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型号名称看定位
在消费类条记本领域,英伟达GeForce系列独显紧张分为MX、GTX和RTX系列。
MX系列紧张用于轻薄本,目前最新型号包含GeForce MX330和MX350,个中MX330是MX250的“马甲”,而MX350则是GTX1050的缩水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本期《GTX1050神砍一刀 GeForce MX350到底有多强?》这篇文章。
GeForce GTX系列定位中高端,目前最新型号包含GTX1050(3GB版)、GTX1650、GTX1650 Super和GTX1660Ti,性能依次增强。GeForce RTX定位高端,包含RTX2060、RTX2070和RTX2080,后面两款还有更强的Super版,该系列独显除了性能更强以外还支持硬件级的光芒跟踪功能。
那么,MX、GTX和RTX独显之间又是根据什么划分档次的呢?
工艺、微架构和核心型号
英伟达均匀每隔2年就会更新一次显卡的微架构,并采取同期较新的制程工艺。
比如,Pascal架构2016年问世,采取16nm工艺;Turing架构2018年出身,采取12nm工艺,新工艺可以让新架构在保持功耗不变或低落的根本上增加晶体管规模,从而塞进更多的打算单元和功能模块,并进一步提升运行频率,也便是前文提到的增加IPC性能。
为了划分独显定位,英伟达会在同一微架构的根本上细分出无数子型号核心,用于匹配不同GeForce MX、GTX或RTX家族的显卡。比如Titan RTX、RTX2080、RTX2070和RTX2060就分别对应TU102、TU104、TU106-400和TU106-200核心。
一样平常来说核心后缀数字越小,该显卡的定位和性能越高。
神奇“刀法”划定位
作为英伟达消费级独显中的“天子”,Titan RTX采取了Turing架构中最完全的TU102核心,在一颗芯片内集成了6个GPC单元,包含36个TPC、72个SM、96个ROPS、288个TMUS、4608个CUDA流处理器,以及576个Tensor核心和72个RT核心。同时,TU102核心还拥有高达384bit的显存位宽,搭配的GDDR6显存频率更是高达7GHz。
这些单元都属于“打算单元”,较之核显的打算单元分类更细
和TU102比较,GTX1650采取的TU117核心规模就非常寒酸了
作为同属Turing架构的GTX16和RTX20系列显卡,它们的核心都是基于TU102精简而来,网友更是习气将其称为英伟达的神奇“刀法”——GPC、TPC、SM、ROPS、TMUS、CUDA、Tensor、RT单元和显存位宽都是可以拿来开刀的部分,只是砍掉的单元种类和数量越多,该显卡的定位也就越低。
对GeForce系列独显而言,比较性能强弱可以先看流处理器单元数量,再看显存位宽,然后是显存类型,末了再比其他打算单元的数量。
如果你以为太麻烦,那就直接比型号后缀,同级别显卡后缀数字越大性能越强,比如GeForce MX300比MX200强,GTX16xx比GTX10xx强,RTX2080比RTX2060强。
还有一个问题:轻薄本为什么只能搭配GeForce MX350而不能用RTX2060?
答案很大略,想在一颗独显芯片内塞进更多打算单元须要付出额外的代价,除了本钱以外还包括更高的TDP功耗。
对武装MX350独显的轻薄本来说,单风扇双热管就算比较豪华的设计了
GeForce MX350的TDP只有25W,只需一根热管和只比手机充电器大一圈的电源适配器就能搞定;GeForce RTX2060的TDP高达90W,须要多根热管和多组风扇才能弹压它的“激情亲切”,同时还需辅以1kg以上的电源适配器才能“带得动”,这意味着搭配它的条记本不可能太过纤薄,外出时很是累赘。
对了,英伟达为了帮助游戏本“瘦身”,还推出了Max-Q设计的高端独显型号,其TDP较之标准版有着30%以上的较低,代价是降落频率而捐躯了部分性能,目前移动独显的理论性能排行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