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根本网络技能研究所所长李晗在接管C114专访时表示,本次MWDM集采仅是知足部分需求,后续将根据运用情形及时扩大支配。
面向5G前传C-RAN大规模组网需求,创新提出半有源Open-WDM方案
“5G商用,承载先行。”一张高质量的承载网络是“5G改变社会”的有力支撑。不过受末梢光缆和管道资源紧张、培植周期短等条件限定,“末了几公里”成为影响5G基站快速开通的关键,5G前传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热点。

传统前传方案有灰光直驱、无源WDM和有源WDM三种。在WDM技能方案选型中,有源WDM方案具有节约光纤、支持管控和保护的上风。但是,该方案本钱高昂,且远端需供电、支配受限。无源WDM方案具有节约光纤、本钱较低和支配灵巧的上风。但是,该方案存在哑管道资源不易管理、故障定位较难等运维问题。
为知足5G前传C-RAN大规模组网需求,中国移动提出半有源Open-WDM技能体系,这种打破性的理念和架构一举破解了前传哑资源管理、光纤资源紧张、低本钱需求等综合难题,得到家当界的迅速相应。
半有源Open-WDM方案包括支持轻量级OAM的半有源架构和不等距波长间隔扩展的MWDM两大核心技能:半有源技能架构紧张包括AAU彩光模块、AAU侧无源波分复用器、DU侧有源WDM设备,构成了统一管控的前传网络;MWDM方案重用CWDM低本钱25G DML光芯片家当链,支持12波长WDM系统,波道数提升1倍,知足一站一芯需求。
李晗先容,MWDM完备重用CWDM成熟家当链,发挥我国在CWDM环球家当上风,采取不等间距波长间隔设计,仅需调度光栅设计参数,就可实现波长容量翻倍,是兼顾低本钱和海内家当现状的技能创新。此外,MWDM采取不等间距波长间隔可有效办理O波段四波混频效应风险。
高可靠支撑行业运用,实现哑资源可管可控
5G在设计之初便锁定了行业运用。过去两年,在5G规模支配的同时,5G ToB也已超过“从0到1”的鸿沟,在煤矿、钢铁、港口、制造等20个行业支配5G示范运用。然而,5G ToB“从1到N”的遍及仍存在一定断点,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场景对付带宽、时延、可靠性等网络能力的哀求更为严格。
5G网络的高可靠性不仅与无线接入侧有关,也涉及承载、传输网络,尤其在C-RAN大规模组网模式下,BBU集中导致潜在光路故障点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5G ToB发展亟需构建高可靠的前传网络。
半有源MWDM方案支持光模块、光纤链路、系统网络的全面管控,破解了无源波分哑资源排障难题,实现智能化运维,支持故障快速定位。此外,其远端无源、局端有源的架构,具有远端灵巧支配、网络低本钱管控等特性,可以有效匹配5G To B类创新运用的拉远集中化承载需求。
据李晗先容,半有源MWDM已经在广东、浙江、北京、福建4省完成集团试点运用,并在3省规模运用。通过试点运用验证了半有源MWDM前传系统与现网无线设备良好的兼容性,知足现网5G前传链路预算哀求和室内外事情环境哀求,知足单站12波长6×25G主流建站模型一站一芯的需求,每站可节省11芯光纤、减少比例达91.67%,显著节省光纤资源、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基于轻量级OAM和标准南向接口,支配在核心机房的前传管控系统可集中管控多厂家半有源Open-WDM前传系统,实时监测远端光模块、前传网络光缆、局端半有源设备等运行情形,并可以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有效提升了运维效率、减少人工下站或上塔排查。
技能、标准多维助力,半有源家当加速成熟
从对接需求、提出技能方案到组织厂家研发、产品落地,经由3年的发展,半有源Open-WDM在标准和家当等方面已经成熟,知足急迫的5G规模商用需求。
在标准推进方面,中国移动与华为、信通院、复兴、中信科、博通、FINISAR、长飞-等国内外家当互助伙伴共同推进Open-WDM标准化事情,在国际、海内标准组织完成系列标准立项。在ITU-T形成系列标准,包括架构、物理层、管控等3项核心标准,并在O-RAN、CCSA等国内外标准组织完成标准立项十余项,构建了系统化的标准体系。
在家当推动方面,今年初,中国移动完成了自研5G半有源Open-WDM前传管控原型系统研发。该管控原型系统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和设计院联合研发,采取B/S架构、通用硬件平台,可云化支配,支持标准南向接口。当前5G前传研发厂商浩瀚,中国移动通过自研前传管控系统,实现了转发面和管控面解耦,进一步推动了前传家当开放发展。
目前,参与半有源Open-WDM产品研发的厂商,已经由2019年的3家扩展到华为、迅特、德科立等38家,打造了涵盖芯片、模块、设备、管控系统的百口当链,核心家当“光芯片+光模块”已具备量产能力。
李晗表示,这次基站前传设备集采既是前传家当的里程碑也是新的出发点,中国移动将与家当链进一步推进面向5G前传的半有源Open-WDM技能、标准和家当,更好地知足新形势下5G前传规模运用需求。C114通信网 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