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华米科技Next Beat 2021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刚开场,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捧着一块“大圆盘”上台,和台下不雅观众互动,“大家看我手上拿的这个东西,知道是什么吗?”
“晶圆!
”台下的不雅观众大声回应。“是的,关心芯片家当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东西叫晶圆,在这个大圆盘上面,刻了4000颗华米黄山2号系列芯片。”黄汪自满地说。紧接着,黄汪发布了外界一贯关注的面向智能穿着设备的自研操作系统——Zepp OS。
实际上,在发布会海报传出之后,便引发了外界的各种谈论:华米科技并非巨子,为什么要走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的\"大众弯路\"大众呢?对此,发布会结束后,黄汪、华米科技联合创始人、硬件技能副总裁赵亚军和华米科技算法技能副总裁等高管,对外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
为何自研AI芯片和操作系统?
提起华米科技,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便是“小米代工厂”。事实的确如此,一贯以来,华米科技通过代工、分销小米手环的业务保持着古迹的稳定增长。直到2016年华米科技推出了首个自主品牌Amazfit,正式走上了“去小米化”的道路。
不过,要想“去小米化”并不随意马虎,除了自建品牌之外,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2018年,华米科技上市之后就提出:没有与手机深度绑定的可穿搭设备,就须要极致的功能、体验来吸引消费者,而自研芯片便是打破口。
在发布会上,黄汪回顾了华米科技的自研芯片之路。2015年开始布局高下游芯片行业,2018年投资发明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SiFive,同年9月,成功自主研发出环球智能可穿着领域的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2020年6月,推出性能功耗更优胜的黄山2号。
实际上,在华米科技宣告自研芯片的第一天开始,外界的质疑声就不断。纵览可穿着设备市场,华为、苹果、三星等巨子企业的产品均搭载自研芯片,他们有充足的研发预算和人才,而别的厂商则基本以采购为主。以小米代工起身的华米科技,难免被质疑是否有实力。
对付自研芯片,前段韶光,黄汪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题为《华米为什么要走一条XIN路》的文章。他讲到,智能硬件这几年的发展路径,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拿来主义和自主研发。智能硬件行业一贯以来很多厂商走的是拿来主义,他们站在了巨人肩膀上,通过家当链所能采购到的芯片、传感器等来打造自己的产品,而在可穿着软件生态方面,这些厂商则选择了魔改乃至直接引入其它系统。
“虽然整合家当链也是一件不随意马虎的事情,但是,拿来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会导致自身的发展受限,无法给用户持续打造他们想要的产品。”黄汪表示,“这个时候就必须走另一条路,自主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发布会上,华米科技发布了最新的自研芯片“黄山2S”,还发布了面向智能穿着设备的自研操作系统——Zepp OS。
“如果你要把一个智好手表的用户体验、功能、性能等做到极致的话,是无法在全天下找到完备得当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以是就必须自己做芯片,自己打磨操作系统,自己做算法,这样才能做出最极致的产品。”黄汪向《逐日经济新闻》表示。
“研发投入”和“竞争”是两大难点
虽说“拿来主义”会让设备厂商的发展受限,无法给用户持续打造他们想要的产品,但横亘在“自主研发”面前的困难也不小,研发投入和行业竞争风险是无法超过的两座大山。
“芯片的投入是非常费钱的。”黄汪在演讲中提到,“我统计了一下,华米过去3年研发投入每年超过4亿公民币,去年的投入更是达到5.38亿公民币。这个研发用度,是很多刚刚上市的新兴互联网和新一代IoT智能硬件公司2倍至3倍。”
华米科技2021年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的研发用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8.7%,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3.3%,而去年同期的研发用度占营收的比例为10.9%。
黄汪在接管采访时也坦言,虽然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能让公司离用户更近,能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但同时也有巨大的风险,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芯片,或是人工智能算法,它都须要的研发投入都非常高,对付我们这个不算特殊大规模的科技公司来说,这是巨大的压力。”
实际上,除了研发投入带来的压力,表面的竞争风险也不容小觑。华为、苹果、三星等巨子企业的可穿着产品均搭载了自研芯片,他们有充足的研发预算和人才。因此,“与这些巨子公司的比较,华米科技的芯片和系统的上风在哪里?”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每天在思考的问题,我记得大基金从投华米那一刻开始就跟我们说‘你们从来便是被巨子吓大的,由于巨子就在你们身边,你面临的全是巨子。’以是,我们就把自己定位在‘康健’领域,自己做芯片、操作系统,自己节制一系列的人工智能算法,专注康健这个领域,把它做深做透。”黄汪回答道。
逐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