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
● 新药Dupilumab治疗重度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剖析
比利时根特大学Claus Bachert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磋商了Dupilumab(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治疗重度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2019年9月19日在线揭橥于《柳叶刀》杂志。

LIBERTY NP SINUS-24和LIBERTY NP SINUS-52是两个多国、多中央、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平行组研究,个中SINUS-24在13个国家的67个中央进行,SINUS-52在14个国家的117个中央完成。
参与者年事均在18岁及以上,只管利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治疗但仍有双侧CRSwNP,在过去2年内接管过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或施行过鼻窦手术。
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8月3日,SINUS-24共招募了276名患者,143名接管dupilumab(300 mg)治疗,133名接管安慰剂治疗。
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8月28日,SINUS-52共招募了448名患者,150名每2周至少一剂dupilumab,145名前24周每2周至少1剂dupilumab,之后每4周至少1剂,持续至52周,153名接管安慰剂治疗。
在这两项研究中,Dupilumab组的鼻息肉评分、鼻腔充血或鼻梗阻、鼻窦CT影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安慰剂组中不良反应更常见,紧张包括鼻咽炎、鼻息肉和哮喘恶化、头痛、鼻出血和注射部位红斑等。
总之,对付重度CRSwNP成年患者,Dupilumab可有效减少息肉大小,改进鼻窦浑浊等症状,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该结果支持在其他疗法无效的重度CRSwNP患者的标准治疗中加用Dupilumab。
据先容,CRSwNP患者常日症状包袱较高,康健干系的生活质量较差,常须要反复进行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反复行鼻窦手术。
Dupilumab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白介素(IL) 4和13的旗子暗记传导,而IL-13是2型炎症的紧张驱动因子。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1881-1/fulltext
●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瑞士诺华制药公司Stefano Del Prato课题组比较了早期联合利用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血糖耐久性。该研究2019年9月19日在线揭橥于《柳叶刀》杂志。
VERIFY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组研究,在34个国家的254个中央进行。2012年3月30日至2014年4月10日,研究组招募了2001名参与者,年事为18-70岁,入组前2年内诊断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5%-7.5%,体重指数为22-40 kg/m2。
患者按1:1随机分配,998例接管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的早期联合治疗,1003例接管二甲双胍+安慰剂的标准治疗。
若连续相隔13周患者的HbA1c未降到7.0%以下,则接管联合治疗。
共有1598例(79.9%)患者完成了为期5年的研究,早期联合治疗组811例(81.3%),单一治疗组787例(78.5%)。
联合治疗组首次治疗失落败429例(43.6%),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614例,62.1%),风险比为0.51。
单一治疗组治疗失落败的中位不雅观察韶光为36.1个月,而早期联合治疗组由于超出了研究持续韶光,只能估计其治疗失落败的中位不雅观察韶光为61.9个月。
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没有意外或不良事宜,也没有与治疗干系的去世亡事宜。
综上,与目前的标准治疗比较,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得到更大更持久的长期益处。
据悉,早期强化治疗掌握血糖持续良好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虽然大家都认为初始联合治疗比传统逐步疗法供应了更多的机会,但其有效性仍有待确定。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2131-2/fulltext
《柳叶刀》:Volume 394 Number 10203
● 研究比较三种药物治疗受孕期重度高血压的效果
美国纽约Gynuity卫生项目Hillary Bracken研究组比较了口服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拉贝洛尔和甲基多巴)治疗受孕期重度高血压的效果。干系论文揭橥在2019年9月21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
在这项多中央、平行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组比较了印度那格浦尔两家公立医院孕妇口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形。
参与者年事均超过18岁,孕周大于28周,紧缩压高于160 mmHg或舒张压高于110 mmHg,须要进行药物掌握降压。
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8月21日,经由一系列的筛选,研究组共招募了894名符合条件的孕妇,将其随机分配,个中298名妇女口服硝苯地平10 mg,295名口服拉贝洛尔200 mg,301名口服甲基多巴1000 mg进行治疗。
血压掌握定义为6小时内紧缩压为120-150 mmHg,舒张压为70-100 mmHg,且无不良后果。
硝苯地平组有84%的患者血压得到掌握,显著高于甲基多巴组(76%)。
然而硝苯地平组或甲基多巴组与拉贝洛尔组的血压掌握率(77%)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共发生7例严重不良事宜,个中拉贝洛尔组有1例孕妇发生产时癫痫,2例去世产;硝苯地平组有1例去世产;甲基多巴组有3例去世产。
总之,所有抗高血压药都能使大多数女性的血压降落到参考范围。
作为单一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降压效果优于拉贝洛尔或甲基多巴。这三种口服药物均可作为资源不敷地区治疗受孕期重度高血压的初始选择。
据悉,每十个孕妇中就有一名患受孕期高血压,血压严重升高的孕妇需进行治疗,以降落产妇并发症的风险。
紧急治疗方案常日包括静脉注射药物,须要打开静脉通路并谨慎地进行胎儿监护,这在一些繁忙或资源不敷的环境中可能无法实现。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2131-2/fulltext
● 新药Fremanezumab对偏头痛疗效显著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央Michel D Ferrari课题组在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比较了Fremanezumab(一种完备人源化的CGRP抗体)与安慰剂在偏头痛预防方面的疗效。2019年9月21日,国际有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揭橥了这一成果。
研究组在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的104个临床研究点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临床3期试验。
参与者为18-70岁患有阵发性或慢性偏头痛的患者,在过去10年中至少利用过2-4种药物,但均治疗失落败。
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7月6日,课题组共招募了838名参与者,个中329名患阵发性偏头痛,509名患慢性偏头痛。
按1:1:1分为三组,个中安慰剂组279名;季Fremanezumab组275名,3个月连续服用Fremanezumab;月Fremanezumab组283名,即第一个月服用Fremanezumab,第2、3个月服用安慰剂。
治疗12周后,与安慰剂组比较,季Fremanezumab组和月Fremanezumab组均匀每月偏头痛天数显著减少。Fremanezumab的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似,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旁边 。
总之,对付曾经利用多达4种偏头痛预防药物均无效的难治性偏头痛患者,Fremanezumab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据悉,以降钙素基因干系肽(CGRP)或其受体为靶点的抗体可预防偏头痛产生发火。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1946-4/fulltext
●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脑卒中的前瞻性行列步队研究
这项研究在9个国家的12个学术中央完成。参与者年事为65岁及以上,均住院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术后行脑MRI,由两位神经放射学专家独立评估是否有隐形卒中。
2014年3月24日至2017年7月21日,1114名参与者中有78人(7%)发生围手术期隐性卒中。
69名有围手术期隐性卒中的患者中有29名(42%)在术后1年内涌现认知功能低落,而在932名无围手术期隐性卒中的患者中有274名(29%)认知低落,校正风险比为1.98。
隐性卒中与围手术期谵妄的风险增加有关,风险比为2.24,还与1年内显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产生发火干系,风险比为4.13。
总之,围手术期隐性卒中与非心脏手术1年后认知功能低落呈正干系,在接管非心脏手术的65岁及以上患者中,每14名患者里就有1名发生围手术期隐性卒中。
据悉,在非手术治疗中,隐性卒中比显性卒中更常见,且与认知功能低落干系。
虽然在非心脏手术后不到1%的成人发生显性卒中,且病情严重,但大家对围手术期隐性卒中知之甚少。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9)31795-7/fulltext
《美国医学会杂志》
● 研究磋商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结局影响
德国亚琛大学附属医院Nikolaus Marx研究小组磋商了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紧张不良心血管结局的影响。干系论文2019年9月19日在线揭橥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这项随机、双盲、主动对照、非劣效性试验在43个国家的607家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央进行,共招募了6033名2型糖尿病参与者,均匀年事为64.0岁,39.9%为女性,均匀糖化血红蛋白为7.2%,糖尿病中位病程6.3年,42%患有大血管病,59%接管过二甲双胍单药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根本上,这些参与者随机分组,个中3023名逐日接管5 mg利格列汀治疗,3010名逐日接管1-4 mg格列美脲治疗。
中位随访6.3年后,利格列汀组中有356名(11.8%)患者首次发生心血管去世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去世或非致命性脑卒中,格列美脲组中有362名(12.0%),差异不显著。
利格列汀组中有2822例(93.4%)不良事宜,包括15例急性胰腺炎,格列美脲组有2856例(94.9%),包括16例急性胰腺炎。
利格列汀组中有320名(10.6%)参与者发生至少1次低血糖事宜,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1132,37.7%),风险比为0.23。
总之,在相对早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升高的成年人中,利用利格列汀治疗与格列美脲比较,在6.3年内并未升高复合心血管结局的风险。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51398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与肾功能低落可降落发生MACE风险
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和肾功能低落患者与紧张不良心血管事宜(MACE)的干系性,这一成果由美国退伍军人康健管理局-田纳西谷医疗系统老年病学研究教诲临床中央Christianne L. Roumie团队取得。2019年9月1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揭橥了这一成果。
在这项回顾性行列步队研究中,研究组剖析了2001-2016年间在美国退伍军人康健管理局接管治疗的退伍军人的临床资料。MACE包括急性心肌梗去世、脑卒中、短暂性缺血产生发火或心血管去世亡。
共有67749名二甲双胍和28976名磺酰脲持续单药治疗的患者。加权行列步队包括24679名二甲双胍治疗者和24799名磺脲类药物治疗者,中位年事为70岁,个中98%为男性,82%为白人,均匀肾小球滤过率为55.8/mL/min/1.73m2,均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6%。
随访一年后,二甲双胍组中有1048例发生MACE事宜,每1000人年23.0例,磺脲类药物组有1394例,每1000人年29.2例,特异性校正风险比为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与肾功能低落的患者,与磺脲类药物比较,可显著降落发生MACE的风险。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51397
《英国医学杂志》:Volume 366 Issue 8214
● 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健演习效果评估
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Agnes FlÖel课题组近日评估了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健演习的效果。2019年9月18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揭橥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2013-2017年,研究组在德国的7个住院康复点招募了200名亚急性脑卒中(卒中后5-45天)的成年人,采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脑卒中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0-42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
这200名脑卒中患者的NIHSS中位评分为8分,在标准治疗的根本上,将其按1:1随机分组,个中105例参加有氧健身演习,包括有氧、体重支撑、跑步机体能磨炼等,95例进行放松演习。
两组患者每次均演习25分钟,每周5次,持续4周。采取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残疾程度越轻。
3个月后,有氧健身组患者的10米内最大步辇儿速率与Barthel指数评分与放松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严重不良事宜发生率却显著高于放松组,事件率比率为1.81。
因此,该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氧体重支撑等康健演习来改进日常生活质量和最大行走速率,未来的指南中应考虑这一点。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6/bmj.l5101
● 欧洲药物管理局批准癌症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Huseyin Naci课题组取得一项新打破。他们对2014-2016年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支持批准癌症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特色、偏倚风险和报告进行了一项横断面剖析。该项研究成果揭橥在2019年9月18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上。
2014-2016年间,EMA在54项关键研究的根本上批准了32种新癌症药物。个中41项(76%)为随机对照试验(39项已揭橥),13项(24%)为非随机研究或单臂研究。
只有10项随机对照试验(26%)将总生存率作为紧张终点,别的试验则评估无进展生存期和有效率等替代指标。
总体而言,19项随机对照试验(49%)被剖断为其紧张结果存在偏倚高风险。缺失落结果数据(10项)和缺失落结果衡量方法(7项)是导致偏倚高风险的紧张成分。
将总生存率作为紧张终点的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高风险所占比率(2/10,20% )显著低于评估替代疗效终点的试验(16/29,55%)。
若分开考虑监管文件和科学文献中供应的信息,则八项随机对照试验(21%)的偏倚总风险差别较大,这反响了两种信息来源报告的不敷之处。
在对10种药物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时,监管机构确定了一些研究领域外的额外毛病,包括临床获益的程度、不恰当的参照工具和非首选的研究终点,科学出版物没有表露这些局限。
综上,2014-2016年间,EMA批准新癌症药物最关键的研究根本是随机对照试验。
然而,根据他们的设计、操作或剖析,险些一半的研究被剖断为偏倚高风险,由于癌症试验的繁芜性,个中一些或许不可避免。监管文件和科学文献的报告中存在漏洞。期刊出版物不承认监管文件中现有证据的紧张局限性。
干系论文信息:
https://www.bmj.com/content/366/bmj.l5221
互助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