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萌界大人物 2025-01-19 18:28:4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关于选型,各大厂家也给出了系列芯片的选型手册,但是手册中那么多芯片型号和参数,哪些参数是要关注的,怎么快速地选择符合我们项目用到的芯片呢。

ADC芯片本钱参差不齐,选的好直接起飞,选的不好,直接破产。
我拿ADC芯片举个例子,大家举一反三吧。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智能

1.仿照量输入范围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日常应用开拓中ADC芯片选型的技巧_芯片_暗记 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按照我的履历啊,一样平常需求过来的时候,仿照量的采集,输入范围一定是刚需,不可忽略的。
以是首先肯定先确认仿照量的输入范围,如果是0~3V的,ADC芯片都不用了,这样一下就省下了好几个MCU的本钱。
如果是0

~5V的仿照量,可以经由电阻网络分压到MCU,或者有的MCU的AD口直接可以接管0 ~5V的仿照量,或者用ADC芯片转化,这时候本钱一下就上去了。
能不用ADC芯片就不要用;如果输入电压是±5V之间,那没办法,选个得当的ADC芯片吧,±10V的情形也一样。

绝对是刚需,之以是把这个需求放在最前面便是说一旦选了电影,如果出错是不可挽回的。

以AD7606举例:

2.采样率

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采样率。

采样率指ADC每秒钟会进行多少次的仿照量转数字量的操作,如10K/s便是说ADC每秒钟,就采集了10K个仿照量,并将仿照量转换为数字量。
当采样声时,一样平常的采样率是44Kbps/s,当采样温度时,几K/s的采样率就够了。

学过通信事理的大家该当都知道采样定理。

在进行仿照/数字旗子暗记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旗子暗记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fs.max>2fmax),采样之后的数字旗子暗记完全地保留了原始旗子暗记中的信息,一样平常实际运用中担保采样频率为旗子暗记最高频率的2.56~4倍;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

便是说你采集50K的旗子暗记,采样频率最最少大于2.5650K。

以AD7606举例:

以是说这个参数也是刚需,如果选不对,也是完备没法填补,就相称于是一块金子焊在电路板上,既心疼还没啥用。

3.通道数

通道数同样值得关注,不会造成丢失,但是肯定在功能上有欠缺了,同样该当被首先考虑进去的,不仅要考虑通道数,有实力一点还要考虑是独立通道还是差分通道,如果是多个通道,是同步采样吗,如果是差分通道,可以互换吗,另一通道可以接地吗,这些都是在选择通道时候须要考虑的问题,详细问题详细考虑,这里只为大家供应思路。

同样以AD7606举例。

4.分辨率

ADC的分辨率指的是模数转换器所能表示的最大数是多少,即ADC的位数,如果ADC是10位ADC,那么分辨率是2的10次方,即1024的分辨率,如果仿照量是温度,丈量范围是0~100度,那么可以把100度分成1024份,每一份你都能感知,当温度有100/1024度的变革时,能丈量出来。

普通一点便是精度,肯定是位数越高采样的精度越精确。
但是并不是选型的时候精度越高越好,越高的精度代表着本钱越高,根据项目实际须要,选择得当本钱的精度。

一样平常把8位以下的A/D转换器称为低分辨率ADC,9~12位称为等分辨率ADC,13位以上为高分辨率。
A/D器件的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量化偏差越小,能达到的精度越高。

量化偏差 (Quantizing Error) 由于AD的有限分辩率而引起的偏差,即有限分辩率AD的阶梯状转移特性曲线与无限分辩率AD(空想AD)的转移特性曲线(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常日是1 个或半个最小数字量的仿照变革量,表示为1LSB、1/2LSB。

在转化过程中,由于存在量化偏差和系统偏差,精度会有所丢失。
个中量化偏差对付精度的影响是可打算的,它紧张决定于A/D转换器件的位数。

5.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同样是选型的时候须要关注的问题,接口类型有三种,串口,并口、高速并口。
串口一样平常是SPI的。

那么如何选择呢,并口软件开拓大略,软件开拓本钱小一些,但是占IO口多,占用大量MCU资源,以是在IO资源紧缺的情形下只管即便避免选择并口的ADC芯片;

串口开拓本钱高一点,但是占用IO资源少,IO资源不敷的情形下,可以考虑选择串口通讯的ADC芯片。

现在市情上大多部分ADC芯片串口和并口的通讯办法都集成了,那可以根据项目实际的需求选择得当的通信办法。

6.构造,信噪比,封装

剩下的便是一些不影响功能的性能参数了,讲究点,追求发挥ADC芯片极致的工程师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些参数,可能用在不同的场所,关注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毕竟花了那么多钱,干嘛不用。

大体上总结这么几点,按照我的履历划分出来的优先级顺序,如果不对,请大家示正,一起谈论进步学习。

如果是要考虑芯片迭代乃至是国产和入口芯片的替代,那这可要下了功夫了,只假如环绕上面的6点,基本上就可以少看好多数据手册。

简大略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