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的摇杆采购
此前PS4发售,游戏机平台刚转换的一段韶光,PS4平台并没有太多授权摇杆产品可选,初期的一些产品在输入延迟和功能上还存在毛病。新近推出的产品基本都加入了触摸板支持,改进了输入延迟表现。触摸板相称于一个按键,有的游戏是用上了的,以是我们肯定优先考虑新产品。
和PS3时期不一样,直到现在,市情上还是没有足够廉价,性能表现好的PS4摇杆芯片出来。目前听说能用的PS4摇杆芯片单价在250以上,我没试过,详细表现也不清楚,但这个价位下,自组杆是没什么竞争力的。根据PS3世代折腾自组的履历,PS3的散装摇杆芯片没啥问题,便是手感质感,功能到位的框体稀少,在淘宝购买的三和净水杆,手感也不是很稳定。进入PS4世代,个人方向于直接购买授权产品。此外,小摇杆和异型掌握器都不须要考虑,只考虑传统大摇杆。尤其是街霸系,6键+三拳三脚,八个按键的布局是有必要的,手柄和小摇杆无法取代。

今年的格斗热潮从街霸5开始。
非常让我不理解的一点便是,2月推出的美加狮街霸5版TE2+在海内价格居然飙上了2000,低位也超过了1600,和TE时期比较险些翻了一倍。而美亚定价是和上一代持平的,海淘这个大件回来也便宜不了多少。真不知道是梅园代言用度涨了,还是说出货太少商家在炒价。选TE2+有很多方便的地方,比如方便换杆换挡,全三和配置,各种职业选手利用的生理加成,等等。但目前的价格真让人有些接管不能。
美亚价格还成,但有缺货的情形。街霸5的推出让很多人优先选择TE2+。
个人生理上可以接管的摇杆价位在500-1000范围内,原来这是国产大摇杆的定价空间,可目前没有国产品牌推出授权PS4摇杆,手柄勾引老摇杆兼容的方法个人并不是很推举。选择在这以下定价的产品,对付喜好格斗游戏的人来说,往后多数是要二次投资的。以是看来看去,这个档次也就只剩HORI的产品可以选了。
隼和静音隼的利用心得
不得不说,HORI在这个世代沉寂了不少。上一代V4版隼和静音隼评价不算很好,尤其是输入延迟的问题。而去年推出的V5版隼和静音隼,网上评价见地还不多。这次我借到了这两款产品,体验了一段韶光后,大略谈谈心得。
看上去HORI的PS4摇杆产品很多。实在选择还是有限的。
先解释一下,HORI在15年推出的RAP V5摇杆(官方命名便是V版,我习气叫V5版),和上一版V4比较最明显的特色是掌握按钮全部移到了右侧,天面没有掌握按钮,同时前面加入了触摸板。官方比较见这里。V5版分隼和静音隼,HAYABUSA和静音HAYABUSA一共四个型号,前两者是15年3月推出的,天面的标记是汉字。后两者是12月推出的,天面标记是英文。在这里不得不说,HORI的这种命名法,让人很随意马虎稠浊。
四者的差异便是,隼采取的是隼摇杆和KURO按键,静音隼采取的是静音隼摇杆和静音KURO按键。HAYABUSA采取的是隼摇杆和新设计的HAYABUSA按键,静音HAYABUSA采取的是静音隼摇杆和新设计的静音HAYABUSA按键。
在日本,隼和HAYABUSA,静音隼和静音HAYABUSA的定价是一样的。在海内,隼和静音隼要更便宜一些。根据官方的,HAYABUSA和静音HAYABUSA有部分产品涌现了按键不回弹的情形。以是如果对新品有兴趣,建议还是再不雅观望一段韶光。
隼用了HORI低廉甜头的隼摇杆和玄按键。
静音隼采取了静音隼摇杆和静音玄按键。
下面谈谈产品详细表现。PS4/PS3/PC三平台支持是现在标配,泛用性这点没有问题。V5的延迟表现虽然没有精确的测试数据,但就连续输入9696,7474指令,还有2B空挥720的测试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也没有涌现此前转接杆66后空中214难出的情形。
BBCPEX是对输入精度哀求比较高的游戏。这也是游戏的乐趣所在。
个人对V5侧面掌握按键的分布有一些见地,紧张是PS键的位置略显鬼畜。如果是挪到最右边Turbo按键的位置上还差不多。天面上没有掌握按键,误触的风险是没了,方便程度也略有低落。我还是希望share和PS键能在天面上并排,毕竟这两个还是常常用到的,不太想每次都要摸一下。
最右边的L1、L2和OPTION可以通过按键分配功能屏蔽掉。
这个侧面布局略贵鬼畜,好在share按键还算好找。
当年V3导入的旁边把手是RAP系列很好的一个设计,这次还加入了后方的提手部分。虽说手感一样平常,但在体积没扩大的情形下多了一种握持搬运办法,也不是坏事。高度上V5版少了11mm,这个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同时重量没变,还是2.2公斤,摆放的稳定性觉得有所提升。四个橡胶脚的抓地表现还不错。个人利用的时候,多数是放膝盖上,并不是在桌面上固定,以是没有感到不是整块防滑垫导致不稳定的问题,膝上利用更多还是看手腕。太用力始终稳不了。至于桌面利用也是同理。框体和摇杆主按键的布局部分,V5没有太多的改变。我对这个经典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
连打和L1、L2、Options的按键分配功能,这都属于利用不多的功能。根据玩的游戏,可以选择屏蔽掉L1、L2和OPTION,防止误操作。
最最关键的部分,还是来说说摇杆和按键的手感表现。HORI的产品声势不如以往,我想有很大一部分缘故原由在于HORI的产品线在V3之后改用了自产摇杆和按键,并且限定MOD。自产的隼摇杆和三和净水杆安装接口是同等的,可以进行整体更换,但HORI产品并不鼓励这种做法,拆盒是要去质保的,这就限定了玩家的选择。然后,不可避免的,大家会把它和三和杆做比较。
三和杆作为业界标配自然有很多优点。我以为最大的优点便是,三和杆输入八方向,到每个正位的时候能有非常明确的声音和段落感回馈。比如说输入236,转过下,斜下,前三个方向的时候,你可以非常直接地觉得到自己每个方向转到了没。此外,能换挡也算是一个优点,虽然我还是建议大家去适应默认的方档。
而隼和静音隼采取的摇杆,和三和杆有明显的手感差异,尤其是静音隼,可以说是完备不一样。
我们比较净水杆和三和杆的时候,会以为净水杆重,回弹比较有力,三和杆推起来比较轻比较脆。而和隼摇杆,静音隼摇杆比较,三和杆都算是重的了。
由于买的框体铁片形状不符,闲置下来的三和杆。和HORI自产的比较,三和都算重的。
这里还是分开讲。隼摇杆和三和杆相对靠近一些,便是推动用的力度,触发时的反馈和声音,回弹力度都比三和杆小。推动的间隔比三和杆轻微多上一点点。总的来讲手感相似程度还算比较高,便是整体变轻,回馈变弱。习气三和杆的人,对这个适应起来不会有太多困难。至于变轻程度能不能接管,就得看人。
静音隼摇杆就差得比较多了。这款杆子采取了新的光学微动开关,理论上耐用性会好许多。它推起来是没有段落感,没有咔哒声的,推到底的间隔和隼摇杆差不多,也是比三和杆多一点。这个杆子转起来比隼摇杆还要轻不少,非常顺滑,和三和杆的手感完备不一样。利用时非常安静,不会吵到其他人,但基本没有声音和触发的回馈,有可能会影响到输入的觉得。静音HAYABUSA杆转起来很爽快,但我用这个杆子随意马虎转过分,也便是输入236,214这样的指令的时候,随意马虎带出跳。如果过去习气三和杆,或者其他较强反馈的杆子,适应这款产品须要一定的韶光。用机器键盘做比的话,静音HAYABUSA杆就像是变轻了的黑轴,三和杆就像是青轴。
再来说说按键。玄按键和三和按键是比较靠近的,都是类似茶轴的两段式手感。不过键程略短,后半段阻尼感轻微强一些,连打的声音要轻一点。静音玄按键则失落去了段落感,按下的力度更轻,回弹不强烈,键程短,触发是比较敏感的,连打声音比其他按键要小得多,在游戏时险些意识不到。这两种按键触发都足够敏感,连打也比较顺畅,我并没有什么不满。之后的HAYABUSA按键据称是键程进一步缩短,那个的详细感想熏染往后有机会再谈。
结论
从利用时的喧华程度来说,三和>隼>>静音隼。如果你是耳机党,这三者在声音上对利用者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不带耳机,要把稳其他人的感想熏染,静音隼确实有很不一样的效果。个人认为一定程度的声音与力度回馈对付利用者自身,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之前有用过三和杆,V5隼是可以考虑的选择,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在功能上,V5隼也没有缺失落,是一线产品。静音隼的话,还是推举新人先试用一段韶光看看自己能不能适应再下结论,老人要尝新也可以试试。用起来确实算是比较新鲜的觉得。
V5的红隼可以选择。
摇杆是构造和功能都比较纯挚的产品。三和系的手感一统江湖的局势也形成了很多年,这也让这类产品显得有些乏味,就像现在的鼠标一样。个人始终认为操作感这方面的需求会是多样化的,HORI做出一些性情明显不一样的产品,我以为是件很好的事情。如果在方便玩家方面再更进一步,供应更多更换部件的选择,放开对产品MOD的限定,我以为HORI摇杆产品线的表现该当更强才是。毕竟从框体来说,HORI和MADCATZ的设计同样精良。
电玩巴士淘宝商城入口
V5隼巴士购买链接/V5静音隼巴士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