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减产,一边涨价,存储芯片行业正在走出寒冬。
据《台湾电子时报》宣布,三星、美光两家存储芯片大厂,日前正方案在2024年一季度将DRAM芯片价格调涨15%-20%,从1月起实行。市场上部分厂商已收到了三星的涨价预报。
“存储三巨子”中的另一家SK海力士去年10月已官宣涨价,操持将卖给厂商客户的DRAM、NAND Flash芯片合约价上调10%-20%。
存储芯片紧张由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AND Flash(闪存)两大类构成,广泛用于固态硬盘、内存条等智好手机及个人电脑等存储设备。由于存储芯片常年霸占半导体领域20%以上的发卖额,其价格走势也被行业视作市场的风向标。
如今芯片厂带头调涨合约价后,金士顿、西部数据、东芝这一类存储设备商采购芯片的成本相应变高,不得不跟进涨价。当涨价潮从上游延伸到下贱,消费者须要花比去年更多的钱购买存储设备。
界面新闻理解到,金士顿已关照海内代理商提高旗下存储产品的上时价钱,包括内存条与固态硬盘,固态硬盘(NAND FLash为主)1月3日的线下市场开盘价较前日上涨了3元到10元不等。
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统计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市场出货最多的几款DRAM内存条产品型号今日的价格均有微幅上涨。
存储市场新年伊始的这次上涨并非由需求复苏拉动,而是靠芯片厂过去一年实行的减产操持强势旋转而来。
2022年,存储芯片价格因供过于求涌现历史级下跌。那年三、四季度,DRAM、NAND Flash遭遇价格腰斩,单季度营收大幅降了三成旁边。芯片卖不出去,三星等芯片厂也不得不选择贬价。
这种直线滑坡的趋势延续了整整一年,直接带崩芯片厂的古迹。2023年前三季度,三星业务利润亏损高达90.42%,个中半导体业务部门是重灾区,SK海力士、美光也双双跌破了公司经营的历史亏损记录。
经历过永劫光的价格跳水后,“不再亏本卖芯片”已是芯片大厂的共识。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三家公司每年出货量霸占了环球95%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开始,三巨子纷纭通过减产、砍订单来应对“寒冬”,等待客户库存花费至正常水平后市场价格回涨。
高盛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表露,三星2023年已将DRAM、NAND Flash芯片产量减少了20%至25%,其减产操持据悉将一贯实行到今年第二季度,直至芯片业务彻底回归盈亏平衡。SK海力士、美光也被曝在内部设置了DRAM、NAND芯片价格止跌回升的“盈亏平衡红线”,跟进减产的同时等待复苏。
据摩根士丹利此前估算,2023年一季度,环球半导体供应链(包括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手上握有的芯片总库存预期可用258天。若以芯片厂减产与客户库存花费的常规速率打算,2023年底至2024年初,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不过眼下智好手机、电脑与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尚未彻底走出低谷,存储市场的供需平衡点何时到来难以准确估量。好在行业依赖芯片厂减产拉价止住了跌势,拐点已经浮出水面。去年三季度,DRAM、NAND FLASH的厂商合约价格未发生明显变革,TrendForcre预测到四季度会彻底由跌转涨,2024年则在此根本上缓慢回归到正常状态。