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一贯听说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但是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彷佛还是一贯在用着美国的“GPS”,并没有在生活中看到北斗定位系统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北斗系统已经可以利用了,却彷佛和我们没有关系?难道就算技能进步了,我们还不能摆脱美国的GPS系统吗?
为什么中国要研究自己定位系统?
为什么中国要研究北斗系统?这个问题虽然觉得没什么意义,但是要知道,曾经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北斗系统的时候,我们就在利用GPS,并不但是民用,就连国防军事上也在利用GPS。
在那个险些全天下都在利用GPS的年代,我们实在只要随着众人的脚步就可以了,为什么偏偏要跳出这个圈子,自己研究技能难度这么高的环球定位系统?这件事还得从银河号事宜提及。
“银河号”是中国以前的一艘远洋货轮,每一趟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少贡献。1993年7月,银河号满载货色从中国天津出发,前往迪拜,这条航线已经走过很多次,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7月23日那天,美国却声称这艘货轮上存在违禁品,怕这些违禁品会被送到伊朗,以是就哀求登船检讨。
银河号船员当然知道美国这是在无中生有,并且美方也没有拿出什么本色性的证据,全凭自己一张嘴就咬定船上有违禁品,以是并没有理会美方的无理哀求。
但是没想到,美方竟然在这时候关闭了银河号的GPS系统,直接让船员无法找到方向路线,迫使银河号在大海上漂了33天。无奈之下,银河号只能接管美方登船检讨。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什么也没有查出来,拍拍屁股就走人。
但是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就不一样了,他们想要查中国的船只有很多种办法,但是关停船上的GPS这招实在有很强的羞辱性,末了没有查到任何违禁品,他们连声道歉都没有。经历了这样的羞辱之后,中国就意识到了自主研发航海系统的主要性。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1996年的时候,台海危急爆发,解放军为了震慑台湾,发射了三发导弹,除了第一发成功命中目标之外,后面两发都发射出去不久后失落去了联系,末了偏离了预定轨道,掉进了大海里。
当时我们的导弹系统也是依赖美国的GPS系统,有了这套系统,导弹才是长了眼睛,可一旦这套系统被关闭了,也就相称于眼睛瞎了,既找不到目标,也会失落去掌握。
美国一贯干预中国的台海问题,以是看到我们震慑台湾,他们就想插一脚进来,于是选择关闭GPS系统,对我们再一次进行侮辱。而这一次,也加深了我们自主研发定位系统的信念,产生这个想法,算是被美国逼迫的。
想想导弹这么主要的国之重器,美国说停就停,如果未来和他们发生战役,我们还在利用着他们的GPS,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命脉完备节制在仇对手里,他们随便动一根手指头,就能让我们的导弹变成一堆废铁,以是必须要摆脱这套系统,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环球定位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若何发展起来?中国的环球定位系统虽然涌现的比较晚,但实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开始研究着了。直到2000年,中国终于组建了北斗一号系统,这套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虽然比较大略,但也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导航的国家。
但是作为后起之秀,北斗一号系统的缺陷非常明显,用户想要利用,必须要先向卫星发射旗子暗记,由于当时采取的是“有源定位系统编制”,不仅存在严重的韶光延迟,而且容量也非常有限,定位精度还差得很离谱。
据数据显示,当时北斗一号系统的定位精度是20-100米,然而美国的GPS已经可以达到了10米的精度,以是和美国的GPS比较,北斗一号还差的很远。
为了提升精度,必须要对卫星的时钟系统进行升级。当时全天下最前辈的时钟便是欧洲的原子时钟技能,为了让北斗一号能够迭代,中国还打算和欧盟互助一把。
欧洲当年也是受到美国的技能封锁,以是也在准备研发自己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尴尬的是,他们虽然有技能但研发资金不足,巧合的是,中国虽然没技能但是钱管够,于是刚好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2004年中国和欧盟正式签了伽利略操持互助协议,中首都已经在项目上投了2.3亿欧元,可没想到欧盟半路上把日本拉了进来。中日之间本来就不对付,这下日本进来,直接不让中国技能职员参与到关键技能环节。末了我们交了钱,但什么也没学到,就连原子钟技能也随之成为了泡影。
无奈之下,中国只能靠自己研发原子钟技能,可现实情形又岂是这么顺利。2000年的时候,中国向国际电信同盟申请了卫星的频道和旗子暗记频率,7年的有效期,超过期限不该用的话,这些资源就会被回收。本来都是把希望放在了伽利略操持上了,没想到半路被欧盟赶了出来,现在只剩下3年来追赶韶光了。
可没想到,在中国科研职员的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第二年就占领了原子钟技能,把韶光精度提升到300万年差一秒,这意味着北斗二号将会迎来一次大幅度的提升。
终于在2007年4月14日,北斗二号系统建立,并且能够成功收到旗子暗记,而此时离7年之限仅差4个小时不到。
再后来,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就比较顺利了,2009年建立了北斗三号系统,2020年,发射了30颗卫星,全面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我们的航海和导弹终于不再须要再依赖美国的GPS系统。
可是即便如此,至今我们都觉得北斗并没有融入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这是为什么?难道是由于北斗的性能还是不如美国的GPS吗?
为什么北斗导航系统没有取代GPS?北斗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其精度并不比GPS差,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北斗和GPS的定位精度都在2到3米范围,不过这是在民用领域,如果是在军用领域,北斗的精度可以达到0.1米,而GPS也就只有0.3米。可既然北斗性能这么好,为什么没有GPS遍及的好呢?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阐明过,他说如今中国的70%手机上实在都已经拥有了北斗导航系统,用户之以是感想熏染不到,不是由于没有北斗导航系统,而是手机里面“GPS”就代表了所有导航系统,也便是北斗在手机里的名称便是GPS,而美国的GPS系统,名称也是GPS,两者共用一个名字。
之以是会涌现这样的情形,是由于人们利用美国的GPS韶光比较早,早就深深地融入到了用户的意识里,只要一提及导航,人们就第一韶光想到GPS三个字母,以是舆图制造商们在APP里一贯利用GPS这个名称,但背后的导航卫星系统,可以是美国的GPS,也可以是中国的北斗。这是由于现在的手机导航系统本来就可以做到多系统领悟,至于用哪一个,完备由用户自己选择。
既然连舆图制造商都还潜意识方向于GPS,解释北斗的市场竞争事情经没有努力去做,既没有大规模广告宣扬,也没有和全天下企业进行商业互助,以是自然无人问津。
不过镇静一想,实在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在我们研究北斗之前,美国的GPS就已经被全天下很多国家利用,他们用了五十多年打下的江山,怎么可能被刚刚问世的北斗一下子就代替呢?想要把北斗推向全天下,除了技能之外,还要在商业上也加把劲,不过这些事情国家早就已经在做着了。
虽然我们感想熏染不到北斗的存在,但我们身边实在早就在利用着北斗导航了。就比如我们城市里常见的共享单车,便是用北斗导航系统,一些芯片公司,基于北斗系统开拓的定位芯片,精度乃至可以达到厘米级,使得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功能可以实现。
除了常见的共享单车之外,北斗已经和精准农业、数字施工、聪慧港口等多种家当融为一体了,并且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很多产品都已经出口到了很多国家。也便是说,我们都还没有察觉到,国家就已经在把北斗向全天下推广出去了。
实在现在不管我们手机上用的是GPS还是北斗,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由于现在中美关系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家当互助才是最好的选择,很难再说,美国又会像以前那样,再把我们的导航关闭,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就算没了GPS,对我们也是没有影响,如今的中国不用再看别人的神色,这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