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我用过的带表头器材有Luxman L507Z、Pass X350.5、ARC 75SE以及新近入手的Yamaha A-S3000,最精细确当然是507Z,最粗犷的莫过于Pass了,而ARC则是浓浓的工业风,雅马哈则是更为优雅。
然而当有一天我看到NAD推出了50周年纪念版产品C3050LE合并式功放的时候,我还是走不动道了,那典雅的造型,精细的表头,充满人文气息的侧板,非常纯粹的70年代设计风格,当然这也是有缘故原由的,由于它是复刻了NAD在1974年推出的经范例号C3030,从外不雅观上来说险些千篇一律,除了C3050LE高度略微低一些。此外C3030是有银色版本的,如果C3050LE也复刻了银色版本,那就更好了。C3050LE由于是限量版,环球只有1972台,以是想要借到还是有难度的。
过了几个月后,我看到NAD推出了C3050,大概是由于NAD看到限量版大受欢迎,因此趁热打铁上架了这款新品。C3050比较限量版而言便是少了限量版铭牌及MDC2模块(可选装),其他都是千篇一律的,重点是不限量,因此就更随意马虎借到,我就趁这个机会来好好感想熏染一番。
①复古外不雅观
②32bit/384KHz解码
③支持BluOS无线高解析流媒体(需加装MDC2模块)
④支持Dirac Live Room校正(需加装MDC2模块)
⑤每通道100瓦UcD稠浊数字放大
⑥配备HDMI ARC
⑦低音炮输出功能
复古,是NAD C3050的最大特色,玄色的正面,胡桃木的顶板和侧板,精细的表头,充满机器手感的旋钮,柔和的绿色指示灯,无一不在勾起你那过去的影象:儿时爸爸整天摆弄的不便是这样子的东西。
故意思的是C3050在刚开机的时候,VU表发出红光,像是在召唤远古猛兽,但当进入稳定状态之后,就变成了温顺的黄光,比较麦景图的蓝光来说更显温暖宁静。
VU表虽然看起来大略,但这样正是当年非常经典的造型,可以显示功率(watt)及音量(dB)。
C3050具有高音、低腔调整旋钮,我们可以根据须要而进行衰减/提升,从而得到更适宜当前环境的听感。中间为输入选择按键,分别是黑胶(MM)、线路输入、光纤、同轴以及HDMI,可以说C3050实在也是根据时期发展而有所改变的,比如说HDMI ARC功能对付很多家庭来说都很实用,有效提升电视的音质表现。
右边为音箱输出切换旋钮、平衡、音量调度。C3050支持两组扬声器输出,可单独利用A/B组输出,也支持A+B组同时输出。
我尤其喜好利用木头外壳的器材,由于它们让原来冷冰冰的器材多了几分暖意。C3050利用胡桃木贴皮,做工风雅,连接处严丝合缝。
C3050顶部有一块玄色的金属网罩,可以更好进行散热,同时也可以从这里看到内部的电路布局。实在个人认为如果不是为了更好还原C3030的外不雅观,实在此处利用透明亚克力面板会更好,毕竟一来C3050利用D类放大,并没有什么热量,二来便是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其余根据ARC研究亚克力面板比较金属面板来说具有更好的音质表现,因此ARC从参考6之后顶盖全部从铝合金换成了亚克力。
C3050背面接口相称丰富,最左侧为MDC2扩展槽,从左到右有HDMI eARC、光纤/同轴、黑胶(MM)、RCA输入、后级输入、前级输出、低音炮输出以及两组扬声器输出,左上方为蓝牙天线,阁下的USB接口为做事升级所用,并非USB DAC接口。如须要USB DAC功能则须要加装MDC2模块。
C3050内部分为了三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解码/前级及功率放大电路板,最右边空置的为MDC2模块位置,每个区域之间利用金属挡板进行分离,有效隔离杂讯,提升音质纯净度。
近间隔不雅观察C3050内部,虽然说不上是堆料的设计,但看起来也是满满当当的,此外我们看到它并没有利用环形变压器,而是利用了开关电源,实在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由于目前开关电源已经非常成熟,不少高端功放都已经相继采取,如我18年购买的马兰士PM10的后级部分也是采取Hypex的开关电源模块。此外C3050用的是Hypex的UcD 102 V1 D类功放模组,常日来说都是搭配开关电源,以是这一点绝不料外。
为了提升音质表现,C3050可以将输入的仿照旗子暗记通过PCM1863转换成为24bit/192KHz的数字旗子暗记,然后再通过PCM5122进行转换后输出。PCM5122只管不算是一枚常见的DAC芯片,但性能实在也相称不俗,最高支持32bit/384KHz,SNR为112dB。
C3050采取JRC NJW1194作为音源选择及音量掌握芯片,前级放大与后级缓冲放大则是利用TI OPA1688A和SGMICRO SGM8261-2。
后级部分利用的是Hypex UcD 102 V1 D类功放模组,从电路板上也清楚标志了这一点,每声道输出为100W,可以知足大部分的音箱推力需求。当然大概会有人要问为什么不用Ncore模块,那当然是由于成本原因,毕竟这种高价位的D类功放模块常日只用在高端产品上面。
来到主不雅观试听部分,CD机为Wadia 381,音箱则选择了同为英伦的Chartwell查特威尔LS 3/5A,由于毕竟用这个功放来推TAD 2401或者阿卡佩拉独角兽MKII难免不免过于难堪它了。巧合的是C3030与LS 3/5A同样出身于1974年,用复刻版的C3050与最新版的LS 3/5A来搭配成为一套具有70年代vintage feel的音响系统,实在再好不过了,当然假如我的Revox B226 CD机还在,那就更加的好了,Wadia毕竟还是过于当代了。
首先说整体音色,NAD C3050并没有一些烧友常说的D类功放冷干硬的觉得,反倒是带有一些暖意,因此听感就相称的舒适。D类冷干硬实在是由于早期D类功放尚未成熟,存在一些技能上的问题而导致的。而随着技能进步,在中高真个D类功放上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即便是我在18年买的马兰士PM10(利用Hypex NC500模块),在具有良好的解析力的同时也兼顾醇厚的中频与低频掌握力。D类功放目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推出D类功放,由于其不但音质上已经与传统的AB类功放相提并论,而且具有极高的转换效率,换言之便是更加省电,也不再须要硕大的散热器,因此可以用小体型做到大功率,这在以前是弗成思议的。
大概是为了更靠近70年代的觉得,C3050的高音并没有特意强调度析力,而是显得相称柔和细腻,无论是吉他还是钢琴,或者小提琴的表现都略带甜味,而非那种万里无云通透清澈的觉得,如此一来耐听性就上升了不少。
C3050没有延续旧式功放那种极其暖厚的中频,虽然那是传统英国声的特色,而是略偏中性,无论是人声,还是管乐,都有着不错的密度,我尤其喜好用它来播放Jazz乐,如Nat King Cole的专辑《Stardust》,前奏一响,那种慵
得益于D类功放的先天上风,C3050的低频实在可以说是相称好,我在试听的时候用了赵家珍专辑《琴》里面的第八首《夜深奥深厚》,个中开头有一段密集的中国大鼓独奏,对付功放的哀求是非常高的。C3050搭配LS 3/5A也可以比较好地hold住,无论是细微的鼓皮振动,还是连续的敲击,都不会觉得乱成一团,虽然在低频的下潜和质感上略有欠缺。当然用这首音乐来磨练C3050和LS 3/5A的确是过分了点,毕竟那只是100W的功放和5英寸低音的箱子而已,但也可以看出C3050的低频掌握确实不错。事实上除了大体例的交响乐、编排繁芜的重金属/摇滚乐之外,其他类型的音乐C3050都可以比较好地完成。
为了测试C3050的潜力,我特意用上阿卡佩拉独角兽MKII音箱,只管两者并不是一个级别的器材,但玩音响嘛追求的便是一个为所欲为,怎么搭配怎么玩,自己愉快就好。C3050在推阿卡佩拉独角兽MKII的时候居然也有模有样,很适宜人声、弦乐的重现,当然在声场和低频掌握方面就有些跟不上,这也正常,毕竟独角兽MKII是密闭箱,而且低音单元为10英寸,灵敏度也相称低,因此对付功放哀求是极高的,而C3050有如此表现实在我也以为是满意的了。
结语:
NAD C3050确实是一台让我有些惊喜的功放,适应时期需求推出HDMI eARC、蓝牙功能,遗憾的是普通版没有MDC2模块,须要额外加装。根据外媒的测试,MDC2模块拥有流媒体以及Dirac Live功能(可根据环境进行调度得到更佳的听音曲线,对付大部分用户来说都非常实用)。在音质方面也表现得可圈可点,可以知足大部分玩家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其复古典雅的外不雅观,真正的70年代英伦风设计,在此价位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搭配同样复古设计的斯奔达、雨后初晴等箱子,就可以享受那个年代独占的音乐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