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教诲市场出身过的奇葩电子产品中,点读笔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个中的无冕之王。
即便你从未购买或者利用过,至少也该当听过“哪里不会点哪里”这句洗脑的广告词。
和学习机、电子词典、学生本的昙花一现截然不同的是,点读设备依然在售,并且还具备着一定的市场热度。其生产者也从过去单一的硬件发卖,开始向内容做事转型,完备跟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时期步伐。

不仅实现生存,而且逐渐做大做强的点读产品,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它们是若何实现‘哪里不会点哪里’的?”
要弄清这个答案,我们首先要搞懂“点读笔”的观点。
1
从广义上来说,“点读笔”可以泛指近二十年来海内涌现过的所有拥有笔型外设,供应识别、认读图文功能的教辅工具。
点读机、点读笔和扫读笔(从左到右)
狭义观点上的“点读笔”,特指第二代产品(上图居中),其特点是无需连接主机利用,同时也不具备智能化功能。在它前后分别涌现过“点读机”,以及具有OCR和Wifi功能的“扫读笔”。三种不同期间的产品,不仅在功能和用户定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各自的事情事理也大相径庭。
就让我们从“So easy”传说的起源开始讲起。
险些所有的早教类电子产品,都会标榜自己源于欧美,代表着最前辈的教诲理念和技能潮流。伴随着2006年高君雨的一声“So easy”火遍大江南北的点读机,自然也不例外。
百度百科“点读机”词条里的说法
即便详细数据宣扬上有明显浮夸,“点读机”也的确算得上是一种有着“美系血统”的教辅工具。
1999年,美国老牌玩具厂商“跳跳蛙”(Leapfrog)推出了天下首款点读机——LeapPad。它的利用方法非常大略:将配套书本页面平铺于识别区域,然后在液晶屏上输入对应的教材和页码,再用笔端点击须要点读的词句和图片,就能听到对应的声音。
LeapPad
只管Leapfrog公司将这款产品标榜为“儿童平板电脑”,流传宣传个中利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和图形识别技能。不过在尝鲜不久之后,大人们很快就创造了它“大略粗暴”的事情事理:
“笔”本身并不具备识别能力,它只是用磁力,让设备感知当前所指向图文内容的详细坐标,然后由语音压缩芯片播放预先存储在卡带中的音频信息。
在知道它如何事情之后,即便不把书放上去,只要书名和页码精确,用笔直接点击平板,也能发出精确的声音。反之,如果摆放的是设备不支持的书本,自然是怎么点也用不起来。
LeapPad刚刚问世的时候,的确让人们看到了一片崭新的蓝海。它很快就被评比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教诲类玩具”,同年创下了6.8亿美元的环球发卖额。然而没过多久,出货量就遭遇了断崖式下跌。不到五年,在北美市场就险些偃旗息鼓了。
在LeapPad退市之后,其他友商推出了更加前辈的触控点读产品,但同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也正是在这个新生事物的“至暗时候”,它的观点被港资电子公司——东莞创力于2002年引入海内,并且进行干系仿制,从此为这件产品开始了“生于北美则为枳,生于中华则为橘”的逆转神话。
继创力公司的第一代点读产品——“声之宝”之后,其他厂商相继跟进,终极由制造影碟机起身的某有名厂商在2006年开启了点读机的全盛时期。
2
点读机在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市场境遇,从实质上来说也是由于各自的国情决定的。
从市场需求来说,点读机对付拥有原生母语环境美国儿童而言,基本可以算作是“鸡肋”,其目标用户仅为2-5岁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市场面非常狭窄。
在内容做事方面,硬件厂商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要么斥资购买经典儿童读物版权进行有声化适配,要么就只能亲自上阵开拓内容了。“软件”的匮乏,又进一步降落了父母的购买和利用意愿。
LeapPad的有声读本完备依托自家卡通IP进行开拓,内容和表现办法非常单调
而在21世纪初的中国,随着“入世”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英语学习俨然已是一股全民热潮。每一位新生儿的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下一代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2002年,教诲部更是下达红头文件,哀求全国中小学必须开设英语课,第一次从顶层设计上强调了英语学习的主要性。
和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刚性需求严重不匹配的,是当时英语教诲资源的严重滞后。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前后接管过大专以上高档教诲人口数量仅为3.6%,大部分家长在辅导孩子英语知识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畏惧生理。
详细的说,便是两个头疼问题——“不会读”、“怕教错”。
当时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室,险些可以神同步上图名场面
学校教诲方面,亦存在师资力量严重不敷的问题,当时全国专职英语西席的缺口高达36万人。笔者正是在这个分外期间,从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后参加事情,对当年繁重传授教化压力的无奈,乃至“一个人教八个班”的绝望,依然影象犹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师长们都急迫须要一种能够在分开专业人士辅导的情形下,教会孩子英语字词句精确读音的电子产品。
这款号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的后起之秀,之以是能一炮打响,很快成为点读机代称,就在于它极为精准的功能和用户定位。
在此之前存在过的“电子书”“有声书”“声之宝”“读书郎”“英译通”等等不明以是的商品名称,虽然在功能和利用方法上大同小异,但为消费者建立的产品印象却很模糊。
大略的说,便是人们不知道它们能够拿来干吗,也想象不出来该当如何利用。
而“点读机”的营销观点,则用两个言简意赅的动词,第一次明确了产品的功能诉求。身为一家深耕家电市场多年的老牌企业,他们又凭借强大的宣扬能力和品牌上风,让产品形象直达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的心底。
只看截图声音都出来了
以是,与其说这些广告自带魔性洗脑之功效,不如说它的功能定位完美契合了当时的市场需求。
3
但狭义上的“点读笔”,也便是前文特指的第二代点读设备,却是如假包换的“国产黑科技”。
它的体积就相称于一支大号蜡笔,完备分开用于放置书本的阅读板事情
和事理一看就懂的点读机比较,不须要磁性触控面板和主机就能独立事情的点读笔,在当时就犹如某种玄学般的存在,以至于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没有搞懂它的事情事理。
同期还属于专业用场的扫描式脱机翻译笔,其售价普遍都在五千元高下,险些相称于一台高配“多媒体电脑”。而类似的点读功能,被这样一个售价仅为其十分之一的国产儿童玩具轻松实现,怎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要理解这件国产黑科技的事情事理,我们须要先理解一下基本的彩版印刷知识:
四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时采取的一种套色模式。从理论上讲,用青色、品赤色和黄色就能稠浊出所有肉眼能够识别的所有颜色。但由于印刷三原色直接混制的玄色纯度不高,常日还会利用玄色来印刷笔墨内容,这四种颜色的稠浊,便是所谓“CMYK全彩印刷”。
藏在点读笔配套书本中的秘密,就在于它们只用CMY印刷所有的图文内容,将K版(玄色层)空出。末了用加入碳粉,能够反射红外光的玄色油墨在字里行间印刷专用的隐形光学识信息,即OID编码。
在放大镜下才会催生密集恐怖症的隐形点读码
构成这些微型二维码的每个小点,仅相称于一个175线印刷网点的5%大小,基本不会影响正常阅读。发出红外光的笔尖扫过之后,这些编码信息就能经由透镜,反射给点读笔的主控芯片,从而触发对应的的音频内容。
点读笔的首次商业化利用,是外研社出版的《汉语900句》系列丛书
和有着“北美血统”的点读机比较,堪称“国产黑科技”的点读笔在利用体验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化:
就识别精度而言,过去的点读机紧张依赖磁力和感压来判断须要点读的内容,仅适宜排版疏松的儿童绘本。而通过印刷在“字缝”中的OID码识别内容的点读笔,则能够轻松点读行间距更近的教科书,对配套读物的识别率近乎完美。
从内容做事角度来看,点读笔也大大降落了厂商的压力。第二代OID编码的数量高达六万个,远远超过了常用汉字和英语单词的数量。只须要一个语音库,就能将所支持的读物一扫而空,无需进行独立的配音,相称于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技能飞跃。
点读码的存在,也使得用户对已有图书资源进行有声化扩展成为可能。这一期间的产品中常日都会附赠OID贴纸,家长可以和孩子一道,通过电脑客户端对文本内容进行录音,然后匹配精确的编码,将对应的贴纸粘粘到须要点读的位置,就能自己创造出一部有声读物,在DIY的过程中享受亲子学习的曼妙时候。
4
至于第三代点读设备——即扫读笔、翻译笔的事情事理,每一个当代人能轻松秒懂。这些智能化产品具备OCR能力,通过离线词典和互联网翻译引擎,已经可以完备分开专用的读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哪里不会点哪里”。
然而,古老的点读笔,并没有被更加前辈的扫读笔,以及每一台手机都能实现的AR翻译功能淘汰。正好相反,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犹如空气一样无孔不入的时期中,点读笔的上风被再度放大:
和始终无法逃脱“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定律的智能设备比较,很多家长都相信点读笔单一化的功能,能够“倒逼”普遍缺少自律性的儿童保持一定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不至于让电子文具沦为游戏工具。
和同样“零滋扰”的复读机比较,点读笔操作便捷,即便是低龄儿童也能够轻松驾驭。
即便和最前辈的互联网翻译工具“同场竞技”,依托定制语音内容,而不是机器语音照本宣科的点读笔,在内容呈现办法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方面的上风,亦相称明显,在早教和英语启蒙领域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
十五年韶光须臾即逝,当年的点读机女孩,已经发展为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当年她所代言过的那款经典产品,依然在信息技能的加持下生动在儿童教诲市场。
2019年,“点读机女孩”高君雨以高分被传媒大学录取
点读设备的第一批“老”用户,如今也进入了成家立业的年事,乃至已有“先行者”开始了抚育下一代的全新人生进程。
当“点读笔”同当年的小主人们一道,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循环之后,你是否会翻箱倒柜,把它们从童年的影象中再次寻回,擦掉上面的灰尘,还有当年一边点读一边吃辣条时留下的痕迹,然后将它交到正在呀呀学语的下一代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