是固若金汤。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6圈以下还是固若金汤。上了7圈就有滋扰了。看来PIC16C54真是刁悍啊。佩服。接下去就试PIC16F54了。
PIC16F54: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不得了!程序切实其实没有办法运行,和PIC16C54切实其实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万思不得其解。查阅PIC资料都说PIC的F系列比C系列差,便是F系列的不同产品抗滋扰也不一样。于是又测试PIC16F716。
PIC16F716: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果真好多了,10次也就1次复位。
PIC16F877A: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1圈就有滋扰复位了。
以上便是对我有的几种PIC电影的测试结果。接下来对AVR的M8做测试。
M8: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1圈就有滋扰复位了。
AT28:结果和PIC16F54一样。
AT13:
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1-2圈就有滋扰复位了。
从我自己测试的效果看,PIC的C系列很好。F系列的早期产品如PIC16F54很差,还不如51。后期的F系列如PIC16F877还可以。个人估计:原来PIC是生产OTP单片机的,他的OTP技能真是一流,F是后来才生产的(可能是C系列的学习版),技能还在学习和摸索中,以是F系列是早期产品不如后期产品。没有测试18F系列的不知道好不好。
AVR的M8就和PIC16F877A差不多。AT13比M8好一点。M28差。
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怎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滋扰又是怎么造成CPU复位的呢?带着疑问我又对M8和PIC16F716再连续做试验。
1:用示波器测试芯片任意地方,创造都有滋扰脉冲。不能确定滋扰详细位置。
2:用打仗器线圈引线对准芯片一个一个脚来测试。结果出来了。
PIC16F716:只要引线对准复位脚,100%的复位,有状态指示出是MCLR复位。引线对准电源脚没有影响。
M8:只要引线对准复位脚,100%的复位,有状态指示出是RESET复位。引线对准电源脚(20-30)%复位。
从以上看来滋扰紧张是影响了复位脚。电源对PIC的影响比AVR的小。查阅PIC和AVR的复位系统,终于有了答案:
AVR的复位脚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电源,而PIC的则没有,故电源对PIC的影响比AVR的小。将PIC的复位脚外接一个电阻,电源对PIC的影和AVR一样。
将电源和复位连接103或者104电容到地,奇迹发生了。
M8的稳定性能居然和PIC16C54一样了。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真是固若金汤。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4圈以下还是固若金汤。上了5圈就有滋扰了。
PIC16F716:先是打仗器放在芯片阁下。无论怎么按动按钮,打仗器的滋扰对它一点反响也没有,真是固若金汤。再用打仗器线圈引线缠绕芯片。在1-2有滋扰了。
查阅PIC的MCLR韶光没有结果,看了PIC16F系列的复位电路没有什么改变估计是PIC16F系列的内部质量不高。再说“奇迹发生了”抗滋扰能力提高不显著。
查阅各种AVR的复位电路,创造AT11是最差的,连“尖峰滤波电路也没有”以是淘汰停产了。AT24/26/28/15的复位韶光只有50-900ns。AT25/13/2313的复位韶光要2.5us,难怪要稳定些。M48/88/168为2us,M8为1.5us。(没有比较过M48是不是比M8稳定一些)。复位韶光短切实其实定比韶光长的随意马虎受滋扰一些,可是AVR为什么还如此明了的标出复位韶光呢?只有一个缘故原由:让用户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抗滋扰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